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bo1972
7207 15

[区域经济学] 急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全文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粉丝

管理者

硕士生

7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9 个
通用积分
1.2600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7 点
信用等级
2 点
经验
1001 点
帖子
168
精华
0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25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急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全文。

若能提供,不胜感激!!!

可以粘贴在此处,也可发邮件给我 george.shi@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 产业转移 示范区 规划 全文 示范区 承接 皖江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np84 + 2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fuyangchina
沙发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4: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藤椅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6: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np84 + 2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7: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年3月17日

为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是安徽长江流域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辐射到安徽全省。2008年,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该区域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期为2009-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承接环境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加速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条件,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升级与重组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
第二节  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交通基础设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速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
开发空间广阔。皖江城市带拥有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技术支撑力量强,生态系统良好,环境容量大,城镇体系完备,开发区发展初具规模,市场辐射范围广,综合商务成本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产业基础良好。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潜力巨大,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
区域合作紧密。皖江城市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开放程度高。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更加紧密,承接产业转移势头迅猛,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目前,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统筹协调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应当看到,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以解决。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将为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长三角等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和实践产业转移规律,将在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健全区域合作组织与机制,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产业转移等方面积累经验,为国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
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解决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有助于积极探索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模式、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举措、推动节能减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成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培育和壮大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推进机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坚持科学承接,创新发展。强化主体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提高投资强度,促进要素集聚。加强资源节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利机制,促进优势互补,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加强现代化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节  战略定位
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形成与长三角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长三角的产业拓展区和优选腹地,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
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建成联动东西部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安徽乃至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半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就业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投资环境明显优化,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体系健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皖江产业、城镇密集带基本形成。皖江城市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带动全省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力争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的产业达到2个。培育壮大一批企业主体,形成()个世界级行业龙头企业、()个世界知名品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20%,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 %,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以上。
体制机制日趋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率显著提高。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区域间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成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社会秩序优良。建成覆盖城乡、区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皖江流域、巢湖水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

按照“两轴三区三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建设产业集聚区,提升现有开发区,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使之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构建“十字形”产业发展轴
以合肥市为起点,经巢湖、芜湖到宣城市,形成纵向轴线;以滁州市为起点,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到安庆市,形成横向轴线,两轴交叉于芜湖市,构成“十”字型产业发展轴。
纵轴。依托合巢芜、芜宣、宣广高速公路和淮南、皖赣、宣杭铁路,形成纵向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装备制造、汽车、家电、高技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
横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形成横向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冶金、建材、汽车、家电、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
第二节  建设三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在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等市,建设产业集聚区,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度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形成皖江城市带三大增长极。
芜马巢产业集聚区。芜湖、马鞍山、巢湖在强化现有开发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作开发长江北岸,共同打造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和发展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物流等产业。
合肥产业集聚区。以合肥城区为核心,各类开发园区为载体,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发强度,构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家电、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安庆产业集聚区。依托安庆市产业园区和优质岸线资源,建设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发展石化、机械、轻纺、物流等产业。
第三节  发展三大产业组团
依托铜陵、池州、宣城、滁州产业基础和开发园区,发展铜池产业组团、宣城产业组团、滁州产业组团,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多点支撑的格局。
铜池产业组团。拓展提升铜陵、池州开发区,推动跨江联动开发、集群发展,重点承接和发展铜加工、电子信息、化工、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服装、物流等产业,延伸产业链。
宣城产业组团。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建设沿边工业带和旅游产业带,重点承接和发展建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产业。
滁州产业组团。加强与南京无缝对接,重点承接和发展家电、机械、化工、光伏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使用道具

