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493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浅探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79 个
通用积分
243.4294
学术水平
1037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84 点
帖子
20315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金融海啸中,把危机当作机会,反映了一种经营智慧。但是如果希望像人才抄底那样,将“悍马”按照“病马”的价格收购回来,那也是一厢情愿。如果说此前的跨国经营存在着“竞低”思维,那么把抄底当作新一轮“竞低”并不能保证能够将经营风险降至可控制的范围,倒有可能酿成明天的败局。因为跨国经营的布局,成功并非仅仅取决于眼前的“竞低”,而在于笑在最后的蓄势待发。    决胜市场没有可以依托的“底价”
    在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一些原来被我们称羡的名企希望以出让资产的方式走出困境,这对于那些希望借船出海,通过跨国并购迅速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来说,很难拒绝对方的橄榄枝。然而,自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5、5亿美元等败局出现以来,事实告诉我们,跨国经营风险更大,这种风险意识绝不能被并购抄底的诱惑淡化。
    继四川腾中重工并购美国通用悍马的消息引起人们关注之后,又有温州及广东的两家民营企业买下法国“皮尔·卡丹”的报道,据称出价2亿欧元很合算。2009年皮尔·卡丹的要价为10亿欧元,曾有买家接近成交,因金融危机爆发而不了了之。籍此如以2亿欧元成交当属“抄底”。然而,业内人士指出,2亿欧元购买的只是鞋和皮具类皮尔·卡丹的品牌使用权,并不是皮尔·卡丹的全部,价格并不划算。无论这种看法是否属实,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所谓并购价的“底”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况且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资产价值的双向特点,即暂时稳定的资产同时可能是有毒资产。当年明基零价格并购西门子手机后,很快就认识到,零价格的价格还是太高了。由此看来,在资产的直接标价面前,隐性价值或者隐性负担更具有决定意义,对于含毒资产就是白给也不能要,更不能以是否抄底论成败。
    在有多个买家竞购时,资产的出让方绝不会在要价上轻易让步,相反倒会制造出被“抄底”的假象,以便使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四川腾中重工洽谈并购美国通用悍马的过程中,就有蜚声中国的营销大师声称,并购通用汽车资产“是中国公司最后的机会”!无独有偶,欧洲港口受国际贸易状况影响运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在集体钟情中国时反倒像为中国提供机会,他们在苏州就说:“这是国外港口第一次来苏州推介,并希望苏州商家把握在这方面的收购和贸易机会”。也许他们是真诚的,但是资本历来具有变色龙的本性,只要有一线转机就不会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中国铝业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婚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后者的毁约起因就是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升,市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自己的变化。
    国外跨国集团到中国寻求支点,虽然不能断言人家是在进行忽悠,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把抄底当作新一轮投机,否则抄底式的投机有可能被深度套牢。前些年TCL接连并购施奈德电视、收购汤姆逊彩电、收购阿尔卡特手机等等大并购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样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人为地将让“馅饼”变“陷阱”。联想收购IBMPC当时充满了胜算,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巨亏。这就说明,即使抄底成功,也只是合作的开始,更艰苦的整合工作还在后面。也许,抄底的炒作者们并没有长期打算,只是想凭借蛇吞大象的游戏一夜成名,籍此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从而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待资本运作成功之后再把所购资产一把抛出去。且不说低买高卖这一套在重大交易中能否行得通,即使能够像黄光裕们当年那样翻云覆雨,其身陷囹圄的风险同样不能漠视。
    跨国并购的“竞低”走不出低端尴尬
    由于市场的波动,国际并购中的抄底之“底”很难直接用资产的绝对值做支撑,实际上与收购者的心理预期有关。即通过自己比别人出价更低,以证明自己更富有经营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抄底就是一种竞低。在最近的一次统一内外贸市场的调研中,商务部所揭示的“出口转内销”的阻力,暴露出了这种竞低的软肋,那是以国内资源的廉价回报为代价的。
    在海外定单减少时,相关企业的产品“出口转内销”按说不应当有什么阻力。然而商务部的调研结果表明,出口企业的产品享有免收增值税的待遇,出口时还可有退税的优惠。出口后他国增值税的税率一般为9%-10%,而在国内征收的增值税税率则是17%。出口产品主要做贴牌生产,在国外价格不菲,低价的服装也要3000元一套,这种价格显然是国内难以吃得消的。重要的是,相关企业在贴牌生产中利润被压得很低,只能靠压低劳动力等资源的价格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此前相关企业的“走出去”,是由于国内的相互竞低才得到别人的首肯。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低税贡,以别人的虚牌为别人高价出售提供服务的生存状态,一旦“出口转内销”,就无人为之买单。
