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15131118157
650 1

[其他探讨] 典型论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博士生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 个
通用积分
4.028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453 点
帖子
12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7-16
最后登录
2020-3-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人我国,但真正的讨论和应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我们主要从苏联移植了典型理论,当时认为典型性就是阶级性,典型人物便是将某个阶级的共同特征集中于一个典型人物身上。这种“阶级论典型”说明显地带有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的倾向。
接着出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这种见解开始重视个性因素,对于纠正上述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类型化、概念化倾向有一定作用,但仍未能把握典型的特征。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事物的最一般属性看作典型的本质,并不能把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区别开来,而且把一个活鲜鲜的艺术生命整体——典型,机械地划分这是个性、那是共性,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阴影。
出于对“阶级论典型”说和“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怀疑,有人提出了“共名”说。认为典型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它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仿效的榜样,是人物塑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的标志。此说在研究方法上别开生面,不是就典型本身论典型,而是企图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上去判定是否是典型,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共名”说对典型的本质缺乏必要的理论概括,不易为人把握,仅以是否广泛流传作为判定典型的标准,也未见周密,仅从普遍性判定典型也容易回到类型说老路上去。
于是又有人寻找新途径,提出了“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此说认为对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能仅作静止、抽象的理解,而应深入到比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范畴更深的层次中,即放到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范畴上来考察。典型之所以具有个性体现共性的特点,其实质正在于在偶然的现象中体现必然性的本质或规律。
这里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透视典型,在解释典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方面是比“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前进了一步,但“必然与偶然”,仍然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仍不足以揭示典型的本质。
“文化大革命”后,由于人们对过去政治化、公式化文艺的反感,所以第一个出现的新观点便是“个性出典型”。虽然对消除“四人帮”的反动影响有一定作用,但这个观点从理论上看不过是跳到另一极上来反对这一极。思路上总是在共性与个性两极之间徘徊,并未跳出“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以“中介一特殊”说,打破了典型研究的困境。此说认为,哲学为了便于解释复杂的事物,往往使用三个概念:个别、特殊、一般。“特殊”是个别与一般的中间环节,又叫“中介”,典型就是这个“中介”。典型包含有个别的因素,但又不是个别;典型包含有普遍的因素,但又不是普遍;它是处于个别与一般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逻辑范畴的“特殊”揭示了典型的深层本质:典型即“特殊”。“特殊”对个别而言是本质,对本质而言又是现象;个别对一般而言是远离本质的现象, “特殊”较之于个别对一般而言,则是更加切近本质的现象。
“中介一特殊”说的观察视角虽然仍用哲学切人法,但邑不是生硬地,运用哲学范畴去硬套文艺现象,而是一种具体的辩证分析。它的出现·,使典型研究终于跳出了机械唯物论的纠缠,获得了生机。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丰富了典型理论。但是,典型作为一种文学形象,一种审美形态,为什么偏要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呢?人类为什么不应当首先把它当作一种美学现实,用审美的眼光直接去把握它的本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tianwk 发表于 2020-2-21 12:22: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hanks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