报纸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8: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四章  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围绕主导产业升级、优势资源开发,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跨梯度转移,吸纳整合要素资源,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
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产业资本、先进技术等资源,支持企业改组改造,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系统集成能力。建成国内具有特色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
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合作,发展节能、环保、安全汽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建设以自主品牌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对接国内外汽车发达地区,承接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其关键模块;发展提升整车性能的关键零部件,着力打造一批汽车零部件专业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汽车金融公司。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承接发展整装新型船舶及中低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关键部件。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
机械设备。提升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优势行业,拓展工业车辆、大型施工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系列,重点承接发展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推进发电设备重大突破;提升电线电缆集群化发展水平。依托冶金、建材等行业骨干企业,推进合资合作和改组改造,承接发展钢铁、有色、矿山、化工、环保等专业设备,建设一批专用设备产业基地,组建工程总包和设备成套公司。承接发展新型农机和新农村建设设备。承接发展数控机床、高水平的关键基础件,积极发展汽车行业制造检测设备,加快发展大型铸锻件。
第二节  原材料产业
按照国家原材料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引进战略投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适度提高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推进节能、降耗、环保技术改造,促进原材料产业升级。建成国际知名的建材基地,国内重要的精品钢材、精品有色金属及铜深加工产业基地,沿江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
冶金。支持马钢、铜陵有色、新兴铸管等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重组。加快实施马钢结构调整规划。发挥资源优势,谋划建设特种钢基地。引进国内电解铝骨干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联合发展大型电解铝。重点承接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钢材短缺品种、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建设马鞍山、合肥、芜湖精品钢材基地,铜陵、合肥、池州、芜湖有色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建立沿江废杂铜拆解中心。
化工。依托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安庆原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改扩建,建设安庆市化工产业园;发挥岸线资源优势,谋划大型石化基地。积极承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和盐化工,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发展,突破地产煤气化关键技术;建设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定远、合肥等煤化工盐化工基地。积极承接发展化肥、硫磷化工、精细化工、橡塑制品及原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行业;推进氮肥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打造庐南硫基化工园、铜陵硫磷化工园、池州香隅化工园、和县精细化工有机合成基地。
建材。支持海螺等骨干企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配套低温余热发电,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和大中型粉磨站。引进国内外大型玻璃企业,发展优质浮法玻璃、玻璃精深加工、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等产品。发展新型墙体、保温、防水材料及制品。发展非金属矿超细粉及改性材料等深加工产品,提升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建设凤阳、芜湖玻璃产业基地,池州、宣城、滁州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节  轻纺产业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以县域产业园区为主,引进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促进轻纺产业规模扩展、升级。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国内著名的纺织产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
家用电器。鼓励引进知名品牌家电企业,承接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和个性化家电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家电产业基地及骨干企业对接,重点承接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机配套零部件本地化率。发展各类知名品牌小家电产品。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国际市场开拓等。加快合肥、芜湖、滁州等家电产业基地建设。
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重点承接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食品行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和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承接发展沿江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高附加值纸制品。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高品质的原料基地。提升发展饮料产业。鼓励开展秸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纺织服装鞋帽。承接发展高档精梳纱线、色纺纱线、混纺纱线、交织织物、无梭布、装饰用布、产业用布等产品。建设高水平的印染及后整理能力,支持企业实施印染技术改造升级。承接发展多功能、环保型差别化纤维和天然环保纤维。加快承接发展服装、鞋帽、箱包等产业;提高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重点引进面料、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建设专业交易市场。打造皖江纺织城,加快建设华茂棉纺织精品基地、铜陵麻纺织、桐城羽绒制品基地。
第四节  高技术产业
充分挖掘科技资源、市场潜力,按照扩大合作、整合资源、积聚发展的原则,引进技术、资本和人才,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建设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产业基地,推进开放式自主创新,实施重大专项,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建成国内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提升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产业。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数字音视频、移动通信产品,特种功能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子陶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应用电子,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产品;加速突破智能语音、动漫创意等新兴信息服务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专业设备制造、材料以及测试,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微电子产业和软件外包等产业集聚区。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多肽类生物源药物,化学合成新药、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制品等生物医药产品,形成的一批自主创新类药物,提升发展等大品种药物,加强现代中药的开发深度。发展特色良种繁育、动物基因工程、饲料酶制剂、生物化肥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业。发展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质产业。发展生物酶节能降耗、修复污染环境、治理藻类等生物环保产业。
公共安全产业。依托科技资源,围绕社会需求,引进战略资本,打通技术方案、设备生产、软件平台、应用开发、工程和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加速推进公共安全技术产业化,迅速形成适应大规模社会需求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技术服务。重点承接发展应急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火灾安全监控系统、量子保密通信、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等产业。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火灾重点实验室、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
第五节  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建成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强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优先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现代农业。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承接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皖江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市场和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产品、农资批发交易市场、冷鲜库、配送中心和连锁店等现代农产品物流载体,推进泛长三角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建设以农产品质量为核心、与长三角对接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引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承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若干沿江港口物流园区,合肥保税物流中心和新桥空港物流园区,加快形成以马芜铜宜为枢纽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和全国性的合肥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引进骨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皖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物流圈。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构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推广、节能环保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网络服务、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自主品牌、高增值的服务外包业,加快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承接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业,以及法律、咨询、策划、调查、评估、广告等中介服务业。支持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支持承办国际国内重要展会和会议,培育若干知名会展品牌。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
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型生活服务领域,积极承接发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加强旅游线路与长三角对接,深度开发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红色游和商务休闲娱乐游,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嫁接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开办动漫频道和杂志,定期举办中国(芜湖)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交易会。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商业地产开发。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居民服务业。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np84 + 2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8: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五章  推进承接转移中的自主创新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突出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
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在汽车、机械装备、冶金、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优势产业领域,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承接一批现代化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使大中型骨干企业成为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加大对发展势头好、前景广的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促其做大做强,成为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
培育创新企业家队伍。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设立企业家服务机构,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企业经营者创新能力培训,造就一支庞大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
大力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投入,与国内外研发机构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承担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企业家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集成、运营和管理。
第二节  打造区域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承接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解决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过程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实验设备、产品设计、检验、测试方面的技术设备瓶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研发能力提高。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鼓励示范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创业孵化器。完善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创新咨询中心等孵化器功能,面向科技创业者和高技术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条件和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技术、政府扶持资金、各类融资渠道和担保、市场营销、人才交流和培训等服务,推进创新成果大规模承接转化。
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区域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使之成全国性的技术成果价格形成、财务结算、信息集散中心。提升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产品检测试验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
第三节  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强化创新能力共建共享,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实现优势互补。
建立技术创新联动合作机制。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立示范区与国家及长三角创新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苏沪浙科技主管部门的会商、共建和协调,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合作,进一步推进与中央驻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建立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强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关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考核;加大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考核力度。建立鼓励创新发展的分配制度。改善人才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将科技成果和产业化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创业风险保障制度;鼓励企业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对技术人才进行激励。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

