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明凡
681 0

[经济现象] 中国经济玄机大起底(人口、货币、地产、库存,全是干货!)(七) [推广有奖]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86665 个
通用积分
7732.5165
学术水平
2591 点
热心指数
3812 点
信用等级
3521 点
经验
135084 点
帖子
32152
精华
1
在线时间
83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1
最后登录
2024-1-31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五部分 中国经济新动力

    刚才也提到一个现象,2016年,地产销售这么火爆,汽车销售这么火爆,家电销售那么火爆,消费数据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今年年初金融市场卖方对今年地产销售最乐观的预测是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在0上下,但是今年上半年地产销售面积是多少?16%,而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全面限购的状态下,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持续火爆。三四线地产销售面积占比去年是67%,今年上半年是69%,均接近7成,完全抵销了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的下滑。

    去年我们汽车的销量总增速是10%左右,但更重要的是结构,自主品牌汽车全面崛起。这个结构其实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售增速仍然远远高于合资品牌。这个推动显然也是以三线城市、县城、农村居民群体为主。

    再看智能手机出货量,华为、OPPO、VIVO、小米全面崛起。从2015年第一季度到到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是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和三星,其他已经完全掉队。其中三星和苹果市占率不断下降,华为、OPPO、VIVO不断在上升,这个基本上是国内三四线的人民群众推动起来的。

    北上广代表不了中国经济的全体,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加速

    这种结构是超出大家一年或者两年前预期的,它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很自然我们就会想到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加速。看2013—2016年、以及单独2016年全国各省份消费增速的排名,基本上中西部省份的消费增速都排在前半程。

    老百姓(行情74.51-2.18%,诊股)有了钱,最大的消费第一是地产,第二是买车。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乡村消费增速在去年开始拐头向上,城镇的消费增速持平。

    这个结构其实是能够说明问题的,三四线人口生活成本小、压力小,收入一直增长,但是房价没怎么涨,所以剩余可支配收入其实是在相对提升的。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男性偏好美妆消费的前十省份,河南排第一位;偏好洋货消费的前十个城市,克拉玛依市是第一位,后边是巴音自治州、乌鲁木齐、石河子市。

    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对经济、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很容易有误区,认为自己身边代表了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但实际上这完全代表不了中国经济的主体。一二线城市之外的人口超过10个亿,一二线和所有省会城市加起来可能也只有2—3亿人。

    生活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的人也许有人感觉近几年收入差距在拉大,但实际上样本太小,很难改变整个中国统计样本。

    小镇青年的标签:不差钱、爱笑、爱热闹、顶国货、很时尚

    微信的使用时间,三四线城市迅速在接近一二线城市数据,互联网移动上网的到达率也在迅速的接近一二线城市。包括城市堵车指数增速,排名靠前的都是中西部的城市,深圳的拥堵指数反而上升幅度不大。

    类似万达广场这种一站式的购物中心、大卖场,其实改变了很多县城和三四线城市的生活模式,生活在县城里的人过去就没有这种生活方式。这就叫供给侧。当出现了这种购物中心的时候,深圳亲子儿童的新品,在我们河南老家县城里很快就会出现。

    过去我们这儿出现一个新事物,可能要2—3年才会出现在一个中西部县城;但是现在我们这边出现新的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可能不到半年就会出现在中西部县城,这也跟信息互联网的推动有很大关系。

    三四线城市涉及到10亿以上的人,其消费升级加速影响深远,是根本性的

    一线城市常驻人口在7、8千万,二线城市也加起来是2亿多一点,除此之外的地方是10.9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速都是拐向上的,尤其是最近2、3年。

    所以未来三四线城市崛起的所谓中产阶级,量级要远远高于之前这波崛起的一二线城市的势头。一二线城市这波崛起的中产阶级在2亿人左右,三四线这波是一个梯队,不断有人进入一个消费升级的阶段。

这就是中国经济很重要的特点。大家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经常会有误区,中国经济分析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特殊性:

    第一是,政府对经济的深度参与和极强的掌控力,政府直接下场参与经济和货币创造,其程度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内生性OR外生性?

    这种掌控力使得中国政府具备很重要一个能力:能扛,不要小看这个事情,他能解决最难的事情:时间。

    第二,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几乎在所有产品领域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

    第三,是中国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极大,层次极为丰富,一二三四线差异巨大,这很容易导致生活在一线为主的金融市场人士带来认知偏差。用教科书式的分析往往带来很大的认知偏差,甚至最终结果南辕北辙,例如过去多年对房价的分析和预判、对高铁的预判等。

    消费升级的原因在哪里?第一位的肯定是收入增长

    经济学上有一个S曲线,当人均GDP达到3千到8千美元的时候,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升级会加速。中国去年全国的人均GDP大概是8千多美元。虽然地区差距极大,深圳和广州已经达到2万美元以上,北京上海也达到1万5至2万美元,但是也有大量的城市还是在3千到8千美元,而这部分城市涉及到的人口规模又是极其庞大的。

    从收入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是略高于一二线,但这个还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其处在的收入阶段使得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弹性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在座各位收入提高再翻倍,对消费推动不大,因为已经属于高净值人群,该有的都有了。更广大人群处在有了钱就是买车买房这样一个较为低端的阶段,这部分人群量级很大。

