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easent
1719 2

百强开外的房企拿地融资现状(转) [推广有奖]

  • 2关注
  • 5粉丝

副教授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875 个
通用积分
231.6964
学术水平
14 点
热心指数
16 点
信用等级
6 点
经验
770 点
帖子
28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5
最后登录
2023-2-3

楼主
peasent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6-14 09:23: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百强开外的房企拿地融资现状.pdf (1.1 MB)

原创: 宸佑小秘书

故事一

晚上11点,吴裴培(化名)接到一个几年不联系的前同事电话,开口就问能否对接资金帮其所在房企融资。最近两个月,吴裴培不断接到这些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电话,主题基本都是融资。“很多TOP30的房企都找过我,不过资金方很谨慎,并未成功。”吴裴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以来,所有房企都感受到融资渠道的步步收紧,无论是融资难度还是融资成本,都让资金部门倍感压力。“今年房企最困难的就是资金,很多资金成本已经超过15%,但是依旧很多资方不愿意出钱。”一位房企高管告诉记者。


2018年房地产的关键词之一就是:缺钱。


     融资渠道堵塞

进入2018年以来,虽然银行业和房产行业监管双向趋严,宏观上看,2018年资金利率提高非常厉害。


“之前大部分公司拿地前都会做前端融资,增加资金周转速度,不过目前这个方式基本被杜绝,我们基本无法前融。”一位地产业人士告诉记者。


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表示,此前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高主要由于层层嵌套,监管趋严后,很多机构做不了债权类业务只能做股权投资。因此有能力的上市房企可利用上市优势,利用再融资方式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资金需求。


以往,开发商拿地自有资金通常只有一成甚至有“空手套白狼”情况,自从今年的监管政策不断严格后,前端融资几乎杜绝。


一位信托人士透露,之前帮房企做了一笔信托前融,后来在放款环节出现监管加强情况,直接没有放款成功。


在开发贷方面,银行基本没有融资额度,包括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帮开发商进行开发贷融资。


即便是房贷,银行的放款也非常慢。中信银行某人士称,每个月给某TOP3房企的房贷额度均在10亿左右,对于销售几千亿的房企,这点房贷额度无疑杯水车薪。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公开表示,2018年一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是1.9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比去年的占比低2个百分点,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长江证券一份研报指出,上市房企销售回款与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速持续下滑,2018年一季度增速分别下降至约14.0%和4.8%;同时,偿债高峰期已经来临,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上升约38.5%。


一位金融人士表示,融信某项目刚刚做了一笔前端融资,资金成本11%。对于这样的上市房企融资成本已经提高,中小房企更是面临融资压力。


  海外债增加

自今年开始,房企借道海外融资“储粮”的动作频发。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的外债管理板块公示信息发现,对融创、万科、首创、金科、华远等多家房企的境外发债予以备案登记,如计算上此前批复的万达、旭辉、阳光城、富力等多家房企的境外发债备案,已有超过十家房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行境外债券。


“海外债利率相对较低,我们也在帮东原地产进行海外债操作,这个方式在今年受到房企追捧。”一位金融人士告诉记者。


同策咨询数据显示,4月份,海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376.12亿元,相比上月份193.44亿元大幅上升。从币种来看,2018年4月份房企融资仍以人民币为主,美元次之、新加坡元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元首次超过港元位列第三,主要原因是本月有两家房企(龙光地产和建业地产)选择发行以新加坡元为货币单位的公司债,融资金额为16.68亿元(3.5亿新加坡元)。


陈朦朦认为,在国内融资难度系数高,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时,房企海外融资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


具体来看,发行公司债是大部分房企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月此类融资方式融资环比大幅上涨,融资总额占比 61.13%,位居第一,其中境内发行 116 亿元,占比 24.67%,境外发行 354.13 亿元,占比 75.33%。


境外融资原本被视为境内融资的补充方式之一,但就目前的态势看,境外融资有成为房企最主要融资方式的可能性。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有些行业风险较高,风险溢价就会提升,融资方会要求提供更高的利润水平,信用利差在扩大,这一点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不利的。


中小房企承压

资金紧张的背后,迫使房企开11始加速回款。

近期恒大的打折卖房就是一个例子。近期恒大开始进行无理由退房推广,并开始82折起。对于恒大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开始通过降价来进行加速回款,其他中小房企压力更大。


“中小房企都开始寻求项目股权出让,对于大房企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他们的融资难度也非常大,因此不得不开始降价或者出售项目股权。”一位地产高管告诉记者。


