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ararox
5533 10

[行为经济学] [讨论][分享]学习能否有效消除偏异?(含论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粉丝

行为经济学居士

教授

8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70264 个
通用积分
0.3659
学术水平
26 点
热心指数
23 点
信用等级
3 点
经验
3094 点
帖子
488
精华
6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5
最后登录
2017-3-1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个问题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也很难简单的凭直观感觉给出答案。

现在学界的普遍看法大概是不支持的,倾向于保守。

这个问题也是和Overconfident紧密相连系的。

这里我给出两篇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以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文章题目后面的大括号内是被引用次数。)

Einhorn, H. and R. Hogarth (1978). “Confidence in Judgment: Persistence of the Illusion of Valid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85(5): 395-416.

Kahneman, D. and D. Lovallo (1993). “Timid choices and bold forecast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isk taking.”
Management Science 39(1): 17-31.

41438.pdf (1.51 MB)

41439.pdf (1.64 MB, 需要: 1 个论坛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7 14:11: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psychologic perspective persistence persistenc Management 分享 讨论 论文 学习 消除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进入我的小店:
沙发
缺氧绿叶 发表于 2006-7-10 04: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既然是心理偏差也就是说学习不能消除。如果今天投资者对某种事件犯了某种心理偏差,经过学习也许能了解自己的错误,并且以后出现同一事件时不会再犯,但是对于不同的事件,他还是会犯原来的那种心理偏差的。

使用道具

藤椅
Pararox 发表于 2006-7-11 15: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认为,楼上的思路应该是对的。

补充一点,你说“...经过学习也许能了解自己的错误,并且以后出现同一事件时不会再犯,但是对于不同的事件,他还是会犯原来的那种心理偏差的。”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关于什么是所谓“同一事件”的问题。我们知道,人类的学习有一点特殊性就是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人们也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能力到底有多大呢?人和人是不同的,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认知问题。这种认知问题将会直接导致过度自信的出现。

对于学习的作用问题,我倾向于先将错误用解构法归类,然后分类讨论,再总结出一般规律。

目前我正在进一步研究相关的问题,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进入我的小店:

使用道具

板凳
jqp 发表于 2006-7-15 02: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学习的本质。

从学习博弈的观点看,学习的本质是:第一,重复博弈;第二,形成共同知识

2、共同知识的本质。

共同知识的特点,第一,有限理性;第二,演进。合起来,就构成对绝对理性的一种趋近。即以绝对理性为极限的趋近过程。

3、行为经济学中共同知识的位置。

在行为经济学中,共同知识存在于记忆中,记忆存在于FRAME(框架)中。从晚近的心理学观点解释,记忆是对经验的编码,使经验形成结构。经过编码的经验,介于当下经验和绝对理性之间,是有限理性的。

4、选择(决策)的过程

选择=当下体验+记忆

显然,学习只能作用于记忆框架,却不能作用于当下体验。因为当下体验反映了客体与主体相对性的一面,它是学习所不及的。

5、初步结论

第一, 学习可以使人形成共同知识,且使共同知识越来越趋向于理性(不排除经历过于特殊的人,即使学习,仍可能形成偏异的认知结构)

第二, 当下情境是理性所不及的,人的意向性也是相对的,因此对当下情境的反应(体验)具有理性所不包含的异质性,相对性和差异性。

第三, 正是情境与意向性在当下的相对性,使学习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偏异,虽然学习可以增加对偏异的理性校正机会。

最后顺带说一句,什么是人们面对的“同一件事情”,人们在历时中跨入的,既是同一条河流(就事物普遍性和重复博弈学习形成的共同知识而言),又不是同一条河流(就事物特殊性和个人知识的当下性而言),后者是偏异的根本原因,它内生于事物本体。

使用道具

报纸
Pararox 发表于 2006-7-15 12: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qp兄给了我们一个较为体系化的对于本分析框架,在此表示感谢!

站在基本同意的立场上,我想再请教jqp:

我更为关心的是:每个个体的当下情境和其本身的意向性的组合是否是完全随机的,类似于心理暗示是否完全不会改变客观事件的发生概率呢?我倾向于会!通俗一些,有时人的预见能力可能并且可以成功的控制未来事件的走向。这种情况下,是否学习的意义更加明显?套用你的分析框架,如果上述情况存在,该作何解释?