    中国基尼系数趋势下行

    2013年这届政府上台之后,我们的基尼系数是趋势下行的,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这届政府执政思路,也许在十九大以后未来五年大家会有更明确的感知。美国基尼系数是高于我们的,最高是美国,第二是中国,我们大概是0.47,美国是0.48。德国是远远低于我们的,欧洲和日本也远远低于美国和中国。

    三四线城市生育意愿更高

    第二位的是人口。三四线城市生育意愿更高,生育率也更高。去年我们新出生人口出现了久违的反弹,达到了1780万,而过去十几年几乎就在1600万上下一个很窄的区间内浮动。

    除了二胎政策的推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婴儿回升潮。去年我就讲过人口问题,长期来看我们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但是在2016—2020年这个周期有婴儿回升潮,因为85—90年的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再叠加二胎政策,新出生人口就出现了反弹,这对经济是好事。

    三四线人口开始回流

    另外是三四线人口开始回流,最主要是农民工的回流。本地农民工的增速这两年出现了反弹,而外出农民工增速在下降,流向直辖市和省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出现了0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也契合刚才讲到消费升级的一个因素,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过的人群回流,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消费理念会对当地造成影响。

    “地产后效应”

    第三个原因是,三四线地产销售高增长带来的“地产后效应”的推动。三四线地产的高增长现在还在持续,这个影响至少还可以维持未来一年的时间,因为买房之后会有很多后续消费。

    对三四线消费升级加速的原因我做一个总结。

    第一,是基尼系数的下降,一个原因在于过去五年低端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速度高于中端和高端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速度。大家感受很明显,过去几年保姆、农民工工资的增速高于一般白领阶层,而达到一定消费水平之后他们的消费弹性又是最高的。这部分人群之前在一线城市挣的钱只足以在老家村里翻新一下自己房子,但是现在干一年两年之后可以在老家附近的县城或者地级市首付买套房。

    另一个原因是坚持不懈的扶贫政策。这届政府从2013年开始提几大战略,其中扶贫战略是极其重要的、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补短板的一个政策。当时还有接近9500万人没有脱贫,政府计划通过8年时间,使得9500万人实现脱贫。

    这个任务对于中西部的农村县城基层公务员而言几乎是第一重要、压力最大的。大量的公务员需要驻村,可能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周六还要去村里扫大街,这个是普遍现象。2013年到现在已经解决了4500万或者接近5000万人的脱贫,还有4、5千万没有脱贫,这4、5千万的消费弹性就是最强的。

    第二,是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趋缓、回流。一二线城市的挤出效应使得制造业往中西部转移,比如富士康、苹果手机现在的制造主体基本上就在郑州附近。

    第三,就是三四线城市房价稳定。三四线城市这几年平均收入累计增幅已经在50%—60%,房价没怎么上涨,因此房价的购买力得到大幅的提高。其他的基础消费品如家电、汽车,这几年绝对价格也没有上涨,甚至有下跌,消费能力、购买力在不断提高。

    第四,是三四线城市所处阶段是人均GDP刚刚跨越3000—5000的阶段,S曲线效应呈现。

    第五,地产后效应。

    第六,婴儿回升潮,生育意愿更强。

    第七,是最近1、2年发生的,就是去年以来周期性行业(煤、焦、钢、化工、有色)的改善。

    过去的互联网创业、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浪潮,只是惠及到一小部分人,而以国企为主的煤、焦、钢、化工、有色工业企业所涉及到的人口是极其庞大的,粗略估计整个工业部门就业人口接近1亿人。整个工业部门利润的改善,对于涉及人群的收入的边际推动作用是比较大的。国企利润改善体现的是政策和政治的风向,风向惠及的人群更多的是偏中下层的阶层和人群。

    第八,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铁网络、高速网络、机场等等的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渗透率,中部和东部的三四线城市到最近的省会或者一线城市的时间大幅缩短,这个对于消费观念等等的改变都是巨大的。而十几年前农村县城的人去一线城市的频率还是很低的,起码坐火车十几个小时。

    这些重要推动力是否持续取决于收入分配改革是否继续推动、基尼系数是否继续下降。在十九大之前这五年,收入分配改革做的主要是扶贫、补短板,这个政策是没有什么阻力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十九大之后、更难的收入分配改革、税收改革,这个将是三四线消费升级的持续动因。我们的信心源于这届政府的政策倾向就是缩小贫富差距。

    此外未来几年还有几个经济新动力

    全球经济复苏第一位受益的一定是中国

    第一个是全球经济的复苏,数据已经很明显,美国二季度GDP是2.7,已经很高,新兴国家的复苏数据更明显。全球经济复苏,第一位受益的一定是中国。因为中国出口份额占比已经几乎超过二战后其他任何国家曾经达到的最高点,也即当全球这个大蛋糕在复苏时,占比第一位的中国一定是最受益的,进出口增速都在反弹、向上。

    人口质量红利持续

    之前我们讲人口红利拐点已经出现,是从年龄结构来看,而人口质量红利持续的时间我认为更长。我们现在每年大学生招生人数、本科毕业生人数,几乎等于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

    2000年加入世贸之后,我们最需要的低端劳动力成本,当时的人口红利推动了整个中国制造的崛起。现在经济转型,大量产业往最高端挺进,而高素质人口质量的红利还在爆发阶段,至少能持续十年到十五年。我们大学生的成本现在是全球最低的,互联网、制造业的工程师、理科生的成本都是最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6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