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z51322
2785 28

[休闲其它] 《探索集——太空106篇》附带内容 [推广有奖]

11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3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09.吸引力与排斥力
2009.1.11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我关于太空科学的思考总是同磁铁磁极的思考联系在一起,其实我是在思考磁铁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宇宙空间何尝不是一个大磁场,充满了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关系。所谓飞碟,在我看来不过是能够迅速变换磁极和磁极强度的飞行器,通过影响和调整与环境的磁场关系达到迅速移动的目的。
太空中的星系多成圆盘状,既是由于主恒星的赤道连线吸引力和离心力最强,也由于只有圆盘状排列才能保持行星与恒星两极引力的均衡。
我们可以把太空中的每个行星都看作拥有自己磁场的磁铁,只有与恒星的极性相反才能相互吸引,否则就会被“开除”。同时它们还要拥有自己的动能产生与恒星引力抗衡的离心力,否则就会与恒星合二而一。而与恒星赤道连线的位置既是吸引力最大与最均衡的位置,也是恒星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最大的位置,只有这个位置行星才能以最小的动能保持与恒星吸引力抗衡的离心力。至于这种和谐的相互关系是由于磁场感应自动获得的,还是自然淘汰的结果,抑或自动调整,或者自动组合,就需要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
宇宙中的吸引力与离心力比较容易观察,排斥力则隐藏在既成事实中不容易发现。恒星系之间的错位排列是否有排斥力在发挥作用?
磁铁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相等的,星系之间是否同样?星球之间呢?与恒星的相互吸引关系是否决定了行星之间(极性相同)的排斥关系呢?我不是天文学家,也没有观察的条件和计算的知识,上述问题就由他们回答吧!
1810.复杂的星际磁场关系
2009.1.11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场关系来说,宇宙间存在着复杂的磁场关系。
以银河系为例:银河系核心磁场应与银河系所有恒星磁场的极性相反,而与这些恒星系统中的行星磁场极性相同。这些恒星的磁场极性又与环绕其运行的行星的磁场极性相反,而与这些行星卫星的磁场极性相同。这样,银河系核心磁场与所有银河系的恒星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关系,这些恒星之间,以及这些恒星的行星之间,这些行星的卫星之间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从而避免了它们的相撞。
作为一个整体,银河系以全部质量在宇宙中发挥影响,银河系中的各恒星系统也以该系统的全部质量在银河系中发挥作用,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却存在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关系,所谓椭圆形轨道就是这种复杂关系的体现。
以太阳系为例:八大行星与太阳的极性相反,所以能够环绕着太阳运行。但是正因为八大行星都与太阳的极性相反,它们之间的极性反而相同,因此存在着相互之间的排斥。而它们的卫星又与太阳的极性相同,增加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离心力,也影响了行星的运行轨道。
由于两极之间的引力最大,银河系核心磁场的磁极倾角必然影响银河系所有恒星的磁场倾角,进而影响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磁场倾角。是否这样,需要验证。
鉴于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倒转,可能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的倒转有关,是否如此,也需要探讨。
鉴于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说明不仅八大行星,而且它们的卫星也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运行,扁平形状可能是各星系的普遍形状。原因也是相同的,就是磁场引力的相对均衡。
至于宇宙中是否存在中心磁场,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宇宙没有界限,而且物极必反,一个核心磁场过于强大了就会演变为超新星。
关于恒星的质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我的看法是增加,因为核聚变虽然发散物质,也产生新的物质,发散的是从宇宙空间吸收物质的一部分,新产生的物质应该能够抵消失去的物质并有结余,否则行星会离它们越来越远,白矮星和黑洞、超新星的产生也无从解释了。当然,这种增加的量也不会很大,所以能够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
我是以积累的普通知识推理星际磁场关系,欢迎批评指正。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2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3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11.磁性从何而来?
2009.1.11
    有网友问我磁性从何而来,我认为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首先,任何物质都带有电子,电子的运动产生磁性。原子排列整齐,较小的物体也会显示出磁性,排列的不整齐,磁性会相互抵消,但物质聚集有序为星球,就会产生一定的磁场和磁性,起码我们现在看到的太空世界表现为具有磁场效应的有序运动。
其次,只要太空中存在磁场,运动中的物体就可能感应出一定的磁性。
我的物理底子很薄,除了已知的磁场效应之外我还找不到对太空世界相对有序运动的合理解释,而现有的各种解释都嫌不足,于是试着寻找其中的关系,而最近半年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大补课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这样步步深入,终于达到现在的成果。
上篇文章发表后,我觉得对星球椭圆形轨道的解释还有不足,应区分不同的椭圆形轨道,寻找相应的原因。
世界是复杂的,科学的任务是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从而提供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可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还缺乏相关的实践和观察,我的看法充其量只能算作猜想,如能提供给人们一些启迪,对太空科学的进步发挥一些作用,我也就满足了。
1812.利用现有知识 认识星际关系
2009.1.12
当社会科学的研究告一段落的时候,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自然科学,利用免费办理图书证,在辽宁省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发现最不能让人满意的领域竟然是人类最早关注的领域——太空科学,于是在这方面倾注了较多的注意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近的文章记载了这一过程。
我的研究不可能超越人类现实的认识水平,只能整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找认识的突破口,终于从吸引力和离心力的相互制约发现了星际关系的主要联系,并从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入手建立了人类关于星际关系的第一个科学意义上的模型。
模型还很幼稚,缺乏数据和实测观察的支持,仅仅建立在相对原始的磁场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级的场效应,尚不得而知。
我不赞成关于宇宙起源的各种假说,认为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能拿局部的观察以偏概全。从人类现已掌握的太空情况来看,新生与常态、老年与爆发并存,而我们的观察充其量也不过是刚从屋子走到院子,仅限于宇宙的一隅。即便这一隅,现有的解释也不能让人满意。
从星际关系的模型到增温层的探索,从“气球”的怀疑到恒星热核反应理论的修正,我关于太空理论的重建和整合工作才刚刚开始,而我所能做的不过是抛砖引玉。砖头是抛出去了,能否引来玉,有待天文科学家的探索。
从社会科学转到天文科学、从虚拟经济转到星际关系,圈子确实有些大,有的网友和论坛已经发出了怨言,因为我发帖的传统论坛和栏目多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疏远的太久了,而自然科学也非我的长项。
没办法,想到哪说到哪是我的一贯风格,不过反映了我眼前学习和关注的重点,存在决定意识吗!
打住!
1813.哈雷彗星属于哪个系统?
2009.1.12
运用磁场效应建立起星系模型之后,哈雷彗星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哈雷彗星不属于孤魂野鬼,因为它有周期性的运行轨道,必定属于某个系统。它又不隶属于地球,因为它不是环绕地球运行,而是周期性的与地球擦肩而过。是隶属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还是太阳系以外的其它恒星?哈雷彗星现象说明星系或星际磁场间存在相切。
根据哈雷彗星的质量和运行速度、运行轨道,应该不难算出它属于哪个系统,问题是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希望专业人士能够弥补这个缺憾。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3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0: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14.难以服众的定论
2009.1.13
现有天文书籍中的有些定论难以服众,最让我不解的是主星成分和气球说。
看化学周期表有一百多种元素,至少它们应该是宇宙中星球的主要成分,包括成为银河系核心磁场和太阳系核心磁场的主星,否则何以单独成为地球的化学元素?“大爆炸”以后又何以产生拥有这些元素的星球?“崩爆米花”(大爆炸)过程中形成的吗?可爆米花的化学成分并没有改变。
宇宙中的许多星球被说成气球,包括拥有固体卫星、体积巨大的恒星和行星。可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没有固体材料包裹的气球吗?它们何以成球?何以拥有巨大的体积而不扩散?何以形成核心磁场,甚至拥有固体卫星?地球上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可地球并不是气球,是科学家的定论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常识有问题?