大力构建与东部地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区域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
第一节  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现代化沿江港口群、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统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和港口布局,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建成以芜湖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安庆为副中心港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现代化港口群,基本形成沿江煤炭、建材、矿石、石油、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系统。到2015年,沿江港口群货物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箱;高标准整治长江干流航道安徽段,铜陵至南京段按10米水深整治,铜陵以上按6米水深整治,实现万吨海轮常年进入长江安徽段。加强千吨级支流航道整治,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与物流配套体系建设,提高为发展大型临港产业聚集区服务的能力。
完善内通外畅的公路网络。以东向对接通道为重点,加快区域内高速公路、城际干线公路、跨长江通道和疏港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等级、完善网络,充分发挥公路的基础作用。以皖江城市带内部沟通为重点,改造升级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路,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消除断头路。
加快铁路建设。以快速客运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城际快速通道及重要枢纽设施等建设,构建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与东部地区一体化的快速客运铁路网。以合肥为重点,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形成与其他客运体系一体化的城市快速客运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铁路站场建设,提高运输吞吐能力。
加强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提高机场吞吐能力,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增加国际定期航班、到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航线航班,改善区域综合交通条件,形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
建设合肥、芜湖、安庆、铜陵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安排,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在线路、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尽快建成一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集疏运体系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站场。重点结合铁路客运专线、机场建设,规划建设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多种方式统筹布局的货运枢纽站场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建设。

