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隋广义是佛学和道学的集大成者,悟道多年,早已到达一般人到不了的境界。但一般人悟道修心多年,仍然不得志,隋广义认为这是方法不对。
很多人认为,在大环境下,人很容易被各种外界因素诱惑,变得浮躁心怀杂念,但是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无法去除, 身心的修炼就要“与天与地与自我斗”,但在隋广义看来,修心不是与自己斗,更不会与他人斗,这是很自然平和的过程。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被社会大环境在影响,在渗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这些都是后天生成的“妄心”。这妄心的表现形式就是“念念相续”。所以说修心必然是修去妄心,因为真心是空的——是本自现成,不假修成的。如果站在道的位置,修便成了有而不执,过而不留——道与一切思想、物质是并存的,也是绝对独立的。
隋广义介绍道:佛教有一种修行方法,叫作观心法,即是在空闲时以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包容的“观察”自己心中生起的任何念头与情绪。要点是不参与不入戏。观心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一,普通人妄念情绪此起彼伏而不觉二,觉妄念情绪此起彼伏三,初伏妄念,得轻安少欲四,忽然一念不生,以为大觉五,一念回机得悟不生不灭六,仍以观心体会不生不灭七,妄念自妄念,不生不灭自不生不灭,两者如虚空与尘,泾渭分明相安无事。
修心有三步,一是始觉,从凡夫俗子的不觉开始。到开始修道,当心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观心时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念头乱七八糟,此生彼灭。这叫始觉。二是认识三际托空。三际托空即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中间的空隙,叫空境。第三步,是悟得不生不灭的自性,不思善不思恶,内心中没有丝毫杂念的状态,多是我们有意识造作出来的“空灵境界”。我们修行透破这个境界的时候,只不过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又是万难万难的。而流连于这个境界,无知无觉或以此为大道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隋广义看来,现代人难以修心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当前社会诱惑多,人心复杂,使人无法放下杂念,抛弃七情六欲,若能做到这些,离修心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