我们承认恒星上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热核反应,可热核反应进行到氚就结束了吗?还是一直反应到化学周期表上的最后一个元素?
中子星上只有中子吗?太阳和地球的核心有没有该种物质?此说是否与气球说同样荒谬?
科学不否认假说,但没有证实之前不能成为定论,即便似乎很有道理。
还有,力有强力、弱力之分,磁场是否也有强场、弱场之别?强场不强,弱场不弱?哈雷彗星76年的周期是否可以确定它是太阳系中的一分子,并且拥有相当大的质量(环绕行星运行除外),否则难以靠近或环绕太阳运行。
1815.关于星球旋转方向和磁场来源的猜测
2009.1.13
同极同向,逆极逆向,也就是齿轮关系应是星球旋转方向的普遍规律,因为只有这样磁阻力才最小。但是这种旋转方向又与主星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发生矛盾,形成倒转正走的奇怪现象,增加了次星环绕主星运行的时间,不知我的猜测与实际观测是否一致?
关于星球的磁场来源,我不赞成铁心说,而是主张星球内部物质的密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旋转速度与核心高密度物质的相对有序排列是形成星球磁场的主要原因。固体星球则与其金属含量和分子排列方式有关,有的可能天然带有磁性,有的可能在太空磁场中感应出磁性,有的可能没有磁性。
这些猜测通过实验和观测不难验证,问题是我没有条件进行,所以拿出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1816.带着走与绕着走
2009.1.14
在太空中,是主星带着次星走,还是次星绕着主星走,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被动与主动。
以月球为例,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月球的自转方向应与地球相反,因为月球的磁极与地球相反,所以能够相吸,根据逆极逆向(见我的上篇文章)的“传动”规律,月球的自转方向必然与地球相反。
相反的旋转方向按理说应该原地逆转,或者缓慢的倒转,但是地球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迫使月球随着地球旋转,只不过地球旋转360度,月球只跟了12度(近似值),差距是月球自转回去的角度,因此才有地球自转一周耗时一天,月球绕地一周耗时一月。继续推测,就是月球的自转速度可能是地球的数十倍(近似于二者的周长差,或某种差率)。
银河系核心区与银河系恒星之间的旋转关系、恒星与系统内行星的旋转关系、行星与其卫星的旋转关系,大率如此。这样,银河系主要星球的自转竟然与轴心的旋转扯上了关系,谁推动了谁,或是谁带动了谁,还是互动,各占多大比重,可能是算不清的帐。
据说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好像是排在地球后面的那颗)的自转方向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不同,是科学家搞错了,还是一种特例,尚需甄别。
不管怎么说,磁场关系的理论和模型可以解释太空中星球相对位置和绕行、自转关系之谜、主体星球难以碰撞之谜等一系列奥秘,而地球确实存在磁场,星际间也确实存在某种场效应关系,验证星际间的磁场效应理论并非难事,不是吗?
1817.用大局观统领太空科学
2009.1.15
当我把目光从社会科学转向自然科学的时候,首先引起我关注的就是太空科学这一古老而又陌生的领域。
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太空科学,从玄学过度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关于太空的认识还是那么幼稚,许多还停留在推理和假设上,即便是公认的许多观点,也有那么多的矛盾,那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与一些常识相悖,连我都可以大胆的假设,推出自己的一套套观点和看法。
研究太空,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入手,既要有观察,也要有推理,立足于我们的全部知识,也不要局限于我们已有的认识,首先要有大局观,用无边无涯、无始无终、千变万化来考虑宇宙,然后从我们身边的微观世界开始,一步步的把目光转向天涯。
我发现,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寻找宇宙的起始和范围,可他们找到了什么?除了假说,还是假说,因为宇宙根本就无边无涯、无始无终,每天都有诞生、每刻都有死亡。
谈到太空,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太阳,想到核聚变,想到氢变氘、氘变氚,可我找遍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没有找到氘和氚这两个元素,难道只有太空才有它们吗?它们是我们杜撰的吗?
既然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那么多元素,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因果关系?就像氢变氘、氘变氚一样?或者交叉改变?难道聚变反应到氘变氚就中止了吗?太阳的成分就那么简单吗?我们地球和地球上的那么多元素又从哪里来的?还有所谓气体星、金星(黄金构成的星球)、冰星、石星、中子星,何以它们那么纯?从哪来的?终点又如何变为起点,中子变成万物?还有太空中星球的相对位置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规律可循?为什么太阳系八大行星七个都朝一个方向转,却有一个例外?何以光顾地球的都是小行星,庞然大物却老死不相往来(某些星系之间和星系初始可能未必如此)?增温层何以增温?我对太空科学的关注就是伴随着数不清的疑问开始的,这些疑问有些通过常识就可以得到部分答案,却在书中寻找不到,而一些假设和猜想却当作定论教授,于是我也尝试着运用常识来破解千古之谜。
我的思考是从宏观开始的,却局限于银河系这个太空世界的局部,因为银河系可能构成了太空世界一个相对独立的最大单位。即便不是,有了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包括月球)这三层子系统,也可以使我们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思考,找到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之谜的某些答案,而突破就是从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及太空火箭的发射场究竟应该选在低纬度,还是高纬度开始的。
首先,吸引力相同,离心力越大越有利于火箭的发射,而许多科学家却仅凭一个公式就把火箭发射场的最佳位置确定在高纬度地区,可见科学家也未必不出错。从纬度不同重力不同,想到重力加速度不应该是一个常数,进而想到吸引力和离心力是决定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一个因素。从吸引力想到磁铁,想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想到磁极和磁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至此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模型也就基本建立了。即便磁场关系未必就是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唯一场效应关系,唯一有点科学性的假设,且大体上可以解释一些宇宙现象,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些定量性的计算,依据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定律确定银河系主要星球的质量、运行轨道和运行速度、磁极和旋转方向,建立一个银河系的太空模型、基因图谱。当然,太阳系应是考虑的重点和突破口,这样逐步完善太空科学,是不是有了一些条理?
宇宙之大,无所不包,所以太空科学要有大局观,至少要大到太阳系、银河系,不要在宇宙的界限和起源上浪费时间,因为任何可以找到界限和起源的事物都是局部。即便是太阳系、银河系,也要放到太空大环境中思考,做到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还要分清主次矛盾:银河系里核心区是主要矛盾,太阳系里太阳是主要矛盾,地球与月球地球是主要矛盾,庞然大物与太空垃圾庞然大物是主要矛盾。吸引力、离心力和排斥力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外的影响都要计算。
大局要大到无限和最小、囊括各种因素、分清主次矛盾,所以只对寻找宇宙边缘和起始时间者才有意义。抛弃无意义的争论,太空科学才有希望。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4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0: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18.双星如太极,还是熔融与爆炸?
2009.1.15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一般来说两个同极的子系统是很难相遇的,因为排斥力等于吸引力。可是当两个同极的子系统以高速接近的时候会发生相切,形成如太极似的双星环抱。虽然这种现象只能是短暂的一瞬,可与人生比起来就要持续千万年!