    与市场竞争优者胜的竞优逻辑相对而言,竞低是一种向下的迎合。国外企业作为曾经的竞争对手是不可能将优质资产低价拱手相让的,如果我们在抄底中明知是在将包袱接过来,而希望通过竞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那无异于拿同胞的利益在冒险。抄底后并不奢望在国际市场上起死回生,而把宝押在国内市场的消化上,那也是饮鸩止渴。一方面,这种竞低很容易击穿底线,从而引起灾难性的危机,如毒奶粉事件很容易击穿婴儿的生命底线。如果以为哪里的人能接受更低的薪酬水平,更恶劣的劳动条件,血汗工厂就迁移到哪里,那么这对人们的生理、心理的忍受极限随时都是一种严峻地考验。另一方面,在竞低的游戏中,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消费欲望受到严重压抑,一个在海外市场正在萎缩的奢侈品就不可能在中国产生光明的前景。
    一些企业利用全球经济低迷海外抄底,或许希望国际掮客能够像自己那样通过竞低而把事情搞定,从而达到通过正规渠道能够取得的同样效果。然而,这样丝毫不能减轻自己的经营风险。在俄罗斯发生的中国商人22柜集装箱商品全部被销毁的事件说明,“灰色清关”之类的方式难以使得跨国经营进入健康轨道。“灰色通关”在中俄贸易中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由俄罗斯通关公司为中国商人代办进口业务,提供“包柜包税”等“一站式”服务,对习惯于竞低思维的中国商家提供了相当的实惠,本来也为俄罗斯官方所默认。然而由于俄罗斯内部的腐败等原因,这些通关公司并没有照章纳税,从而使得华商货物随时有被当作“走私货”查处的危险。显然,这种竞低思维解决不了被歧视的低端生存之痛。
    跨国并购应当重视笑在最后的战略思维
    应当承认,全球金融危机确实给中资企业大手笔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似乎“过了这一村就没有下一店”。然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海外企业在解决了燃眉之急,度过难关之后,显然是要“过了这一村再说下一店”的。因此,眼前彼此的联姻嫁妆轻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能否共同笑在最后。这就需要中资企业在抄底中更加重视笑在最后的战略思维的修炼。
    在成熟的战略指导下的收购不会因所谓的低价而临时动议,也不会因价格一时谈不拢而轻言放弃。摸清对方的底牌,在接近双方底线的情况下成交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其前提是知彼知己,力求客观公正。当有“第三者”插足时,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价格与把握时机之间应当寻求适当的平衡。有时溢价亦不为过,竞低反而会坐失良机。在中国铝业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发生“婚变”不久,中石化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与瑞士Addax石油公司达成协议,以72.4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全部股份。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比较关注此项交易的价格,《华尔街日报》认为“中石化这次被Addax狠宰了一刀”。即便如此,如果中石化的收购意图是抢占自身缺乏的原材料渠道,进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行业话语权,对于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言也是完全必要的。
    在资本流动性充足,甚至有投资冲动的情况下,中资企业的并购能力或许是毋庸怀疑的,而并购之后能否顺利消化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战略思维就更为重要。四川腾中重工并购美国通用悍马如果不是为卖而买,那么其驾驭悍马的能力就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因为它过去并没有深厚的汽车制造经验积累,自身不具备对悍马进行技术升级、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的能力。中川国际曾经排名全球承包商500强第141位,却因乌干达欧文电站项目突然亏损8300万元,遭遇严重的国际信誉危机,一蹶不振。失败的原因就包括项目标价过低,业主代表及监工多次制造障碍,项目经理和各分包商领队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在工程进度和质量上相互扯皮,明显缺乏整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经营中的战略思维就表现为统筹全局的能力,需要中资企业苦练内功,从而奠定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重要基础。
    跨国经营的战略思维当然不能忽视细节,在收购之初“竞低”是必要的,但是抄底的并购策略应当为战略思维服务,为长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能置长期利益于不顾,更不能在国内同行的“竞低”中互相拆台。这就需要我们实现从竞低思维向竞优思维的转变,敢于在高科技领域投资,而不能贪图便宜将别人行将淘汰的资产拿来做皇帝的新衣。2003年,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收购德国支线飞机厂时,只看到2000万欧元的收购价不高,却没有通盘考虑后继研发成本等相关因素,对未来的市场销售没有实在的把握,只能以梦碎告终。随着“新能源发展机遇来了”的呼声高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这场带有“革命”性质的财富游戏,他们对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来中国“跑马圈地”。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竞优而是继续热衷于在抄底中竞低,那么我们的“走出去”就会给别人留下笑在最后的机会。



作者:张华强 来源:国研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并购风 全球金融危机 企业 中国 风险

沙发
sarahshen 发表于 2010-5-1 17:12: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不错~~~~

使用道具

藤椅
zpt459 发表于 2011-4-13 13: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_48:}{:3_48:}

使用道具

板凳
刘荣瑜 发表于 2012-11-19 15:24: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同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