建设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铜陵、安庆、池州等港口的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和矿建材料运输系统,包括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和县郑蒲港区一期工程、安庆长风港区一期工程、池州大渡口港区工程、铜陵循环经济园二号码头、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马鞍山当涂经济开发区综合码头等。加快实施长江部分浅水碍航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芜申运河安徽段、合裕航道改造和引江济巢航运工程,整治顺安河、漳河、青通河、安庆石门湖等航道。

建设芜湖—高淳、马鞍山—溧水、溧阳—广德、南京—宣城—杭州、徐州—明光等连接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北沿江、巢湖—铜陵、铜陵—宣城、滁州—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黄山、潜山—望江等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岳西—武汉、东至—九江等与周边内陆省份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合宁、合安、马鞍山东环等高速公路。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第二长江大桥等跨江通道。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安庆—九江城际铁路、商丘—合肥—芜湖—杭州客运专线、合肥—蚌埠及合肥—福州客运专线等与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连接的通道;建设合肥—庐江—铜陵—温州铁路、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芜湖—黄山—景德镇铁路、合肥—九江城际铁路等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干线铁路;对既有淮南、皖赣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实施宁西、宁芜、芜铜铁路扩能。规划建设皖江城市带城际客运系统。规划建设合肥、芜湖城市轨道交通。重点扩建合肥、芜湖、安庆、铜陵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

重点建设合肥新机场。新建九华山机场。完善安庆机场民航配套设施。启动芜湖民用机场建设。

第二节  保障区域能源供应
建设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建设芜湖裕溪口国家级大型煤炭储配库,形成支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辐射长三角的重要煤炭中转储运基地,促进煤炭资源集中管理与合理配置。
¬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完善电源结构,加强输变电网络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建520万千瓦火电机组;推进核电项目工作进度,配套建设28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批输变电设施,完善区域内各市域供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
建设油气供应体系。构筑区域成品油供应体系,完善安庆至合肥成品油输送管线。构筑南北相通、“川气”、“西气”相互依托的天然气供应体系,建设安庆-合肥、宣城-芜湖两条天然气联络线。
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风能资源详查工作,建设1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示范工程。加快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建设若干兆瓦级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第三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结合引江济淮水源工程建设,尽快实施引江济巢工程,增加巢湖水体交换能力,改善巢湖水质。开展示范区水源地工程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排灌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加强沿江大型排灌泵站技术改造和沿江排涝泵站建设,有效提高示范区排涝能力。加快江淮丘陵区和山区灌区水源工程建设,有效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业增产增效能力。
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城市及工业区水环境治理与沿江排污口整治工作,开展巢湖等沿江湖泊与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水土保持、水利血防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优化产业带建设布局。
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有序开展重点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尽快实施长江干流应急崩岸治理、长江重点河段河道整治、沿江圩垸治理工程,保障长江河势与岸线的稳定。全面开展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指挥与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开工建设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工程、青弋江分洪道、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滁河治理工程,逐步实施主要支流、湖泊其他重点防洪工程。

开工建设下浒山、月潭水库。完成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指挥与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开展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开展水源地工程建设。

   完成沿江大型排灌泵站技术改造和沿江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实施大型灌区、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完成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城市及工业区水环境治理与沿江排污口整治,开展巢湖等沿江湖泊与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第四节 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通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建设区域超级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等基础设施。统一标准,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和行政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示范区统一门户网站,建成政务信息发布统一平台,推动区域内电子政务系统互联和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业务系统的互联。统筹开发示范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征信系统。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体系、现代物流和科技资源公共信息平台。
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信息共享。加快与长三角网络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在电子口岸、信用建设、交通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应急指挥联动等多个领域内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享。
第七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大力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使用道具