如果是两个异极的子系统相遇,地球与地球会发生爆炸、地球与太阳会发生熔融、太阳与太阳会演变成超新星、黑洞与黑洞会再造一个局部的宇宙毁灭和诞生。而如果它们的离心力足够大的话,也可能成为系统中的一员,或擦边而过,或形成新的平衡,但总会造成局部的紊乱和难得一见的宇宙奇观。
不过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了,眼看着它们接近,几十辈子也等不到它们相遇。好在各种宇宙奇观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只要我们的视野足够的宽广,总会发现蛛丝马迹。可置身于相对稳定的银河系中,我们又能看出多远?
1819.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与两极连线的关系
2009.1.15
尽管地球是椭圆形的,在地面的任何一点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都是一样的,因为地球是个整体。但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在地面的各点却不相同,距离两极连线越远,离心力越大,包括物体处于太空也是如此,只要它还处于地球磁场的引力之下。于是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出现了不同:距离两极连线越远,重力和下坠的重力加速度越小;距离两极连线越近,重力和下坠的重力加速度越大。处于其它星球的磁场引力范围也是一样。而离开时则不然:伴随重力减少的,应是重力加速度的增加,因为除了离心力越来越大之外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还有阻力因素,阻力的减少会增加重力加速度。
我的分析对吗?
1821.吸引力与距离有无关系?
2009.1.16
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它说明了物体距离旋转体中心(两极连线)远近不同重量不同的原因。问题是吸引力是否会随着物体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是由于吸引力的降低,还是由于离心力的增强,抑或二者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吸引力和离心力的计算公式如何表达?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的关系如何?
谁能告诉我?
1822.均衡系数
2009.1.16
银河系之大,据说有数亿颗恒星,半径达数百光年。这么庞大的家族何以维持一种均衡的关系,其中必定存在一种奥秘,目前我只能用磁场关系解释这种现象。有网友说是重力场,重力场是一种什么场?何以发生相互联系?只有重力场等同于磁场,才能发生星球之间的这种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在宇宙空间磁场确与重力存在因果关系,即重力越大,磁场越强,而重力又与物体的平均密度和体积、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权且以地球上水的密度每立方米一吨为标准计量单位,距离也以地球上的千米一公里为标准计量单位,然后扩大到百万公里和百万吨为太阳系的标准计量单位,千万公里和千万吨为银河系的标准计量单位。如不方便,还可扩大。
我们知道吸引力是相互的,即二者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磁场不方便计算和理解,我们索性以标准重量代表磁场强度,太阳系与银河系核心区的磁场强度即为二者的标准重量之和。而太阳系所以能够处于银河系现在的位置,又与太阳系和银河系核心区的吸引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平衡有关,其它银河系恒星系统的相对位置也无不如此。
设银河系核心区的重量和旋转速度均为常数,其对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吸引力也为常数,其与每个恒星系统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必定与二者的总重量和两个磁场的中心距离有关,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求得,而离心力与每个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两个磁场的中心距离和运动速度有关,必定与吸引力大体相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每个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乘以运动速度,除以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的中心距离,求得一个系数,这个系数我称其为均衡系数,如果银河系各恒星系统与银河系核心区的均衡系数相同,此系数在银河系范围内就有了某种普遍意义。
我所以看重这个均衡系数,是因为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不同、运动速度不同、与银河系核心磁场中轴线的距离不同,只有均衡系数相同才能使它们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重量、速度和距离之间有一种互补关系,距离近的必须转得快,距离远的必须质量大,否则不是合二而一,就是一分为二。
据说我们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过去曾经是399天,自转的速度是21小时,可现在是绕日一周365天,自转一周24小时(反转慢才能正转快),说明我们地球在以速度抗衡与太阳之间吸引力的增大,很可能是二者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
冥王星据说比月球还小,却能够在遥远的地方绕日运行,除了重量大、磁场强、或者速度慢之外很难解释。在地球之外据说还有一个小行星带,能够绕日运行就说明有磁场联系,体积小、重量轻就得速度慢才能维系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而它们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和离心力的均衡系数可能与地球一样。
磁场能够维系数百光年的范围似乎不可思议,可除了磁场关系我们又何以解释星际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呢?至今我们也没有找到吸引力的媒介,而磁场不但产生吸引力,也产生排斥力、离心力,是目前唯一可以解释宇宙间星际关系的理论,不运用现有的理论解释看得见的事物,挖空心思的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否有些舍近求远?
迄今为止除了验证之外,我还没有发现磁场理论与星际关系相悖的方面,而距离远可以通过质量大、磁场强建立联系,质量小、磁场弱在银河系核心磁场范围内也可以保持相对自由。
银河系据说已有130亿年的历史,而地球只有46亿年,可见银河系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距离核心磁场近的可能被不断的吞噬,而曾经不着边际的可能不断的被吸附,只不过在我们的生命周期内难以见到。说不定哪一天一个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磁极相反的星系与我们汇合,银河系的末日也就到了,不过那只能是遥远的未来,用不着杞人忧天。
1824.1为宇宙空间普遍的均衡系数
2009.1.17
由于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重量、运行速度、与银河系核心磁场中心区的距离不同,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也可能各不相同,但只有二力之比无限接近于1时,才能维持它们在银河系的相对位置。而离心力小于吸引力者或者建立新的平衡,或者将被吞噬,大于吸引力者将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和速度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否则只有离去或成为游荡于太空中的孤魂野鬼。
1825.难以想象的银心质量
2009.1.17
从太阳的质量远高于太阳系所有行星的质量,我们可以大体推测出银河系核心区,即银心的质量远高于银河系所有恒星系统的质量。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质量,几乎就可以确定是一个黑洞。通过地球与月球的质量、运行速度、与太阳磁轴的距离和万有引力定律或其它数学方法我们不难推算出太阳和太阳系的质量,运用相同的方法我们也不难推算出银心和银河系其它恒星系统的质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银河系何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5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1: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26.与磁场有关的第四种力
2009.1.18
它与传统的磁力有些相似,也可以使物体产生磁性和磁极,却又与传统的磁力有些不同:只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对庞然大物发生作用,却不能使线圈和铁器产生磁性,因此有人称其为重力场。
力有强力、弱力之分,划分的标准和产生的原因我已记不清了,但磁力却只有电磁现象一种,而电磁现象又解释不了星际间的磁场关系和遇强愈强、遇弱愈弱的基本特性,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第四种力——只与重量即原子(或其它什么子)多寡发生关系的弱磁力。至于它产生的原因、发挥作用的媒介,恕我无可奉告,因为我的物理知识实在有限。
我的长处是想象和分析,把有限的知识尽可能的发挥到无限,所以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本文即由此而来。
1827.场磁力
2009.1.18
    发完《1826.与磁场有关的第四种力》(2009.1.18)之后,我觉得弱磁力的提法有些不妥,似乎场磁力更好一些,因为它是由基本粒子聚集在一起产生的磁场和磁力。
它不同于电磁现象,可能与电子的运动无关(也可能有关),也与分子的排列无关,仅与基本粒子的多寡有关,并通过基本粒子的相互联系发生作用,或者就由于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性产生,因此即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电磁力会在这种状态下消失)也可以产生磁场和磁力。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处于熔融或部分熔融状态中的星球的强大磁场和引力。
1829.开门红
2009.1.19
2008年我奉献了虚拟经济的理论,2009年正月刚刚过半我又奉献了关于太空科学的新思维,可谓开门红。
从1月2日至今我共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47篇,关于太空科学的文章达34篇,记录了我关于太空科学逐步完善思考的过程,至《1827.场磁力》(2009.1.18)可谓告一段落,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看法,继续深入已非我的能力范围。
迄今为止我的一生主要探讨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改革的理论;关于收费管理的理论;关于防腐的理论;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理论;关于虚拟经济的理论;关于太空科学的理论。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建树,至今还未见相似系统观点而今后可能影响最大的是后两个理论,而成形最快却又关注最久的是太空科学,从童年的疑惑到去年7月开始转向自然科学的集中补课,太空科学就迅速的吸引了我,虽然也看了许多其他方面的书,疑问最多的始终是太空科学,当虚拟经济的研究告一段落以后,注意力就主要集中到太空科学的思考上了,终于让我抓住了“牛鼻子”,搞出了一点名堂。当然,由于这方面的底子最薄,也就显得最为幼稚,不过一个门外汉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为开门红自豪!
