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二寅
1241 1

[经济学增长周期理论] 新宏观:无畏稳增长与去杠杆不可兼得这一世界经济难题 [推广有奖]

新宏观创始人,金融周期量化完成人,储备需求推动者。

大师

4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5291 个
通用积分
333.4394
学术水平
939 点
热心指数
897 点
信用等级
788 点
经验
245967 点
帖子
4537
精华
27
在线时间
145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最后登录
2024-5-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7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会议要求:第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点评:年中经济会议首条的关键字是“稳”,共出现8次,即稳字当头,这说明,稳增长压倒一切。

会议的第三条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

这说明,去杠杆要坚定,只是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并非前期想象的稳杠杆。

由上可见,中央经济会议,既要稳增长,又要去杠杆。

根据新宏观经济周期路径理论,债务长周期的增长阶段分为产出增加,物价上涨的复苏期与产出增加,物价下跌的繁荣期;衰退阶段分为产出减少,物价上涨的滞胀期与产出减少,物价下跌的萧条期。其中,增长阶段为加杠杆,衰退阶段为去杠杆,即经济增长是由债务拉动的,去杠杆与稳增长无法兼得。

既要稳增长,又要去杠杆,这意味着经济增长要非债务拉动,或者说,要消除债务长周期,这是世界的经济难题。

美国始于1893年的滞胀在1920年达到高潮,企业失去了利润空间,过剩资本脱实向虚,开始涌向股市,股价飞涨,有通胀的威胁,美联储紧缩,结果股市崩盘,大萧条降临。

1969年滞胀再次光临美国,沃克尔祭出严厉紧缩法宝,1981年联邦利率高达20%1982年出现企业规模倒闭与严重失业,但随后依靠里根的星球大战赤字财政拉出衰退泥潭。

滞胀也光临了90年代的日本,该国央行时紧时松,结果失去了二十年。

中国的钢铁、水泥、煤炭供给侧改革,即限产保价,属于本能性的滞胀,结果上中游产业利润激增,但下游产业利润空间更为狭小,批量倒闭不可避免。

李扬也曾肯定道,中国核心问题在于去杠杆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存在着矛盾。

债务长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地位,那么,债务长周期也将随之而来,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尚未找到摆脱之道,否则,就不会有大萧条、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了,也不会为了赚取货币利润而竞相贬值、提高关税、增加出口补贴、挑起贸易战了,更不会出现老牌衰落与新兴崛起的国家变迁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跟班生,中国的经济学者还没有挑战老师的勇气,更无创新超越的理论准备,而无理论指导的实践很可能是盲目的。

新宏观首先将经济活动划分为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两者同时存在,但方向相反,而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即货币流通是商品生产、交易的信息,更是命令。

建立一个简单的货币循环数学模型,然后分情况讨论:

1、设初始货币M100,储蓄率S0%,法定准备金率D0%,工资月薪制;

那么,这就是简单再循环。

其月度投资、消费、储蓄、法定准备金、贷款数列分别为:

第一月:100100000

第二月:100100000

V月:100100000

可见,该种情形完全消费,无储蓄,但也无债务积累,从而不会有债务长周期。

2、设初始货币M100,储蓄率S20%,法定准备金率D0%,工资月薪制;

那么,这就是等量再循环。

其月度投资、消费、储蓄、法定准备金、贷款数列分别为:

第一月:1008020020

第二月:1008020020

V月:1008020020

可见,该种情形不完全消费,有储蓄,从而有债务积累,最终导致债务长周期。

3、设初始货币M100,储蓄率S20%,法定准备金率D10%,工资月薪制;

那么,这就是衰减再循环。

其月度投资、消费、储蓄、法定准备金、贷款数列分别为:

第一月:1008020218

第二月:9898*0.898*0.298*0.2*0.198*0.2*(1-0.1)

V月:M*(1-S*D)^(V-1)[M*(1-S*D)^(V-1)]*(1-S)

[M*(1-S*D)^(V-1)]*S[M*(1-S*D)^(V-1)]*S*D[M*(1-S*D)^(V-1)]*S*(1-D)