另外,我还是十分关心个体的当下情境和其本身的意向性的组合的个体特性与差异。这种差异的分布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值得研究,如果是的话,从何处入手呢?说实话,相比较为难弄的分布,我对较为好弄的值域(Range)有更大的兴趣。换句话说,如果是纯随机的组合,那么随机的张力到底有多大?偶然中是否也同样孕育着必然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10:39:08编辑过]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进入我的小店:

使用道具

地板
jqp 发表于 2006-7-16 02: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被你打中要害了

我理解你的意思是说,将学习内生于意向性中的情形

我试着解释如下:

第一,内置学习的意向性,近于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不同于主观意志,是主客观的统一

第二,意向性和自由意志,虽然都是实践性的,都是以感性界面面向世界的,但二者区别在于,自由意志不光具有感性和实践性,而且一定具有普遍性于自身之内,因此具有客观性.而意向性既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这是康德式的解释.如果此说成立,则当下的意向性选择,仍可能包含必然性于自身之内.此种意向性,不过是自由意志的当下实践性出口.具体到你说的问题,某些人对未来的控制力强,可能正是通过学习,克服了自身的主观性的结果.当然,自由意志是一绝对理性概念,修正的说法,应是有限的自由意志(对应有限理性).

第三,如果按照柏格森的说法,配合以柏拉图的理念说,则较合你的理论.柏拉图认为回忆是对上界的记忆,则学习只能是生而知之(对应康德的先验,李泽厚的积淀),实质上,是将认识过程取消(我谈学习是从认识论角度说的),或者说把学习当作自发过程.这样一来,自由意志与意向性差不多就混为一体了,柏格森强调意向之流即差异之流,意在将异质性绝对化,将普遍性当作特殊性的特例,将同质性当作异质性的特例,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未尝不可以说学习消除偏异.只是这里的偏异是外在于主体的.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规,尼采说的超人,当属此例.

不过,就常理来说,越学习,越自由;越不学习,越不自由.每个个体,只要有成长历史,当下情境的意向,就不可能是完全随机的.就要受共同知识的影响.纯粹个人知识如果建立在排斥共同知识基础上,就反而会不自由.

还没有更仔细地想,想到哪说到哪

使用道具

7
Pararox 发表于 2006-7-16 11: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内生于意向性,这个总结十分精当。

1、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我也认为在这里也是无法绕过的。我从量子物理的角度曾经探究过所谓Free Will的客观存在性,但不幸的是,就连这门最“硬”的学科依然不能彻底证明其存在,反到是很多证据都倾向于其不存在。看来是我们自大的人类在此反省的时候了。Penrose,Ruelle等当代大师们也都对此问题做了探讨,学界的主流看法是由于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的制约以及算法的有限性(复杂性),预言者悖论并不成立,因此,我们并不能控制未来。有点扯远了,但是我的困惑是:不能控制是否意味着同样不能影响呢?如果可以影响,那么程度如何?如果由于程度太小以至于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话,原来的逻辑是否会更加严密?但是又怎样证明呢?

2、由于上一个问题尚未弄清楚,故而难以进入自由意志与你所谓的“意向性”的关系的讨论。

3、关于你对共同知识的强调,我举一个稍显幼稚的例子:

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掉进井里,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对井格外小心,再也没有掉进过。但不想着沾沾自喜的他却由于大意而掉进了一个井口被乱草遮住看不清的井里。自此,此人再也不敢走入乱草中。

我的问题是,一直未与他人发生博弈关系的上述案例中,如何体现共同知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11:15:43编辑过]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进入我的小店:

使用道具

8
jqp 发表于 2006-7-17 12: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控制未来,这是决定论。现代主流越来越倾向于非决定论。大背景是因为信息的重要性上升,相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权重在加大;而从主体方面看,要求有一种更强调相对性的自由理论作为支持(所以不难理解伯林和施特劳斯看涨,卢梭看跌)。非决定论强调自由意志,落在行为经济学上,就是强调选择。“选择”一定是说,存在可学习、可知的理性“同类项”(共同知识)之外的不确定因素,由主体依靠意向性来自由裁量。算法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自由意志的问题。实质的问题(对于物理学来说)是,T不等于-T,这样包括相对论在内的决定论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无法成立。这个命题与芝诺的命题是等价的。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发挥得很精彩。这是就问题的根本性的方面来说的。