1830.基本粒子托起庞然大物
2009.1.19
基本粒子是我们已知物质的最小单位,而星球则是我们已知物质的最大单位。然而任何星球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包括浩瀚无垠的宇宙和虚无缥缈的太空。最不可思议的是高悬空中的一个个星球竟然也是由微不足道的基本粒子托起的,否则它们怎能规规矩矩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
想想看,这人离不开地面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这星球飘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左右没有遮拦、前后没有屏障,怎么就呆的那么老实?还拖家带口、循序前进?
我们说地球有吸引力,是因为地球就在我们脚下,可这星球一个个少说也隔着几十万公里,有的还要用光年计算,这吸引力是靠什么传递的?
我们说地球有离心力,可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吸引力,可这星球除了流星之外一个个的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老死不相往来,它们的离心力咋就那么大?
还有这排斥力,与吸引力是孪生姐妹,有着与吸引力一样的奥秘,通过什么对其他星球有推有拉?
还有,这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物质本性、与生俱有,转圈也是物质本性吗?如果不转圈这离心力从何而来?岂不万物合而为一了吗?这星球飘在空中又没有什么支点,调各个不就由相互吸引变成相互排斥了吗?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转圈?又是什么力量使它们不能将吸引力转变为排斥力?
微观说不清的从宏观上说,这物质的极性和吸引力、排斥力的问题就好解释了。宏观上讲不明的问题从微观上讲,有些问题也可能会柳暗花明。太空不空,应是星球能够飘在空中、相互联系的唯一解释。
火不续柴要灭,柴从哪来?物质不灭,恒星发散的物质都跑到哪里去了?如何实现的物质循环?都只能通过基本粒子的研究寻找答案。
基本粒子要有足够的间隙才能让太空充满自由,又要有足够的密度才能传递光线、脉冲、电波、宇宙射线和吸引力、离心力、排斥力,托起星球庞大的躯体。粒子间亲密无间,对庞然大物网开一面?还是太空中也有归属和势力范围,基本粒子也不例外?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那么基本粒子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星球身边密度也会不同吗?有这种可能,但总不会超过气体分子的密度,否则太空中也充满气体了。可气体都奈何不了固体,何况基本粒子为主体的太空又怎能托住庞然大物的星球?可事实终归是事实,基本粒子托起了庞然大物,还帮助他们把自己的力量散布四方!
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事实。
1831.光速恒定吗?
2009.1.20
据说光是一种波,是波就有波长和频率,与不同的介质发生谐振,在不同的介质中有不同的传递速度。
在太空介质中光的传递速度可能最快,从太阳到达地球表面尚需要8分钟,在空气和水中光的传递速度可能要慢一些,在透明的固体物质中会更慢,在不透明的固体物质中寸步难行。
宇宙射线的传递速度是否比光更快、谐振的范围更广?因为它能穿透一定厚度的许多固态物质,而光不能。
磁力是一种什么现象?如何发挥作用的?传递的速度与光线相比快还是慢?是否基本粒子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基本粒子传递?
基本粒子也有不同的层次,光线的传递适应那些层次?宇宙射线的传递适应哪些层次?磁力的传递适应哪些层次?人类是否已经掌握?
1832.本能与势能
2009.1.20
在我看来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物质的本能,不过电磁与分子有序排列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表现为强能,依靠体积庞大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场磁效应)表现为弱能。强能有限,而弱能无限,因为星球的体积和重量各不相同,组成的体系也各不相同,宇宙更是无边无涯。
与本能相对立的是势能,离心力就是由运动产生的势能。虽然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终究有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别,本能与势能还是有所区别的。
问题是星球的旋转是出于本能,还是能量的一种转换形式?如果旋转是星球的本能,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星球的本能,否则就不是。
星球为什么旋转,旋转的动能来自何方?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6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1: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33.黑洞是否不发光?
2009.1.21
        抛开传统的黑洞理论,我们看不到黑洞的原因也许非常简单,那就是黑洞也许不发光。
并非所有的天体都发光,也并非所有的“银心”都是黑洞,所谓双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一种发光的“银心”,我们能够否定所有不发光天体的存在吗?
继续推理下去就是:体积引发恒星上的热核反应也许不成立,太空中也许存在许多不发光的恒星和恒星系统,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它们的存在,或把它们归入黑洞和“暗物质”的行列。
1834.星系核心动力说
2009.1.21
以银河系为例分析了各星球的质量关系,我觉得推动银河系各星球旋转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核心磁场的旋转,那么银河系核心磁场的旋转动力又来自哪里呢?我从地球上的自然旋转现象想起,从热带风暴到海洋环流都与热运动有关,却非太空环境可比,但是大爆炸后的填补真空可以引起太空环境的空前漩涡和太空秩序的局部重组。
我不相信一生二、二生万物的道家理论(那只适合生物的繁衍),也不相信宇宙的形成来自一次爆炸,但从一个局部探寻星系的再生和旋转爆炸理论还是可资利用的。
从我们目前的观测来看,宇宙中的爆炸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爆炸后也必然发生真空的回补与太空局部秩序的重建。当周围的物质和星球纷纷回补爆炸产生的“真空”时难免形成漩涡,既提供了核心磁场形成的机会,也提供了旋转的动力和一个新的星系的重组。至于各星球的位置和子系统的形成,完全是自然淘汰和选择的结果。剩下的问题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补充旋转能够持续多久?而除了恒星上的热核反应和各星球的惯性运动之外,我们还没有发现太空世界的更多动能,也许太阳风就足以补充它们的动能损耗了吗?另外,整个宇宙大星球的旋转又如何解释呢?世界上真的有永动机吗?第一次推动从何而来?
或许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不过是原子世界的一角,原子世界电子不是不停的环绕原子核运转吗?我们则是基本粒子的基本粒子了!
