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3日 08:30:49 来源:新华网综合
上海证券报消息,昨日偶然在某外国主流财经网站读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中国地产股出现投资机会”。不经意间,突然有股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再到谷歌一搜,果不其然,就在大约两周前,就在同样的网站,刊出过一篇非常类似的报道,题目是“中国地产类股出现逢低买进机会”。
中国政府出手调控楼市,应该算是过去两个月来中国股市最大的新闻之一。在一道道“金牌”的轮番打压下,不管是A股还是H股的房地产股都屡见新低。在上述第一篇建议“抄底”的稿件发表后的这两周,地产股并没有明显的起色,一些个股甚至又跌了近10%。
首先声明,举上面的例子并无任何攻击记者或是相关媒体的意思,纯粹是就事论事,毕竟,大家同样都算是“圈中人”。做个简单的设想,如果真有投资人因为看到上述报道在两周前买了房地产股,那么他的账面浮亏甚至可能达到10%左右。
但问题在于,能不能依据类似的案例就下结论:财经媒体不可信?就像这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在指责那些“名嘴”的同时,也对媒体未能及时发出危机预警颇有微词。
平心而论,财经媒体只是传媒的一种,顾名思义,传媒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财经记者本身并不是分析师或是专家,尽管也有很多有经验的记者能进入业内专家的行列,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财经媒体只是以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分析师、业内人士或是经济学家的观点。
所以,很多时候在外界看来报道的准确性,直接与信息源的判断准确与否挂钩,受访者的专业素质甚至是政治立场,都可能让报道不够准确,或是带上某种倾向性。
举个例子,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上周批评说,华尔街大谈复苏,是为了刺激股市,好赚更多的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记者们引述那些华尔街专家们的观点,无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人。
再比如,上周新上任的日本财相菅直人大谈日元应该再贬多一些,副首相出身的菅直人当然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但他带有政治倾向性的言论经过媒体报道后,却在金融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所以,很多时候,财经媒体只能尽可能全面地传递各种不同的观点,以免落入片面报道甚至是成为特殊利益群体“传声筒”的窠臼。但这又可能让报道陷入没有立场或是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迫于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有的时候财经媒体可能会通过突出处理甚至略带夸大一些观点,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利器”,当然是制作出彩的标题,于是便有了“标题党”一说。而一些更为客观(以看空言论居多)的分析或观点,往往会被弱化处理,隐藏在内文的某个角落,有待用心的读者去发掘。
对那些基于财经媒体报道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留有一份谨慎总是没错的。(记者 朱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