楼主: hhddll
2116 0

[财经时事] 污染治理必须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推广有奖]

  • 4关注
  • 11粉丝

院士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5939 个
通用积分
381.4744
学术水平
37 点
热心指数
54 点
信用等级
23 点
经验
42825 点
帖子
1549
精华
1
在线时间
10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1
最后登录
2024-3-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太湖水质却“连降三级”:从上世纪80年代的Ⅱ类水为主下降至Ⅴ类、劣Ⅴ类。当遍布太湖周边的上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在为地方GDP增长作贡献时,污染物也在急剧积累。与太湖的命运一样,巢湖、滇池也在当地政府和居民围网养鱼、围湖造田、建厂兴业的大发展之后,湖面萎缩,水质恶化。为何我国湖泊治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控制效果不甚理想?首先,湖泊污染治理方针、技术路线出现了偏差,强调用工程与技术手段治污,而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忽略了源头上的节水减排,造成“边治理,边污染”,就是再投入几个910亿元也无济于事。在污染治理的技术路线上,传统治理思路主要盯着湖泊水质做文章,水质又主要是COD、总磷、总氮3个指标,其实这只是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冰山一角”。
其次,环保投入没有用到刀刃上。“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环保投入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预计还会加倍增长。但一些地方治理江河湖泊,就是建广场、铺草坪、筑园林,乃至修高尔夫球场,甚至将河道两边都砌成水泥墙。这种“形象工程”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而且会加剧水域的污染程度。更有甚者,环境治理的资金变成了“唐僧肉”。审计署调查发现,5亿多元的水污染防治资金被挪作他用、虚报多领,36亿多元的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被少征、挪用和截留,涉及水污染防治项目资产闲置的问题金额超过8亿元,有206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污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最后,污染治理体制没有理顺也是重要原因,造成“九龙治水”。在“十一五”规则出台前,我国对湖泊的污染治理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十一五”规划开始,我国明确政府主导的治理主体,但一旦出现污染问题都归咎于生态问题、天灾。实际上不少污染事件都是人祸,政府却无法追究责任主体,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将湖泊治理从流域系统考虑,许多湖泊都跨了几个省市,造成追究责任难。在我国,涉水、管水的部门多,有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等等,表面上看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实现了治水事权的覆盖,实际上却不能达到“团结治水”的目的。


水环境的治理,既要有稳定可靠的资金体系,也要有高效的流域管理体制和法制体系,对不同的管理部门的作用和职责进行清晰定位,并支持流域水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的行动。破解“九龙治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条龙来治水,不用再你争我抢,更不会出现事不关己的现象。目前建立河湖治理的协调机制已经显得非常急切,应抓紧编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交易机制试点等等,进一步明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议中央政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真正的生态保护省市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必须对水生态进行全面监测、诊断,要从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着手,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其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否则的话,光注重水域治理,没有进行系统的流域管理,实现“水陆联动”,就难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传统怪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污染治理 污染物 排放量 水污染防治 gdp增长 治理 排放量 源头 污染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