1835. 星球旋转的宇宙风助推说
2009.1.21
找不到星球旋转的动力来源我是不会罢休的。
从星系爆炸后的再生(见我的上篇文章)找到星系旋转的最初推动力之后,我一直思索维持星球持续旋转的动力来源,终于从恒星的热核反应上发现了突破的可能: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是不会只消耗自身能源的,只有大量太空物质的摄取才能维持恒星热核反应的持续进行。而大量太空物质的摄取必然吸引大量太空物质的补充,在恒星周围形成旋转的宇宙风,为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提供源源不断能源的同时也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旋转动力。至于行星旋转的动力来源,依靠恒星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即可(齿轮效应)。
1836.失重平等态
2009.1.21
当一缕阳光从窗外射入屋内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无数的尘埃在飞舞,太空中的星球就像这些尘埃。
与太空环境不同的是地球的吸引力使质量稍大一点的物体都产生了重力,自然停留在地球的表面,而对质量稍小的物体则显得无能为力,任由它们飘浮。
与银河系核心区的巨大质量相比,地球在太空中属于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是与太阳的引力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银河系子系统中的一员。可是即便银河系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也与我们地面上的尘埃差不多,只能在太空飘浮。搞清了这一点,繁星点点散布空中也就不难理解了,原来失重状态下它们的质量也可以等于零。
与一般尘埃不同的是:在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引力场范围内,它们是有相对质量的,所以形成一个整体在太空中有序的运行。由于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过小的物体即便在它们手拉手的范围内也可能处于失重状态。正所谓重力有范围,失重平等态。
1837.想出来的答案
2009.1.22
失重状态下鹅毛与太阳同重是我想出来的答案,虽然不近人情,却是庞大星系飘浮空中的合理解释。至此,经过半年来的集中学习和思考,一个多月的呕心创作,不管正确与否,藏在心中数十年有关太空科学的许多疑团我都给出了一个我目前能够想出的答案,未必尽如人意,也非信口雌黄,欢迎批评、指正。
1838.旋转产生稳定
2009.1.23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一种说法:运动产生重力,有网友告诉我运动产生质量。
运动确与重力和质量有关,不过旋转星球上不同纬度重力不同的事实告诉我们重力来自吸引力,旋转产生离心力,而运动不过是质量的外在形式之一,其它至少还应该包括形态、构造、成分、比重、重量等等,体现质和量两个方面。当然,我是形而上学的理解,其实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
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的想法主要来自陀螺的启示,陀螺失去了旋转也就失去了稳定。另外,庞大星球之间没有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很难维持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旋转增加了稳定的弹性。还有,悟出了宇宙中的失重现象之后我就在想庞大物体与微小物体失重状态下的差别,旋转显然是其中之一。旋转可能由偶然产生,但自然淘汰的结果使旋转物体的存在成为必然,所以我们见到的庞大星体和星系都在旋转。而引力场会使旋转相互传递,产生齿轮效应,所以我推测了系统内部星球之间的旋转模式。
物竞天择,淘汰不仅是生物的进化模式,也是太空世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唯一原因。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想通了普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本来我以为关于太空科学的讨论可以打住了,没想到又冒出了新的想法,看来打住也是相对的:学习没有打住、写作没有打住、做事没有打住、追求和探索也没有打住,减少而已。
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
2009.1.23
悟出太空环境下基本粒子托住庞然大物的原因之后,我开始思考重力是什么。
从人在太空失重和在不同星球、不同纬度、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重力不同,我悟出了重力的三种情况:基本重力等于吸引力;静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动重力等于吸引力加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动力。
    重量是静重力的数量表示。

1838.旋转产生稳定
2009.1.23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一种说法:运动产生重力,有网友告诉我运动产生质量。
运动确与重力和质量有关,不过旋转星球上不同纬度重力不同的事实告诉我们重力来自吸引力,旋转产生离心力,而运动不过是质量的外在形式之一,其它至少还应该包括形态、构造、成分、比重、重量等等,体现质和量两个方面。当然,我是形而上学的理解,其实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
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的想法主要来自陀螺的启示,陀螺失去了旋转也就失去了稳定。另外,庞大星球之间没有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很难维持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旋转增加了稳定的弹性。还有,悟出了宇宙中的失重现象之后我就在想庞大物体与微小物体失重状态下的差别,旋转显然是其中之一。旋转可能由偶然产生,但自然淘汰的结果使旋转物体的存在成为必然,所以我们见到的庞大星体和星系都在旋转。而引力场会使旋转相互传递,产生齿轮效应,所以我推测了系统内部星球之间的旋转模式。
物竞天择,淘汰不仅是生物的进化模式,也是太空世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唯一原因。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想通了普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本来我以为关于太空科学的讨论可以打住了,没想到又冒出了新的想法,看来打住也是相对的:学习没有打住、写作没有打住、做事没有打住、追求和探索也没有打住,减少而已。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7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2: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
2009.1.23
悟出太空环境下基本粒子托住庞然大物的原因之后,我开始思考重力是什么。
从人在太空失重和在不同星球、不同纬度、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重力不同,我悟出了重力的三种情况:基本重力等于吸引力;静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动重力等于吸引力加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动力。
    重量是静重力的数量表示。
1838.旋转产生稳定
2009.1.23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一种说法:运动产生重力,有网友告诉我运动产生质量。
运动确与重力和质量有关,不过旋转星球上不同纬度重力不同的事实告诉我们重力来自吸引力,旋转产生离心力,而运动不过是质量的外在形式之一,其它至少还应该包括形态、构造、成分、比重、重量等等,体现质和量两个方面。当然,我是形而上学的理解,其实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
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的想法主要来自陀螺的启示,陀螺失去了旋转也就失去了稳定。另外,庞大星球之间没有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很难维持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旋转增加了稳定的弹性。还有,悟出了宇宙中的失重现象之后我就在想庞大物体与微小物体失重状态下的差别,旋转显然是其中之一。旋转可能由偶然产生,但自然淘汰的结果使旋转物体的存在成为必然,所以我们见到的庞大星体和星系都在旋转。而引力场会使旋转相互传递,产生齿轮效应,所以我推测了系统内部星球之间的旋转模式。
物竞天择,淘汰不仅是生物的进化模式,也是太空世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唯一原因。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想通了普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本来我以为关于太空科学的讨论可以打住了,没想到又冒出了新的想法,看来打住也是相对的:学习没有打住、写作没有打住、做事没有打住、追求和探索也没有打住,减少而已。
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
2009.1.23
悟出太空环境下基本粒子托住庞然大物的原因之后,我开始思考重力是什么。
从人在太空失重和在不同星球、不同纬度、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重力不同,我悟出了重力的三种情况:基本重力等于吸引力;静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动重力等于吸引力加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动力。
    重量是静重力的数量表示。
1840.流行的恒星理论值得商榷
2009.1.23
太空科学中最值得商榷的是流行的恒星理论。
除了中子星等老年恒星和黑洞之外,我们现行的恒星理论通常都把恒星描绘成连续进行热核反应的炙热的氢气球,可气球是难以保持稳定态的,更不用说内部温度高达数千度、数万度、数百万度的氢气球。因为一个连续进行热核反应的氢气球不管多大,其寿命也不会超过零点一秒。
以太阳为例,据说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度,核心和日冕温度高达数百万度,这么高的温度氢气能不发生膨胀和一瞬间烧光吗?何以我们的太阳已经存在了46亿年(以地球年龄推算)?就算太阳的成分不完全由氢气组成,那么高的温度什么物质能够摆脱气化的命运?
以我们地球为例,据说大气最外层的增温层温度高达上千度,两极上空的温度更高,并没有影响我们地面的温度,两极还是白雪皑皑。恒星的内部温度就不能低于表面吗?起码也应有一个固态或液态的核心。或许有些基本粒子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固态,或许恒星的内部温度根本就没有那么高,二者似乎应取其一。
恒星表层存在热核反应不等于整个恒星都在进行热核反应,那样岂不成了一颗氢弹了?而阻止恒星成为氢弹的唯一原因就是恒星表面的热核反应难以深入内部,而难以深入内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恒星表面与其内部的成分不同。这种既能够提供热核反应的条件,又能够使热核反应有限度进行的环境正是我们开发新能源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我的物理知识有限,不过我相信我的疑问也是许多网友的疑问,故提出来商榷。
1841.与太阳一起失重
2009.1.24
发现失重现象是我思考太空科学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
想想看,从孩提时代就困扰我的莫过于天上的星星为什么都那么老实,原来它们都像灰尘一样没有重量!
