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罗鹏
2229 3

第三节 休谟囧境(Hume's distress):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囧境之一 [推广有奖]

  • 1关注
  • 86粉丝

大师

1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31940 个
通用积分
208.4328
学术水平
971 点
热心指数
1003 点
信用等级
875 点
经验
337239 点
帖子
12123
精华
1
在线时间
65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4
最后登录
2024-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三节 休谟囧境(Hume's distress):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囧境之一


罗鹏


第一、二节,我们都谈到稀缺性,本节我们将换一个角度探讨同一个问题。某种资源不能完全地满足人类欲望时,我们称它是稀缺的。那么我们要问一句:资源稀缺是人类不可更改的宿命因而只能进行所谓配置吗?还是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主动行为而缓慢而逐渐地提升资源的丰裕度?从人类的经济实践,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我们倾向于后者。因此,当我们说资源稀缺时,其实是在说人类认识和生产的能力(相对于人类当时的欲望)是不足的;而每当我们说人类取得了一定的经济进步,不过是在说人类认识能力和生产能力上有了某种程度的提高。最早提出这一视角的人是英国人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他在他的《人性论》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栖息于地球上的一切动物中,初看起来,最被自然所虐待的似乎是无过于人类,自然赋予人类以无数的欲望和需要,而对于缓和这些需要,却给了他以薄弱的手段。在其他动物方面,这两个方面一般是互相补偿的。……只有在人一方面,软弱和需要的这种不自然的结合显得达到了最高的程度。……”


在另一段,休谟列举了人的“软弱和需要的这种不自然的结合”的几种具体表现:


  “当各个人单独地、并且只为了自己劳动时,⑴他的力量过于单薄,不能完成任何重大的工作;⑵他的劳动因为用于满足他的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在任何特殊技艺方面都不可能达到出色的成就;⑶由于他的力量和成功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相等的,所以不论哪一方面遭到挫折,都不可避免地要招来毁灭和苦难。”


休谟所描述的“各个人单独地、并且只为了自己劳动时”表现出来的“软弱和需要的这种不自然的结合”,笔者将其称为休谟囧境Hume's distress)。


休谟指出的这些令人困窘的情形,我们是无法证实或证伪的,但我们可以合理地设想或想象:如果有某种力量迫使人类每个个体都离群索居地生活,而每个孤立的个体缺乏能力对抗自然界的摧残,结果是,不论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个人类,都必将灭亡。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的片段来理解这一囧境,比如,曾经被人们发现的由于某种原因脱离社会的“野人”,又比如,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山民,又比如,缺乏家庭扶助和社会保险而又非自愿的失业者。


当然,人类的实际生活,不论是原始人群,还是现代人,都已脱离了狭义的“休谟囧境”而进入了社会状态,也就是进入了协作、分工和互助的状态。休谟对此做出了非常精彩的描述:


   “社会给这三种不利情形提供了补救。借着协作,我们的能力提高了;借着分工,我们的才能增长了;借着互助,我们就较少遭到意外和偶然事件的袭击。社会就借这种附加的力量、能力和安全,才对人类成为有利的。”


可以这样理解,最简单最初级的协作、分工和互助行为,(考古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早期以50人到100人的规模过着狩猎—采集的群居生活),使人类以较大概率免于即刻的灭顶之灾,从而脱离狭义休谟囧境。



无独有偶,比休谟岁数小一些,被时人誉为“世界公民”的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在其著作《常识》中,再次指出了休谟囧境及突破囧境的办法。


“……假定有少数人在地球的某一个偏僻的角落住着,他们不同其他的人发生关联,他们将代表一块任何地方或是世界上的第一批移民,这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生活状态,他们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社会,不论过程和组建方式以及出于任何动机,最后一定都会鼓励他们走到这一步。还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单独的人,他的力量是没法应付他的各种需要的,而他的心境又不可能是永远寂寞的,所以,他很快就会被迫寻找别的人的帮助或是安慰,而对于别的人,也有着同样的诉求。这样,四五个人碰到一块,就有愿望,也有这种可能要通力协作,即在偏僻的旷野之中建立起一个还算不错的住所,但要看不到这点,还是想靠着单个人的力量,即使忙碌一生也会一事无成。当一个人单独生存,他砍下一块木头,可能搬不动,就是勉强搬动了也竖不起来;还有,饥饿也会逼使他离开工作岗位,再加上更多的、不同的、大大小小的需要也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支使他,疾病,或者是别的任何不幸,都可能意味着死亡,因为即使它不会致人死命,但也会使他的生活变得没法维持,以至于处于半死不活的悲惨境地。


“这样,客观的需要就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把我们说的这些刚刚聚拢的移民迅速地组成一个社会,也只有这样,每一个人互相能从组织起来的社会中所得的幸福才会稳定下来,并且,在这种组织中,只要人们始终以真诚相待,就不会产生法律和政府约束的必要。……”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在著作《荀子·富国》中讲过这样的话:“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居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离居不相待”,指每个个人都离群索居而不互相帮助;“则穷”,指就会导致人们生活困顿和贫苦。为什么?因为,“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指个人不能掌握所有的技能,个人也不能兼任所有的职业。“穷者患也,则莫若…使群”,指穷困是一种“病患”,只有通过群居才能摆脱穷困,摆脱“病患”。可以看出,“离群不相待则穷”就是一种人类囧境。可惜的是,如何破解它,群居时人类都做些什么才能摆脱这个囧境,荀子老先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和说法。



