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年。
A.1984 B.1991 C.1997 D.2008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主张,被称为( )。
A.白板说 B.从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4.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A.教育功能 B.教育价值取向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法
5.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6.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负责,自己规划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这种组织形式( )。
A.导生制 B.设计教学法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7.选用某种测验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 )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9.(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A.教师威信 B.教师效能感 C.教学反思 D.职业承诺
10.“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指观察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直接性 D.全面性
11.根据设计图想像未来家的样子是( )。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 C.无意想像 D.空想
12.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 )。
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13.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识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4. 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1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17.( )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A.董仲舒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
1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需要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19.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2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21.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
A.正面教育影响 B.高速度、高难度
C.平行教育影响 D.最优化
2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2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24.“舌尖效应”描述的是人在记忆信息( )。
A.登记 B.编码 C.储存 D.提取
25.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A.反省 B.建构 C.顿悟 D.反射
26.列情况属于学习的是( )。
A.小张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B.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C.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D.小明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27.操作性条件反射是( )提出的。
A.华生 B.桑代克 C.班杜拉 D.斯金纳
2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9.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
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B.闭合性操作技能和开放性操作技能
C.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D.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3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反思与发展”领域的基本要求包括( )。
A.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B.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C.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D.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32.下列属于师德规范的有( )。
A.爱国守法 B.舍己救人 C.终身学习 D.爱岗敬业
33.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特点是( )。
A.流畅性好 B.流畅性差 C.变通性好 D.变通性差
34.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A.思想品德课 B.其他学科教学 C.班会 D.课外活动
35.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流畅性 B.单一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36.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37.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38.注意的转移即注意的分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40.简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十分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视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说来,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
分析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4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们对某学校几个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老师,虚报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一定优于另外80%的学生。8个月后,他们再次对学生全体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20%的学生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请阐述你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汲取的教育智慧,并谈谈这些教育智慧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4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
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
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題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
问题:请分析该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