说灰尘没有重量不太科学,在地球上灰尘也有重量,只不过太空中的灰尘可能没有重量,所以我大胆的总结了重力的三种情况(见《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2009.1.23》)。能够给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下定义在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然而科学问题绝非下定义那么简单,绝对的无重力现象可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相对于太阳和银河系这些庞然大物太空中的重力似乎消失了而已,而事实上它们只消失在相互之间的引力范围之外。
在太空中,太阳系与银河系都以相对独立的整体出现,却又存在一定的统属关系,靠的就是吸引力和离心力。太空中的各个银河系统、银河系中的各个恒星系统、恒星系统中的各个行星、各个行星的所有卫星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除了吸引力和离心力之外还靠的排斥力,而所有的力都与质量和重力发生关系:吸引力与排斥力等于双方质量之和除以距离一类东西,离心力则与从属方的质量、运行速度、两个主磁场中轴线的距离有关,而从属方的质量又是整个子系统的质量。在系统内部他们都有重力,超出了系统又都处于相对的失重状态,庞然大物与宇宙尘埃的境遇并无两样。幸运的是我们与太阳为伍,且距离不远不近,地球又不大不小,所以才有地球上的万物繁衍。
说到太阳我又要多说几句:太阳与地球同时诞生,教科书上给出的成分何以不同?至少八大行星和其它小行星是“炉渣”,太阳也该是重金属才对,怎么就成了气球?据说彗星是冰球尚且有彗尾,太阳是气球为什么没有大尾巴?我们是仅仅因为太阳上进行着热核反应才把它划入气球行列,还是太阳的单位质量真就那么轻?不管怎么说,气球领导固体球都不让人信服,您看呢?
我想出了计算太阳质量的好办法:通过人造卫星的重量、运行轨道和速度计算出地球和月球的重量,再根据地球系统的重量、运行轨道和速度推算出太阳的重量,除以它的体积,就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球了。有此实力的人不妨一试。
1842.恒星群的屏蔽作用与外星体的侧面进入
2009.1.24
星体的引力主要体现在两极之间,所以星系多呈扁平状。但异极相吸,其它星体和星系还是有可能加入和发生碰撞的。可由于太空的广阔和太空中所有的星体和星系都处于失重状态,除非高速接近,碰撞引发的冲击波会很快的将两个系统推开,而每个星系庞大的恒星群对主星形成了屏蔽,外星很难冲破重重引力场的屏蔽接近一个星系的主星。但从两极的侧面接近就难说了,很可能发生合二而一,不知是否观测到了这种现象?
1843.场磁与电磁
2009.1.25
从星球存在极性和星系呈现扁平状来看,所谓场磁可能仍属电磁,或具有电磁属性的弱磁性。其与电磁现象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发挥作用的基本粒子的层次,前者是电子,后者既可能是电子,也可能是其它基本粒子。
从磁场发挥作用的距离来看,场磁似乎超过了电磁。从高温下场磁性不减来看,似乎与电磁现象有所区别。所以,我觉得它可能是第四种力。确实与否,需要专家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恒星的屏蔽作用不是讲电磁场或引力场的屏蔽,而是星系引力场的层层阻碍,是从太空虽广恒星亦多、银河系的扁平磁场中聚集了众多恒星来看。
吸引力、排斥力、离心力和失重现象是打开太空秘密的钥匙,神秘的第四种力也许存在,也许就是普通的电磁现象,只不过我们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还有不足而已。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8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3: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44.掀起太空热
2009.1.26
伴随着上网费用的节节攀升,我刷新了单月上网费用、发帖量和内容集中度三个指标,也在我经常发帖的网站和栏目掀起了一股太空热。
以访友最多、怨气最重的《法制论坛》为例,开始我听到的是冷嘲热讽,现在看到的是点击率的急剧攀升,压缩文件《失重状态下基本粒子与庞然大物同重》的点击率已经远远突破了1000。在许多网站,相关内容的帖子也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开始关注那神秘和充满未知的世界。
太空科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宗教和哲学的摇篮,可由于距离遥远和观测手段、专业知识的限制,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一些多年形成的观念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以至于没几个人会想到对它们发出疑问,偏偏我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从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开始挑战太空科学,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连发了数十篇个人看法,也激起许多网友的好奇。
远有远的好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未解之谜众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允许人们遐想。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假想和推论堂而皇之的登在教科书与科普读物上,就不能由我们再增加一些?起码可以激发人们关注科学的热情和想问题的兴趣。当人人开动脑筋关注自然科学时,我们离诺贝尔奖也就不远了,也许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就出自你我之间,或许就是你!
1846.需要完善的公式
2009.1.28
发现了离心力和重力的三种形式之后,我就对现在的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加速度定律产生了疑问:它们都没有考虑离心力的作用,半径R的取值为一固定数值,只适宜基本引力和基本重力加速度的计算,似有不足。而准确的计算公式除了应计算基本重力(引力)之外,还应计算离心力,以基本吸引力减去离心力之后的静重力表达实际吸引力,以动重力体现重力加速度。
至于给出公式,就由专家们去做吧!
1847.离心力不可小觑
2009.1.27
    我的上篇文章《1846.需要完善的公式》发表后,有网友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已经考虑了离心力的作用,有的网友说离心力可以忽略不计,我则认为离心力不可小觑。
首先,吸引力与离心力的计算方法并不相同:吸引力主要考虑吸引双方的质量和距离,离心力除了考虑双方的质量和距离之外,还要考虑运动速度。另外,吸引力以双方的中心点计算距离,离心力则以双方的两极轴线间距计算距离,二者距离较远差别不大,在地球表面则完全不同。例如两极地区离心力接近为零,静重力基本等于吸引力,而赤道地区离心力则会很大,静重力会小于吸引力,也就是说两极地区一吨的重量在赤道地区可能会减少一成,这对火箭发射场的选择非常重要!还有,距离越远离心力越大,降低运动速度才能保持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均衡。而离开物体距离拉开越大,重力越小、离心力越大、速度越快;下坠物体离地面越近,重力越大、离心力越小、速度越快。我们长期把火箭发射场选在高纬度地区,与我们忽视了离心力是分不开的,对太阳和其它星球质量的计算也会由于忽视了离心力而出现错误,可见离心力不可小觑!