可见,该种情形不完全消费,有储蓄,且还有货币流量漏出,故它不仅有债务长周期;而且还有流动性短周期。

由上可以确定,货币流量为基础货币中扣除法定准备金的部分,M2存量并不流通;货币流速为一月一次,一年十二次。

第三种情形最为符合现实,可以计算出第V月积累的债权存量为:

V月债务存量=20+100*1-0.2*0.1*20+...+[M*(1-S*D)^(V-1)]*S

              =M*[1-(1-S*D)^V]/*D

V月为年末的月度GDP数列为:

M*(1-S*D)^(V-11)......M*(1-S*D)^(V-1)M*(1-S*D)^V

故第V月为年末的年度GDP=M*(1-S*D)^(V-11)*[1+...+(1-S*D)^11]

=M*(1-S*D)^(V-11)*[1-(1-S*D)^12]/(S*D)

因为累积债权存量约等于M2

M2/GDP=V月债务存量/V月为年末的年度GDP

          ={M*[1-(1-S*D)^V]/D}/{M*(1-S*D)^(V-11)*[1-(1-S*D)^12]/(S*D)}

          =[1-(1-S*D)^(V-12)]*S/[(1-S*D)^(V-11)]

S=0.2D=0.1V=300时,M2/GDP=68.45

25年后,累积的债权是当年GDP的近70倍,此时,如果加息1%紧缩,那么债务负担将增加当年GDP70%,企业无法支付利息,只有倒闭破产,失业规模出现,从而陷入严重衰退,即GDP减小,而M2不变,这样M2/GDP比值反而更高,费雪的债务通缩论即支持该判断;如果宽松,那么,累积的债权会去炒作房地产、股票、大宗商品,推高生产生活成本,加剧滞胀,又不得不紧缩。由此可见,传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无论松紧,都失去了效用。

主流经济学家由于没有完整的货币循环思想,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货币流量,却以M2居高不下为由实施紧缩,相当于兽医给病人动手术,结果债务地雷频发,P2P行业崩盘,股市持续暴跌。

而在75日降准后,723日央行开展5020亿一年期MLF,为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长期限的MLF,加上当晚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作用的推动,市场解读为稳增长措施,股市报以三连阳,724日收于2905点。

726日国务院宣布刘鹤任职国企改革小组主任,市场解读为继续去杠杆,股市反转,抹掉24日涨幅,重回2900点以下。

这是市场对宽松稳增长与紧缩去杠杆的截然不同的反应。

新宏观主义指出债务长周期两大根源——央行基础债务商行衍生债务衍生债务于储蓄,行有储蓄就必然将其借出去否则亏本,因此,借贷是果,而非因,针对它的政策属于治标不治本,而要降低储蓄率,就要从增加居民的安全感入手。

信贷借给谁?如何避免宏观坏账?这还是要用宏观货币流工具来分析。

居民收入分为当期消费远期消费净储蓄。其中,远期消费可以在居民内部相互拆借比如房贷,因为房子只住不炒,那么它就增值,偿还就只能依靠就业收入因此,放贷审核要将重点放在可靠的就业收入上。

净储蓄既不能借贷消费,也不能借贷投资,因为两者都是还不上的。它的解决方案,只有价值补偿,储蓄从当前的债权、股权、转化为公共资产物权,央行以铸币税购买其公共产品作为正利息保障,这就是新宏观的储备需求解决方案,它有望消除周期,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100 + 100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唯真唯实
沙发
张二寅 发表于 2019-7-27 22:4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废除这些债务,连周期都无法循环,只能长期滞胀。高物价,高债务,负利润。产业外移,被新兴经济体一一超越。去产能去债务,导致滞胀与萧条,但过后就是复苏与繁荣。英美欧日的经济史说明了这点。严厉去债务,典型为上世纪滞胀后的美国,温和去债务,典型为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结果美国更快复苏。党先生主张的完全不去债务,当然摆脱周期了,因为长期陷入滞胀无法自拔。债务持续累积结果为拉美化,拉美的债务为外债,去不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4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