吴裴培也经常接到这样的信息,包括恒大等公司都开始寻求基金入股,他也看了非常多的房地产项目,但是真正想投的却非常少。


事实上,规模大房企正在不断挤压中小房企市场。“我们的战略客户大概27家,全部排名几乎在TOP30,这些客户才可以拿到我们银行贷款。”一位中信银行客户经理表示。


此外,很多负债较高的主流企业同样面临融资难。根据wind资讯显示,目前A股房地产2017年净负债率超过200%的房企分别有:泛海控股、华发股份、阳光城、中南建设、金科股份、绿地控股等,H股净负债率超过200%的房企有:佳兆业、融创中国。这些房企的资金成本也是业内偏高。


有TOP20房企相关人士称,只要资金成本不超过10%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房企的“规模大战”丝毫没有偃旗息鼓的征兆。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截止5月21日,在楼市调控下,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下行。但成交金额依然刷新了历史同期记录。50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3190.2亿,同比2017年同期的8874.4亿上涨幅度高达48.6%。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房企既要想办法加杠杆拿地,又要想办法销售融资,无疑风险不断增加。


“很多房企都在走钢丝,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更多房企抵不住降价卖房。”上述高管告诉记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小房企 资金成本 上市房企 融资方式 融资难度

沙发
peasent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6-14 09:23: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故事二

一、名单

我有一个房企管理层朋友,拿着公司承诺的相当于“千分之三”的回扣(奖金),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最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到处“搞资金”。最近因为陪着他跑了个项目的融资,接触了一圈搞房地产贷款的人,因此也发现了金融机构们当前针对房地产板块的授信/融资政策。

开门见山。不管你关系托到谁,对方一般先明确切一刀:看你是不是全国房地产企业“百强”,当然同时,也看你在不在他们银行的“白名单”里头。“百强”或“白名单”里的,他们还愿意听下去你这项目是啥情况;除此之外的还想谈融资?多半对方的态度就立马变得不待见,不是“没额度”就是永远“忙得没时间”。

上头的这刀“百强”算是切得很客气了。眼下的实际情况是,在最近各种民企各种违约风险逼近的市况下,这一刀切到“50强”都勉勉强强。别说是银行的资金了,就连信托现在都基本只做50强。

另外,如果是开发贷的话,对不起,很多银行这一整块都没什么额度了。这位朋友的所供职的房企,尚在百强范围之内,想谈个三线城市的足额抵押项目,利率还自动愿意上浮50%或更高,照样免谈了。

名单开外的,不是说结构不能做了,症结其实很直白:就是越来越缺乏资金来做了。

所以有些房企去一窝蜂投靠眼下最热门的筹资渠道ABS来续命,但政策支持的ABS主要面向租赁,ABS也多用于产业链上头的盘活,其它方向的资金续命还是很难匹配。

对中小房企而言,就是断流了。

“仿佛回到2014年,现在整体价格上个12%很正常,你还得谢天谢地你拿到钱了”。我那位朋友说。

二、续命

关于最近的民企资金续命难,已经给大家提前做过观察。今天这个话题下要补充的是,看似“雷”还不怎么响的地产行业,已经处在了行业偿债高峰期的前夜。

千钧一发。

往前推,房企发债潮的巅峰期在2015、2016年。那么好,很多债务是3年期的、或是“3+2期限”的,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们正在进入房企的债务集中兑付期。

而且是一浪比一浪凶。

房地产行业存量债余额高达约1.4万亿,在所有产业债行业中排在首位。发债企业中同样是民企居多。

据天风证券金融部统计,包含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以及定向工具的地产产业债务,2018年全年到期量1949亿元,其中三季度到期高达932亿元、四季度到期高达698亿元。2019年和2020年到期量更加庞大,每年的增量都在1000亿元以上。

加在曾经的高杠杆上那些摇摇欲坠的平衡,就快要被震落,征兆也已经一个一个显现:

恒盛地产(00845.HK)2017年已经有47.6亿元贷款本金及利息逾期,4亿美元的优先票据违约,导致其2017年底有44.3亿元其他借款出现交叉违约;

华夏幸福(600340.SH)、鲁商置业(600223.SH)相继收到交易所问询,债务情况引起关注;

前不久,天津龙头房企天房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天房发展600322.SH亦收到上交所针对其2017年年报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上演了7天债务惊魂,1800亿违约风险预警,所幸最后中信信托315亿紧急授信救局,才避免了这地产债大雷的炸响。

这样大大小小的例子还有不少。

这里提到的遇险的房企,姑且还都是龙头。那些中小房企的日子,这一年,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了;未来的这两三年,也简直不知道还要怎么熬得过去。

三、断流

而嗅觉灵敏的金融机构,已经去避险了。

在债市,5月份以来,交易机构加大力度抛售地产债。

“杠杆负债率失控,资金利率敏感性强,行业景气度下降,后续融资通道收紧,债务总量极高。”这是某券商研究中对地产行业的评价。

在银行,说回到我随那朋友问出来的口径:

2016年7月以来当过“地王”?审慎;这项目本身就是“单价地王”?否掉!