2、影响则又当别论,它只是部分控制。给未知领域留下了空间。至于证明,有多种方法。最抽象的是数学思想,可以用极限的模型思考:将完全的自由意志和完全的理性,都当作极限;设定条件,让有限的自由意志或有限理性作为无限趋近极限的函数;在微积分中,将常数C作为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为此还需要对现有可导的概念进行拓展,也就是说把它当作一个特例),进行可逆运算。只要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数学模型,正是行为经济学卡尼曼相对价值模型,演进博弈论,演进制度经济学,学习理论等前沿的共同内核。你所说的程度,在这里无非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比重。以重复博弈演进学习理论为例,如果博弈次数为零,则共同知识为零,则完全非决定;如果是有限重复博弈,则共同知识一定,它与当下知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事件(其中又有不确定性从小到大的各种过渡情形,共同知识越大,影响越大);如果重复博弈趋于无穷大,则近于完全决定。其中只有有限重复博弈是现实的,前后两种极端,只是一种思维抽象。你所谓控制,我理解主要是指极限的情况,是指决定论意义上的决定,而非控制论意义上的控制。

3、你举的故事很有意思,好象证伪了一直未与他人发生博弈关系的案例中共同知识的可能,我想这是博弈论自身的问题。博弈论在这里出洋相是因为,它只是在主体范围设定问题。但主体之间互动,并不能涵盖问题的全部。如果跳出博弈论看博弈论,就可以注意到,共同知识除了认知形式,还有实质内容。用波普尔的话说,前者(以人脑为前提条件的知识)存在于思维之中,是第二世界;后者(“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所涉知识)位于第三世界(或叫世界三)。就你举的案例,那个人显然在用归纳法形成知识,但知识所涉及内容(一定条件下,人会掉井里),不依人的思维为转移。他的知识的“共同”程度,是以知识所反映意义的普遍程度为客观依据的。所以这里“共同知识”的“共同”,客观上等价于“普遍”或“理性”。而“普遍”或“理性”知识,不一定非在与人的博弈中形成。这个案例的真实模型,可以是一个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的认知模型:第一,当事人的选择结构,由感性选择(经验或直觉)和理性选择(理性)构成;第二,理性的形成,是归纳而非演绎,是演进式学习的;第三,演进学习的心理模式,是在回忆中形成FRAME(对当下经验进行编码),在此例中,他积累了直接掉井里和乱草条件下掉井里两种经验,并上升到低级复杂条件下(凡乱草如何如何)的行为规则,但显然没有上升到绝对理性(任何条件下回避落井的规律),因此不排除再次落井如被人推下去,下雨滑进去,骑车撞在石头上改变方向掉下去等等的可能。第四,根据他的选择结构,遇事时,为了节省心智成本,他会走捷径,利用直觉进行判断:一定是由当下情境加上记忆框架,形成一个有限理性计算,并以直觉的方式做出反应。假设他的记忆结构没有归纳到形成严密逻辑的程度,不排除他的个人有限理性知识(共同知识在博弈人数为一时的特例)无法对其它不确定条件做出的正确反应。

使用道具

9
Pararox 发表于 2006-7-17 14: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感谢jqp兄对以上3点作的精彩诠释,受益匪浅。用重复博弈和知识的演进来解释这个比重问题的确是人信服。对共同知识的概念扩展也加强了它的适用性和逻辑前提,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就是:“共同知识”的“共同”,客观上等价于“普遍”或“理性”。而“普遍”或“理性”知识,不一定非在与人的博弈中形成。

欢迎别的网友也能积极参与讨论!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进入我的小店:

使用道具

10
yuichin311 发表于 2006-8-1 19: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冒昧打扰,刚好看到有关学习偏误的这个讨论区,因为我现在也在做过度自信是否是来自天生或后天经验养成的这个议题….然后我遇到了一些困难,请各位高手可以帮我看看吗??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2270-1-1.html&page=1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