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gercc
1049 2

大小之间的学问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1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4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250 点
帖子
105
精华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29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blog.51xuewen.com/scwhl/article_20178.htm
生活中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学习研究则要小中见大,小题大作。这是我最近总结出的一句话。
人生活在社会中,自然与社会朝夕相处,不可能退避三舍,躲进小楼是成不了一统的。当然,与社会做必要的疏离,是有的学人的态度,这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要完全避免与社会的接触,却是没有可能的。既然要接触,就必然要接触其他各种类型的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难免有些差异,阴错阳差莫名其妙的矛盾产生几率也是很大的,更不用说现在是个利益交错的社会,也是个追求自我讲求个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矛盾。如果不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则必然小矛盾变为大矛盾,小误解变为大误解,没问题也会想成有问题,过去的问题也会想成现在的问题,如此则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似乎凡人皆与我有隙,他人都与我异心,造成头绪纷杂,心绪不宁。其实没有这么复杂,即使真有这么复杂,也当有淡定、包容之心境,以平常心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做少说,多让少占,自然以个人魅力博得多数人的赞赏。永远不要想着所有人都欣赏你,你也不是完全为别人的评价而活。首先是为自己,其次才可说到别人,自己觉得自己过得去了,别人有不同的评价,也就只有由他去。所以关键的关键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学习研究则要反其道而行之。学贵有疑。开卷有疑,才可有真学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治学须疑,无疑无学。没有疑问,就没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就易以人是非为是非,全无个人主见,自然就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当两脚书橱是合格的,要做个学问家就很难。可疑处,往往在细枝末节。大处有疑若无见,无异睁眼瞎;小处有疑如常觅,则考真水平。学贵有疑,贵在善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顺藤摸瓜、触类旁通。有段时间做学问的人,言必称主义,自然丧失太多可疑的话题空间;或者喜理论,易使可信之处亦可疑,处处可疑则不可爱。故学贵有疑,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建立在事实和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在严密逻辑和精确考求的基础上。过去的论著,大多谈大问题,讲粗线条,筋骨清晰,血肉干瘪,好陈高论,而少支撑,看似高屋建瓴,实则粗陋虚空。现在的论著,大多是做个案研究,流于琐碎,无关宏旨,徒添材料,无增新识,流了汗水,没有智慧。获得广泛赞誉之论著,往往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叙事虽涉个案,却有个宏大语境在,有作者的深切关怀在,看似作者不动声色,实则文中风生水起,此乃学问之高境界,常人不易做到。闭门琐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Article artic 以小见大 问题意识 HTTP 学问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难免有些差异,阴错阳差莫名其妙的矛盾产生几率也是很大的

使用道具

藤椅
sf0189 发表于 2009-12-4 00:33: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大是小处理很微妙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