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096001
1227 0

[休闲其它] 朝鲜日报20100212塞尔文__不听别人忠告的韩国人 [推广有奖]

  • 3关注
  • 58粉丝

院士

7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6680 个
通用积分
12.5767
学术水平
127 点
热心指数
166 点
信用等级
72 点
经验
226673 点
帖子
334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1
最后登录
2019-4-2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海外时论]不听别人忠告的韩国人

朝鲜日报
/撰稿=安德鲁-塞尔文 (2010.02.12 11:51)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0/02/12/20100212000013.html


朝鮮日報20100212塞爾文__不聽別人忠告的韓國人.jpg


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办离婚手续。他最近去找一个熟人讨论家庭琐事,结果非常生气地回来。那个人告诉他在离婚程序上需要知道的重要事项,但他自己的律师到现在从未提到过这些。他质问律师称:“为什么一直没有告诉我这些?”律师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你没问啊。”

几年前曾采访过韩国第一位外国行长——第一银行行长Wilfred HorieHorie当时将总行的经营小组维持在小规模,同时雇用一级顾问接受咨询。咨询内容全都付诸于实践。有一次,Horie同另一家韩国商业银行行长说起这个事后,对方大吃一惊。对方表示:“我们也雇用了同样的顾问,但从未将咨询内容付诸于实践。”

笔者有一个在韩国办宣传公司的朋友。他要面对韩国顾客和外国顾客。外国顾客中不乏重量级投资者。他们都是首席执行官(CEO)级人士,亲自查看笔者朋友的报告。但韩国顾客则不同,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营企业,虽然也是交钱委托办事,但来查看报告的时候几乎没有派过高层干部。

几个月前,一个地方政府邀请我同另外几位专家就国际问题提供咨询。韩国中央部门公务员、驻韩外交官、生活在韩国的知名外国人、外国学者等一同前往。对方用丰盛的午餐款待了我们。接下来的第一个环节是中央部门公务员发表演讲。其次是外交官。但外交官站到演讲台上的时候,台下前两排的座位已经空了。坐在这些座位上的地方政府高层公务员多半已经悄悄离开了。

几年前,一家跨国市场营销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应韩国重量级政客的邀请前往韩国。邀请他的目的是想向他请教如何打造“观光韩国”的品牌。这名CEO准备好资料来到韩国。但就在他讲述的时候,邀请他来的政客却打着呼噜睡着了。

我妻子在伦敦学习了两年的料理和红酒。回到韩国以后,她针对食品公司就红酒目录、饮食趋势、市场营销等各种主题提供咨询服务。虽然针对顾客事业提供核心主题的咨询服务,但她只收取微薄的咨询费,这一点我很难理解。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收取咨询费,只请一顿饭。

笔者想说的是,在韩国,不信任、不尊敬、也不重视“专家的忠告”。至今为止,韩国经济一直以产业界和政府的紧密勾结为基础发展。由于韩国属于低度信任社会(low trust society),所以“人际关系”发挥着维持团结的粘合剂作用。

结果,专家的建议变得不那么重要。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只信任内部建议。虽然外部建议在勾勒大框架时实很重要,但实际上只是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才加以利用。因此,外部专家也并不勾勒出大框架,只是单纯地反映顾客的要求。就像负责我朋友离婚案的律师一样。或者像宣传公司的朋友那样,不是扮演着顾客的“头脑”,而只做单纯的“手脚”。

轻视外部忠告的作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从法律问题到会计审查系统的失败,可能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严重损害。如果能让会计公司说出真相并侧耳倾听,原本可以避免的经济灾难数不胜数。如果让法律专家说实话并铭记在心,那么可以节约很多不必支付的社会、政治费用。

笔者
|安德鲁-塞尔文系《泰晤士报》驻首尔特派记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朝鲜日报 塞尔文 韩国人 Wilfred Chinese 朝鲜日报 家庭琐事 离婚手续 安德鲁 离婚程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