1848.椭圆形轨道与排斥力
2009.1.28
星球之间不但有吸引力,还有排斥力,椭圆形轨道的成因可能主要不是出于错综复杂的吸引力,而是错综复杂的排斥力的想法是由于星球有极性的认识引起的。
首先地球有极性,分为南北两极;其次星系多呈扁平状,因为两极之间引力平衡;还有就是椭圆形轨道可能主要由于星际间的排斥力产生。
这种排斥力与吸引力同在,却不体现在同一个对象上。例如银河系核心区吸引系内恒星和它们行星的卫星,却排斥它们恒星的行星;太阳吸引地球和系内行星,却排斥它们的卫星。这样,恒星的行星运行到银河系核心区方向时就会受到吸引和排斥两个力的作用而靠近恒星,相反则会受到离心力与排斥力的双重作用而远离恒星。行星的卫星也是一样,运行到恒星与行星之间时会受到吸引和排斥两个力的作用而靠近行星,相反则会受到离心力与排斥力的双重作用而远离行星。
星际间的吸引力也源于磁场的认识可能与现有太空理论不同,因为现有太空理论尚未承认星际间存在排斥力,这也是我们把吸引力与磁力分开的原因,而吸引力等于排斥力正是源于我对星际间存在磁场和场效应的认识。否则,太空中星系和星际间的有序运行与椭圆形轨道和星系扁平状的普遍性就难以解释。
据说静电力要比引力强〖10〗^36 倍,这是星际磁场与电磁场不同的地方,还有电磁场在高温下会消失,而星际磁场不会。所以,我把星际磁场归于类电磁场,一种源于体积和重量,即物质多寡的磁场,并称其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为弱磁力。其产生的原因或与电磁场相同,或源于不同层次的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性。
由于星体的体积和重量巨大,所以弱磁不弱,并很可能与太空中星际间的基本粒子相通,所以影响范围超乎寻常,静电力及其磁场也望尘莫及。
还有一种现象可以支持我的分析,就是引力同步与异步的产生。链球可以形象的比喻引力同步,可星际间的引力通常是异步,即伴星不如主星转的快。地球自转一圈24小时,月球绕地一周却要一小月,我分析是齿轮效应引起的,月球一边被地球引力带着旋转,一边被迫向回倒转,结果地球走了360度,月球只走了12度,其它星际间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扯的似乎远了些,却是在分析引力的源头。从地球的两极想到所有星体的两极,想到磁场的分布与干涉,想到了吸引力、离心力与排斥力,也就回到了椭圆形轨道的形成上。我是以常理推测,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认证。相同成立,不同分析,是我错了,还是另有原因,科学就是在质证中前进的。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19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3: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49.第五种自然力可能就是离心力
2009.1.28
《千万个科学故事》第九册开始进入物理,第五种自然力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所谓第五种力可能就是离心力。
所谓第五种力源于鸡毛和铁块在真空管中的下落速度不同,并且鸡毛捷足先登,而牛顿的万有引力也与实验有一系统的偏差,这个偏差能够表示为引力常数随距离变化,我认为这一切完全可以通过离心力得到解释,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到印证。
所谓离心力现在我们把它称为虚力,却处处在利用它,可见虚力不虚。
离心力可能是一种产生于机械运动的势能,也可能是排斥力在某种条件下的释放,所以人们挖空心思研究却收效甚微,而吸有力与排斥力不过是电磁现象和场磁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不管离心力是自然力还是机械力,都会对吸引力产生负效应,所以我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完备,需要加进离心力的修正,重力加速度的计算亦应如此。
1851.力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表现形式
2009.1.28
深入思考五种自然力,我发现它们可以统一为运动中的场磁力。
所谓吸引力总是伴随着排斥力,体现了物质的一种场磁效应,不过我们只注意了吸引力而忽视了排斥力和伴随着两种力的磁场极性。
电磁力就不用说了,是区别于弱场磁力的一种强场磁力。它们具有共同的极性、共同的表现形式、共同的计算公式,只不过是不同层次的基本粒子汇聚成一定的整体时产生了似乎不同的表现和物质交换形式。
所谓弱力和强力在我看来是微观世界的场磁力,四种力不过反映了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
离心力源于物质的运动,而物质没有绝对静止的,所以离心力是物质运动产生的势能,也是由于物质运动的必然性产生的自然力。
至此,我们可以把物质存在和运动产生的五种力归纳为静力和动力。所谓静力是肉眼难以觉察的源于物质微观世界运动产生的宏观力和微观力,所谓动力是物质运动的各种宏观形式,包括离心力的产生。如果引进化学,我们还会发现自然力的更多形式,不过相对的静力和动力也可以概括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分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力不过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表现形式。
1852.轨道是相邻物体场磁效应的均衡点
2009.1.29
从哲学角度审视五种力,我似乎发现了它们的个性和共同性(见上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伴随吸引力的排斥力(场磁效应的两个方面),我发现轨道是相邻物体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均衡点。
您看:相邻的两个星球离的近时运动速度就会增加,离的远时运动速度就会减慢,似乎在有意避免相撞,其实是相邻物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离心力可视为排斥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寻求均衡的一种形式,轨道就是均衡点的连线。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找到银河系各星球间的相互关系。从它们的相互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质量和个性。体积庞大到可以产生两极和场磁效应是其共性,质量和历史条件形成各自不同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组合及运行轨道是其个性。
从异极相吸我们知道它们不会轻易分开,从同极相斥我们知道它们也难以相撞。问题是混杂在它们中间、不受它们磁场约束的众多小星体,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隶属关系和轨道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坠落成为陨石是它们的可能命运。还有就是宇宙中能够与银河系相互吸引的其它星系的意外接近可能扰乱银河系的相对平静,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种危险。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我们感受到的只是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却体会不到地球对我们的排斥呢?我们与地球是一个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可能是最好的解释。还有就是同极相斥,找到与地球磁场相同的星球才能发现星球间的排斥力,太阳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可能是很好的参照物。再有就是临界点才有两力的均衡,否则必有一强,这样离心力好像也有落脚点了。究竟是那种情况,或哪个原因起主要作用,需要专家深入研究。
1853.离心力与吸引力、排斥力
2009.1.29
离心力在磁力轴和两极点为零,在同步静止轨道上等于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同步静止轨道和磁力轴之间时可能为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倒数(需要通过计算证明),如此可见离心力与排斥力并非一回事。
1854.轨道的弹性
2009.1.29
空间物体的运动显示了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就是运动中的物体在复杂力的关系中自动寻求平衡的能力,表现为轨道的变形和速度的自我调整。并非运动中的物体具有灵性或上帝之手实现了这种调整,而是惯性和力的制约帮助运动中的物体实现了这种调整。失去了惯性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将失去这种调整的能力和轨道的弹性。
1856.磁极的自然选择与人为控制
2009.1.30
从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我们可以想到星球的磁极也总是与自己的主星相反,因为太空中的阻力未必比针尖更大,于是我想到了磁极的利用,想到了OFU。
所谓OFU在我看来不过是能够自动调整控制磁极的飞行器,只要掌握了磁极的自动调整控制技术,造一个OFU又有何难?
与火箭相比OFU拥有巨大的优势:成本低、控制性好、运转灵活、理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不但可以淘汰火箭,甚至可以淘汰飞机。当然,也要有火箭和飞机技术补充它才更为完美。
攻克磁极的自动调整控制技术是21世纪人类的最大挑战。
1857.热核反应能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旋转力?
2009.1.30
环顾宇宙,能够为万物运动提供动力的只有恒星上的热核反应,而除了生物之外,世界上存在自己推动自己的力吗?
读《千万个未解之谜》第九册,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效应被称为一种新的自然力——旋转力,可前面关于自然力的文章中却没有列入这种自然力,没有人为的参与这种力可能也不会被创造出来,问题是自然界确实存在着旋转力,例如星球的旋转,于是我们就遇到了热核反应能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旋转力的问题。
从星球都有磁性来看存在着电磁效应的可能,问题是电从何来,又如何作用于星球磁场?
从场效应磁场与电磁场的区别来看,也许存在着不同于电磁效应的磁效应,可以被热核反应提供的能源和动力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例如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推动了行星磁场的运动,行星磁场又反过来推动了恒星磁场的运动?