商业地产项目在三四线城市?否掉!

查你项目地域,没有产业支撑的、人口净流出的、市场供给过剩的,否掉!

查你信用记录,已经出现不良信用余额的,否掉!

查你土地款,有信贷资金流入的,否掉!

查你资本金,有不实的、有比例不足的,否掉!以前那种“老吃老做”的用信托啦、理财啦募钱,再用股权回购安排的股权性资金进项目资本金的,否掉!

查你财务,前期扩张势头太快的、负债增长太高的、屡次出现高价拿地的,否掉!

查你股东或实控人,经营跨度大的,还有非地产类主业的,否掉!

查你项目实控权,开发商发生过变更的,审慎;发生过3次及以上变更的,否掉!

查你项目进程,有土地闲置的、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的、拖延开竣工时间的、捂盘惜售的,纳入政府公布的囤积房源的、拖欠土地出让金的,否掉!

四、调整

“房住不炒”之下是整体收缩的,用银行体系的话来说,叫“总量控制”。

笔者倾向于话分两头说,所谓“控制”,并不是说没有空间了,毕竟,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支柱,毕竟,金融机构也是商业机构,追求的是大方向正确下的“风险收益平衡”,他们还是要做业务赚钱的,也是要分层分类去做结构调整的。

比如趋势导向去了“租赁”,金融机构也会把资金的口子开到那里去,好比近阶段面向住房租赁的ABS放量,就是方向。

比如政策导向去了三旧改造、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银行们也会关注,尤其是,我听他们说在研究共有产权房市场,要在其中探索业务机会。在某股份制银行,笔者听说,他们“总对总”的白名单客户开发的位于北、上、广、深、南京、杭州市城区内的三旧改、棚改、保障性住宅类项目,他们可都是“优先合作”的。

再比如他们会关注项目区域。

一类区域(优先合作)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这六大城市;

二类区域(适度合作)有:京津冀(除北京;比如天津)、长三角(除沪、宁;比如苏州、宁波)、珠三角(除广、深)、长江中游(比如武汉、长沙)、成渝(比如成都、重庆)、山东半岛(比如青岛、济南)、海西地区(比如福州、厦门)、关中(比如西安)、中原(比如郑州)等;

而值得注意的三类区域(审慎合作)则有:晋中、滇中、黔中、哈长、辽中南、呼包鄂、兰西等。

再比如对于企业,金融机构们手上仍然有一份“白名单”:龙头性质房企(比如前30)、资金实力强、开发经验丰富、经营规范、尤其在这种时候仍能保持资金链基本通畅的,银行是乐意继续合作的。

(这一部分稍微给大家补充得细一点:比如看开发经验吧,据摸底,一些大中型银行要求的是国资背景的房企具有三年以上开发经验、累计开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民营房企具有10年以上开发经验,累计开发面积应不低于100万平方米。比如看开发资质,要求国资背景的房企具有三级或以上开发资质,民营房企具备二级或以上开发资质;而对于开发记录,银行们也会看房企过往开发项目销售情况和市场口碑,审查其有无历史遗留问题。如上文所及,虽然“地王”一词似显骁勇,但在银行的审查逻辑里,“地王”可是他们所避之不及的。)

五、尾声

我这朋友的房企,全国排名100以内、但属银行偏爱的“前30”开外。

我问他全公司资金缺口应该上百亿了吧?他笑笑说“当然,早过了”;

我问他现在有成本12%的钱要不要?他笑笑说“当然,用抢的”。

当年拼命筑高杠杆时,他们或许该想着一句话:“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

此刻面对资金紧绷时,他们或许该想着一句话:“借钱是要还的”。

使用道具

藤椅
tezukafuji_0823 发表于 2018-6-14 15:53: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一定是降价卖房,可能更多出现的情况是大宗并购。
有些来不及周转到预售阶段的项目会被抛出来减低债务;反而到预售阶段的项目可能捂盘,资金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