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朝时,清廷接纳了诸多明末官员投清,或命其担任原职,或委以新职,其中,操守不堪之人也混入了新朝官僚队伍。同时,由于清朝忙于镇压南明,清廷无法腾出主要精力抓吏治,贪官污吏无法得到及时惩治。因此,虽然顺治朝时清廷曾整顿吏治,但吏治并无根本改观,彼时“积弊难除,颓风犹煽,有司则贪婪成习”。康熙作为康乾盛世的开启者,其在用人上有自己的特点。康熙亲政后,开始大力整顿吏治。
选官用人 首推德行
在康熙看来,“从来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即若要改善民生、实现大治,首先要整顿吏治。而整顿吏治,首要之务在于选贤用人。在选贤用人上,康熙认为官员操守和德行最为重要,他认为:“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即用人以德为先,有才无德者不可用。同时,康熙认为:“天下官有才者不少,操守清谨者不多见”,认为有德之人更难寻到。
康熙推崇以德为先,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有助于培育清廉之风。康熙认为官吏有德,则“持身清正、表率下僚”,选拔有德官僚并委以重任,可以起到“上率下效”的作用,进而消弭贪腐之风,培育清廉之风。二是有助于地方稳定。康熙认为“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有操守之人,在地方有声望,且少有害民之举,有助于地方稳定。因此,康熙在提拔江苏巡抚宋荦时提到其“操守好、不生事”,即操守好的人管理地方不易新生矛盾。同时,康熙认为有才无德者“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有才无德之人,若不修德,之后终究会把才学用在邪道上。三是有助于革除积弊。康熙提拔直隶守道邵嗣尧为学政,尽管邵嗣尧“于烦剧之事未见其长”,即他并不善于处理具体事务,但依然提拔了他,原因便是他有操守,康熙认为他“必能秉公校士、革除积弊”,即有德的人更能秉持公正,真正革除弊端。
有德乏才 亦生弊端
康熙中前期,由于康熙践行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达到了“广厉风节,群士幕效,吏治丕变”的效果,政风得到澄清,逐步实现了大治。但康熙过于强调德而忽视强调才,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一是有德乏才之人不能高效处理政务。康熙曾批评部分清官不能高效处理政务:“积年累月,概不完结,似此清官,亦何裨于国事乎?”康熙认为有德乏才之人造成政务积压,影响到施政效能。康熙曾批评操守较优的侍郎达哈:“近见尔衙门事务,弊端尚多,旗下人不无怨言。若但守己廉洁,而于凡事不能勉力肃清,究竟何益?”认为有德无才,于政务也是无益。
二是有德乏才之人不能维持地方稳定。康熙四十年,朝廷曾推荐道员施世纶担任湖南按察使,但康熙认为施世纶不适合负责监察工作,原因便是“其操守果廉,但遇事偏执,百姓与生员讼,彼必庇护百姓。生员与缙绅讼,彼必庇护生员。夫处事唯求得中,岂可偏私”。康熙认为施世纶虽然有德,但他有时认为自己是秉公办事,但实际上造成了新的不公,无助于地方稳定。此外,康熙曾批评某位巡抚不知处理关系:“今以己为清官,独市饼饵而食,兵丁赏赉不及,岂合于理?”认为他不谙人情,不知抚恤各方,也是无助于治理。康熙朝官员张伯行以清廉刚直闻名,康熙评价他“操守为天下第一”,但仅有德行是无法处理好政务的。张伯行初任巡抚之时,在移风易俗上确有成绩,但康熙五十四年康熙批评张伯行:“绌于才力,张弛失宜,反致渐生事端,扰累民生,地方盈宁之状,迥不如前。”在康熙眼中,地方稳定无事是最重要的。
因此,康熙在康熙中后期开始强调官员的才干,注重德才兼备。但总体而言,康熙用人是以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不用,如康熙朝吏部文选司郎中刘始恢有才但“声名颇劣,可令休致”;有德乏才之人酌情用之,如吏部文选司郎中宋文运“才虽平常,而操守声名甚好,朕不次擢用洊升刑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