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均GNI3000美元之前的居民消费率都呈下降趋势
在选择的世界l2个主要国家中,虽然各国达到人均GNI3000美元的时间相差很大,而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也互不相同,但普遍来说,人均GNI3000美元之前的居民消费串都呈下降趋势。
发展中国家选了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和俄罗斯六个国家,除俄罗斯起伏波动较大外,其他国家均呈下降趋势。从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之前的1)年来看(各国从1979年有完整的数据),韩国从72.8%降为51.5%,新加坡从62.5%降为54.9%,泰国从63.8%降为54.3%,马来西亚从55%降为48.3%,巴西从70%降为59.3%。
发达国家由于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的时间较早,之前只有几年的居民消费率数据。在选择的六个发达国家中,只有法国的趋势略微不同,其他五个国家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之前居民消费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
(二)人均GNI3000美元时的居民消费率普遍较低
在选择的12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在人均GNI3000美元之前五年的平均居民消费率高于当年水平。有7个国家在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五年的平均居民消费串高于当年水平。有6个国家在之前及之后五年的平均消费率都高于当年水平。这说明,人均GNI3000美元时,主要国家居民消费率水平较低。
(三)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率有升有降
从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巴西五个国家来看,在人均GNI达到GDP3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率继续下降的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在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时期居民消费串做为拐点,之后继续上升的国家有3个,其中,韩国是稳中有升,泰国和巴西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均稳步上升
发达国家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居民消费率均呈上升趋势,从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的年份,美国2007年上升到70.6%,日本2007年上升到57.1%,英国2004年上升到63.1%,德国2004年上升到56.7%,法国2007年上升到56.7%,澳大利亚2007年上升到56%。
人均GNI3000美元时我国居民消费特点
(一)我国居民消费下降趋势符合国际规律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原来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速经济增长,由于出口的下降而明显减缓,一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的居民消费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52年的65.4%一路下滑到2008年的35.3%,这种趋势是否正常呢?从国际比较来看,它不是我国所独有的,本文前面的分析已经证明在人均GNI3000美元时世界主要国家都是这种趋势,尤其是在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之前,世界主要国家居民消费率都是下降趋势。之所以我国的居民消费串目前引起格外的关注,一是因为在当前这种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人们期望居民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
(二)居民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虽然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特别,但消费水平在世界上确是很低的。在选中的12个国家中,在人均GNI3000美元的年份,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比最高的美国低26.6个百分点,比最低的马来西亚也低13个百分点。2006年,世界平均居民消费率为60.7%,比我国高27.3个百分点。在有数据的150个国家排序中,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宰倒数第l0位。
(三)居民消费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从所选的12个国家来看,居民消费率较低的水平一般围绕在人均GNI3000美元左右的年份,即使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在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的若干年份还继续下降,但其最低水平也高于50%。其他的9个国家在人均GNI3000美元之后,居民消费率均呈上升态势。所以,从国际比较来看,近年的超低水平应基本上是谷底,继续下降的空间不是太大。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原因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
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分配率是一个主要指标,分配率是指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发达国家此项指标所占比重都很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配率基本接近60%。我国的分配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低于大多发达国家。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劳动者报酬中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78年为15.6%,1995年降为13.3%,2007进一步下降到11%。
从另一个角度也能说明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政府消费率是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消费支出中工资和津贴是主要组成部分。在人均GNI3000美元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消费串偏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在18%左右,巴西、俄罗斯了也在17%左右,我国只有13.3%。
(二)长期忽视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对居民消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重视不够。2008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为43.5%,均高于在人均GNI3000美元时其他国家的水平。当时最低的美国资本形成率只有19.2%,比我国低24.3个百分点。巴西、俄罗斯也基本在20%左右,均远远低于我国的水平。
从出口来看,在人均GNI3000美元时,我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也保持较高的水平。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19.7%,仅次于韩国。当然,我国人均GNI达到3000美元的时间比其他国家晚很多,正处于世界贸易十分活跃、全球化程度很高的时期,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但这不只是客观因素,与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政策引导是密切相关的。
(三)居民负担重,社会保障水平低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较高的。2007年,我国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99%,在选择的国家中仅次于美国。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高价位的药品,高额的医疗服务费使居民家庭的医疗支出加大,看病已成为居民的沉重负担。近几年,住房、教育等的高额支出,也大大增加了居民的生活负担。而同时,社会保障水平又较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很低的。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仅为10.61%,而最高的德国2006年达到56.7%,法国达到42.1%,美国达到35.24%。支出高、保障低,直接导致了居民紧缩消费、加大储蓄的力度。
当然,在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所以他们对于已失去劳动力的老弱群体给予了较为充足的照顾。而我国,因为还不富裕,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保证维持基本的生存与温饱,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几点建议
(一)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让劳动者所得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现阶段的中国,尤其是要解决农民、农民工及城市工薪者的待遇过低问题,使劳动者的整体工资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二)高度重视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调整存在多种可能性,而最好的情况是美国储蓄串和中国居民消费双双上升。对于中国来说,最优选择是扩大居民消费,这将直接拉动内需并降低总储蓄率。在出口受阻,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越发的突出。应抓住时机,采取多种措施,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也是居民放心消费的保证。因此,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使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放心消费。
作者: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郑泽香 来源:《中国统计》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