这只是一种猜测,却非空穴来风,因为万物的运动和自然的循环总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寻找这种因果关系加以利用正是科学的目的。否则,我们只有用上帝和必然欺骗自己。
1858.OFU外形分析
2009.1.31
让我立刻想到OFU可能是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飞行的是它的外形:两头凸出的圆盘状不符合任何空气动力学原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星际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移动,还有利于磁极的变换和船体的稳定。
我们可以设想地球的大气层是一片浩瀚的海洋,OFU是一条小船,其外形是否最为稳定?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我们不难分析出银河系所有的恒星在银河系内是同极的、所有恒星的行星在其所属恒星系统内是同极的、所有行星的卫星在其行星系统内也是同极的,而他们之间的磁极却是相反的,这就产生了利用星际间磁场快速移动的可能。
您想:与行星磁场同极同性必然与行星隶属的恒星磁场及行星的卫星磁场异极异性,其结果必然是一方排斥、它方吸引,只要产生和控制足够的自身磁场和磁极变换,岂不可以利用星际间错综复杂的磁场关系以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速度和机动性吗?还有什么外形可以比传说中的OFU外形更适合星际间磁场关系的利用呢?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
从磁速等于光速来看邻近恒星系统的智慧生命有可能利用磁速飞船抵达地球,而星际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并非很强,单方吸引力与排斥力只有电磁的〖10〗^36分之一,有可能有控制的加以利用,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想到只是研究和利用的起点,谁能最先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谁就拥有了宇宙研究和开发的“制空权”!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20
dz51322 发表于 2009-12-1 09:44: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860.关于光与磁的思考
2009.1.31
光分七色,是否代表太阳上的七种主要化学元素?
七种光谱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如若不同,光速是否应该重新定义?
除了光线之外,太阳还向外发射多种宇宙射线,是否代表其他的化学元素?其波长和速度必与可见光不同,那个更快?
磁力也是一种波,却与光线不同,表现为闭路和两极间的物质或能量交换,何以与光速相同?磁力可以建立不同磁场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否也发生物质或能量的交换?其与光线的传播是否发生干涉和影响?使光线发生直射和斜射?
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光与磁的关系要经过试验才能知道。
我的物理知识很浅,就读过的科普书籍来看我觉得人类关于光与磁的认识还应该深入一步。
1861.人类实现太空移民的唯一可能
2009.1.31
利用现有航空航天技术只有少数富翁可以实现短期的太空遨游梦想,因为人类现有航空航天技术所能达到的移动速度实在太慢、成本实在太高,而星际间的吸引力等于排斥力,只要人类掌握了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技术,人类在太空间遨游又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且理论速度可以接近光速!成本也将非常低廉。只要太空中存在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就可以在生命周期允许的范围内前往。
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技术主要包括周围磁场环境的感知技术、计算技术,相同极性磁场和相反极性磁场的自动形成、控制、转换、平衡技术,OFU(暂且就使用这个人类已经耳熟能详的名称吧!)的材料、结构、空间生存、能源获得等相关技术,按我们现在已经达到的科学发展水平应该不算太难。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遨游太空也许不是梦!
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对比现有航空航天技术可以节省大量有效负荷,将庞大的空间站轻而易举的送往太空、快速机动、前往人类所能达到的任何空间,带来人类航空航天技术的一场革命,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怎么样?一个点子可以带来一场革命吧!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荣华富贵、打工、经商,与我这个点子的贡献相比算得了什么?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贡献可以是相对无限的!
这是我本月的第79篇文章,上网费又超支了!
1862.重力与反重力
2009.2.1
根据太空中庞然大物与基本粒子同重,我们可知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根据吸引力等于排斥力,我们可定义等同于基本吸引力的排斥力为反重力,可知反重力等于基本吸引力加离心力。当然,也可以简称重力等于反重力。
了解了重力与反重力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变重力为反重力,以相对容易的方式实现重物的移动,如发明通过磁场和磁极变换实现位移的飞行器,这样我们就可以巧妙的利用自然力摆脱传统的动力模式和自然力带来的束缚,创造全新的运输手段。
这个发现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受到OFU和磁石的启示,通过探索太空的奥秘想到的,其过程可以在我最近的文章中找到。
许多奥秘在没有破解之前是奥秘,破解之后就是常识,难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善于发现和不放过每一个问题,通过知识的积累一步步的破解难题,终有取得突破的一天!例如:重力和反重力。
有重力,当然有反重力!
1863.利用太空元素创造生存条件
2009.2.1
解决了运载工具人类还是难以长期太空旅行的,必须解决的还有能源、食品、氧气、水等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些都必须着眼于太空元素、太空物质链的生产和利用。
太空中的基本物质是基本粒子和氢元素等处于零件级别的基础物质,这就为我们利用物理和化学创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条件。我相信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形成的,而形成这些物质的过程也会提供需要的能源,如热核反应的光和热。当然,掌握其中的奥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可以从携带某些物品开始慢慢来,但征服太空的思路必须立足于就地取材。
1866.物质的场磁效应与重力、反重力
2009.2.2
当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场磁效应:吸引力、排斥力与两极性。这种场磁效应与电磁效应的区别在于磁力较弱,仅为静电磁力的〖10〗^36分之一,并且不受温度高低和分子排列的影响。
物质的场磁效应可能源于物质具有磁性、吸引力、排斥力的基本属性,所谓电磁力、强力、弱力、旋转力可能都与此基本属性有关,离心力则源于物质可能与场磁效应有关的运动,它们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场磁效应使太空中质量较大的星球聚集成一个个系统,相对有序的运行,并在它们的引力范围内产生了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应考虑整个系统和离心力的影响。
在场磁效应中与吸引力相对立的是排斥力,吸引力产生重力,排斥力产生反重力,反重力是与重力相等而对象不同的力,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场效应。因此,星际间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形成了星系内主星与副星的磁极相异、与副星的卫星磁极相同、与副星的卫星的卫星磁极相异的普遍规律和扁平状的基本形态、许多星球椭圆形的运行轨道。
1868.把指南针调过来
2009.2.3
我一直想做一个实验,就是把指南针调过来,看看是什么结果,可是没有这个条件。凭借想象,它会立刻转回去,仍然指向南方。如果强制它指向北方,从理论上讲会产生反重力,问题是如何稳定这种指向和测定计算反重力值。
把指南针做成圆形会减少扭矩,可磁极还是否存在?理论上讲应该没有问题,但要通过试验证明。
其实磁悬浮和火箭、飞机都是人类的反重力试验,只不过没有利用地球磁场的排斥力和其它星球的吸引力,而这种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利用和控制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挑战。
OFU是外星人或某些地球人掌握和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成功实践,破解其奥秘、实现我们人类运输方式的革命是我关注太空科学的目的之一,而验证场磁和反重力理论是突破的开始,问题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只得通过“宇宙牌香烟”的方式吸引社会的注意,通过国家和全人类的力量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至于专利和发明权,从来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写到这里,某些网友应该明白《1865.我可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三个方面2009.2.2》并非与我的一贯风格不一致了,而王婆卖瓜我已不是第一次,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1869.关于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修改意见
2009.2.3
第一,万有引力只考虑了星际间的吸引力,没有考虑星际间的排斥力,应该改为万有引力与排斥力计算公式;
第二,万有引力计算公式没有考虑离心力的影响,应该去掉前面的引力常数(不知那个引力常数是个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如果是离心力的补充就该去掉,否则可以考虑保留),加入计算减去引力双方离心力的计算公式;
第三,某些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计算应该考虑系统的影响,例如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应该把月球的质量加入地球的质量之中,并考虑月球与太阳之间的排斥力(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计算银河系核心区与太阳(系)之间的吸引力应该把整个太阳系的质量作为计算的一方,并考虑太阳系八大行星与银河系核心区的排斥力(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计算太阳系八大行星之间的排斥力应该把它们各自卫星的质量全部计算在内,并考虑它们卫星对他方主星的引力影响(也许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似乎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调整有必要,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的调整是顺理成章的事。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6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