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0

[生活百科] 华北雾霾为什么这么大(二)?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5粉丝

理财咨询专家

院士

7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892 个
通用积分
206.2702
学术水平
259 点
热心指数
279 点
信用等级
196 点
经验
59322 点
帖子
223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8-7
最后登录
2023-4-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不动的气


除了地形造成的大气流动不畅以外,华北城市自身导致的气流影响也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北京大学刘树华等引用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成果,自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冷空气过境次数减少,强度总体偏弱,平均风速减小,小风和静风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形成了所谓的静稳天气,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一闭眼一睁眼怎么就不一样了...


形成这种静稳天气的原因有很多,每一条都和华北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有关系。


首先,是京津冀城市群快速发展,大量建筑物拔地而起。虽然这些建筑最高也不过数百米高,无法影响大气对流层高空的气流流动,但是对于建筑高度以下的人类活动区域风力是有影响的。过多的高楼会与过境的大风形成阻碍和摩擦,使风速明显降低。再加上西北部山地的阻拦,大气污染物就更加难以扩散了。


越来越大的北京

数十年后华北北端将完全城市化?....


秋冬季节的华北平原还容易形成气象上的逆温现象。


正常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就越低,靠近地面的空气最为温暖,密度较低,倾向于向上扩散,和上层的冷空气形成对流。但在秋冬季节,冷空气过境后,由于地面的辐射冷却作用,近地的空气出现了反常的低温,密度较高,无法和上层的空气进行交换。而雾霾就伴随着这些冷空气长期停留在近地面,笼罩着人类的生活区域,让污染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被反复放大。


这个烟是不是有点怪


在这两种宏观的气象现象背后,还有一种污染自我强化的微气候现象也在京津冀城市圈形成了,也就是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形成的大气稳定区域。


悬浮颗粒物颜色较深,能够大量吸收来自阳光的辐射能并升温,在城市污染区域形成一个稳定的边界层。就像是农业大棚一样,罩住下层的空气和污染物,加剧其堆积,强化雾霾的稳定度。


要打破这些大气自主形成的污染物封闭层,一场降水会是很好的方法。然而华北似乎最缺的就是降水了,去年一个漫长的冬天全国普降大雪,北京也成功被绕过。(后来被证明下了一点点……)


啊,需要一场雪


降水的两大必要条件是暖湿气流和干冷空气,两者相交汇的地方,暖湿气流里的水汽就会被冷空气冷凝成水珠,进而产生降水。有一种气流单方面控制局面,就不会产生降水。近年来,中国北方入冬以后经常快速被乌拉尔山、北太平洋形成的高压带冷空气控制,来自黄渤海洋面上的水汽无法北上,也就导致了降雨降雪的稀缺。


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一个金钟罩,阻挡了云团(其实就是暖湿气流的招牌)靠近城市,就把降水全挤到周边地区去了。所以在北京缺降水的这些年里,张家口和延庆的居民倒是没有怎么抱怨这事。


不要紧张,是华氏度


从工业和取暖排放的污染物,到华北特殊的准盆地地形,再到糟糕的大气情况,所有因素共同结合,导致了华北令人心碎的雾霾。


大家还是出行少开车,家庭早早改装天然气,再求个雨看看有没有效果吧。但是首先,一定要买一副好口罩。


雾霾天在家里避霾

是谁养活了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今天终于将网络营销课程里建站与搜索引擎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