一个个孤立的互不往来的人,处于单打独斗而孤立无援的困窘状态,乃是一种极端情形。笔者将之称为狭义休谟囧境。个人孤立地生存这一狭义休谟囧境,是不现实的,或者说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而脱离狭义休谟囧境的人类初期社会,虽说避免了即刻的灭顶之灾,但其人员规模很小及协作、分工和互助的水平也较为低下,每当社会规模扩大越过某种界限或协作、分工和互助水平由于社会自身原因而被迫降低,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便会出现恶性退步。我们将一个社会协作、分工和互助水平难以满足社会中大多数人安定富足生活的状态称之为广义休谟囧境,这是在有社会条件下,人类能力弱于需要的不平衡状态。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地提高协作、分工和互助的水平,才能迸发出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协作、分工和互助的深度化、广度化是没有上限的、无止境的。那么,从事物的反向逻辑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社会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即处于广义的休谟囧境时,唯一的解释就是:协作、分工和互助的水平遭受了阻力,而且,这种阻力更多地来自社会内部,而非自然界的暴虐(天灾)。这一观点(人祸是打击和阻止人类能力的提高的首要祸害)将在第五、第六节展开。



本节开始时我们指出,资源稀缺性问题换个角度看就是人类认识能力和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即休谟囧境)。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将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很大差异,并丰富我们的知识和开阔我们的眼界。


首先,从资源稀缺性看问题具有某种短期效应,即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从休谟囧境看问题则具有长期效应,人们将关注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如何内生出经济增长。更充分地说,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确实有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但这不是经济问题的全部。资源配置问题,只有短期的、静态的意义。资源配置,充其量是市场功能的一种,它并不是市场的全部功能。当我们的视野扩大到长期和动态,资源配置问题便不再重要,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高技术水平的高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有助于专业化分工水平自发提高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培育和演化等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如何降低稀缺性程度的问题,即如何提高人类的转换能力问题,仅仅从资源配置来看是无法分析和解释的,而新古典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仅仅将经济系统看成一个生产函数,这样就导致人们形成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仿佛只要不断给一个社会添加更多的生产要素就可以得到经济增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从外部获得资本、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并非该社会获得成功的充分条件,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二战之后的西德和日本在同盟国的援助下获得成功与第三世界各国尤其是非洲大部分国家接受外援而始终未能提振经济的事实,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向一个生产函数增加投入,有的系统成功地增加了产出,而另外一些系统却没有明显的产出扩张?哪里出了问题?遗漏了哪些重要的变量?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及旧发展经济学做出小修小补,恐无济于事。转变视角,从关注外在的资源的多寡,变为对人类认识和生产能力提高的促进条件和阻碍因素的分析,应是一条很有希望的突围之路。


其次,资源稀缺性,将人们的目光引导到与人的需要对应的外在资源上;而“休谟囧境”,则将出发点确定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内在的人的能力上。外在的资源稀缺,从休谟的角度看,不过是人或社会的生产或转换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非洲某些地方缺乏洁净的天然水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缺水,只是说明了这些地方的人们缺乏将污染的水源加以净化的能力、缺乏抽取地下水的能力以及缺乏从遥远地方运送回来洁净水的能力。反例是,地处沙漠的沙特阿拉伯有财力和技术实现海水淡化和获取南极冰山。资源稀缺与否,不完全在于资源存量,更在于资源的转换能力。


再次,不同的视角导致人们对“资源”这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认知。资源稀缺性角度,更看重已知的资源。这个视角忽视了一个重要资源来源——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的无用物质。如上例中,在净化能力缺乏条件下的污染水源,人们不但不认为它是一种资源,而且是讨厌的有害物。而从提高转换能力的视角,将原来无用或有害的事物变废为宝、变无用为有用、变害为利,可以使资源范围和种类扩大、资源数量增加,从而减少稀缺性程度。因此可以这么说,没有无用的事物,只有低下的认知和生产能力。


人际间的协作、分工、互助优越于孤立个人的单打独斗(狭义休谟囧境),更高的协作、分工和互助水平优越于更低的水平(广义休谟囧境),至于协作、分工和互助为何能够提升人类认识和生产的能力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生产论和分工论章节予以详细分析。



协作、分工、互助,映射出人际之间的各取所长、取长补短基础上的相互利用。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在指出专业化分工内生出效率提高时,指出一个重要的线索:“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唯其如此,用在今日分工最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上的机械,有很大部分,原是普通工人的发明。……可是,一切机械的改良,决不是全由机械使用者发明。许多改良,是出自专门机械制造师的智巧;还有一些改良,是出自哲学家或思想家的智能。……哲学上的这种分工,像产业上的分工那样,增进了技巧,并节省了时间。各人擅长各人的特殊工作,不但增加全体的成就,而且大大增进科学的内容。”(P10—11)

斯密所言的方法和机械的改进,向我们昭示了提升人类能力的又一条进路:在人类互相利用的促进下,发展人类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利用和役使,逐渐取代使人类辛苦而粗笨的劳动,获取社会整体的更高效率。人类利用自然力提高效率的问题,是下一节的主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用一种错误去纠正另一种错误,并不能使错误得以消除;用一种邪恶来对抗另一种邪恶,最终会使邪恶得以壮大。——罗鹏
沙发
罗鹏 发表于 2018-5-17 14:28: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上去

使用道具

藤椅
罗鹏 发表于 2018-5-20 03:56: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黄钟大吕。

使用道具

板凳
罗鹏 发表于 2018-5-29 14:29: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休谟认为协作分工互助要能够不断发展,需要所有权稳定这个条件。
中国古代法家早期人物慎到子也用一个小寓言清楚地表达了所有权稳定的特征。
“一兔走街,百人逐之,为何?分未定;积兔满市,路人不顾,为何?分定也。分定,虽鄙不争。”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