7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一节  提高产业承接的集约化水平
建立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导向。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
节约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重点抓好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合理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先进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工程。鼓励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控制高耗油汽车发展。
节约用水。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损率。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更科学的供水计划和更严格的用水管理。逐步推进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和“中水”回用。
节约土地。认真贯彻国家的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实施更严格的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严格实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实行项目供地准入制,限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用地。促进园区集约开发,积极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人口、住宅集中发展,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推进废弃土地复垦。
节约材料。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使用可替代材料和再生材料,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引导和推行简易包装,减少使用一次***,限制无实用性的过度包装。推广高性能、低耗材、可循环的建筑材料。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突破。实施沿江地区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再生金属、废塑料等利用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线。在重点耗能行业、工业园区和资源型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第二节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加快建设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推进雨污合流管网系统向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的改造,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效率。完善城市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实施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强化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园区废水的集中治理和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技术改造,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积极探索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新途径。工业废水排放达到1万吨/日的工业园区,均应单独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营。
    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长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继续推进沿江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工程,建设沿江开发区、港口和城市排污口的整治工程,加强岸线重点污染带污染防治工作,改善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保证长江干流水体水质满足III类水要求。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全面加快巢湖流域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重大工程建设。
完善污染防治体制。继续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察体系,加强污染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强化环保执法,提高环保设施运营效果。强化污染治理责任制。
第三节  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天然林保护,重点抓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绿色长廊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治理等工程,构筑以皖南山区、西部山区、长江干流和巢湖为主要格局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环城林带和道路绿化,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结构和功能。加快沿江公路、铁路绿化带建设,继续推进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制定并实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和建设规划,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建立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合肥、巢湖等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
第八章  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新格局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加强与各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科学引导外资投向。围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大型煤化-盐化一体化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铜、钢制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高性子午胎,优质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大型制氧机、数控锻压设备,高效节能压缩机以及现代服务业项目。在皖江城市带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产业集中区。加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带动和集聚皖江城市带优势产业,形成一大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产业集群。超常规地推进现代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在华外资金融、保险、会计、审计等在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创业、投资,广泛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支持和帮助国有大企业、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和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省内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皖江地区再上新项目,支持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
积极有效地利用境外优惠贷款。通过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及外国政府贷款,实施一批包括巢湖水环境治理在内的交通、水利、物流、生态环境保护、消防、教育和卫生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积极争取国际多边、双边赠款,优先安排皖江地区项目。
大力推进境外投资合作。加大对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江汽、海螺水泥、丰原生化、合肥水泥研究院等企业境外投资合作的支持力度,推进央企和国际私募基金巨头和皖企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通过购并国外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在欧洲、北美设立研发机构,在南美、非洲、澳洲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经贸合作区。为企业境外投资和合作建立便捷高效的境内支撑体系和境外服务体系。支持和促进一批具备条件的本土企业到海外整体上市。培育安徽跨国经营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二节  加强区域分工合作
大力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分工,打造面向长三角市场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产品准入标准、人才市场、金融服务、旅游营销等一体化进程,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拓展与长三角的产品营销合作,建立皖货销售网络,推进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一步提高货物和服务贸易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
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加入长三角“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协调解决重要合作事项。定期举办泛长三角区域发展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研究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进程。提升徽商大会层次,拓展大会内涵,重点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活动,支持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参加对方举办的各类节庆会展。积极发挥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及驻外机构作用,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合作交流。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闽三角等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形式,提升合作层次,放大合作效果。充分利用“中部论坛”、“中博会”和“西博会”平台,发挥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带动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上中下游要素流动和互动发展。不断加强与台、港、澳地区的交流与沟通,瞄准台湾橡塑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共同建设台资、港资、澳资产业园区和农业合作试验区,推进皖台、皖港、皖澳合作向纵深发展。
第三节  带动安徽整体发展
带动皖北皖南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对周边的皖北、皖西、皖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配套,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系统,形成贯通示范区、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通道。建立健全示范区对皖北、皖南地区的帮扶机制,创新帮扶方式,重点扶持皖北、皖西、皖南地区的开发区发展。皖北地区着力振兴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加速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生物质产业,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为示范区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保障和劳动力资源支持。皖西大别山区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工业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打造成为示范区的产业配套和转移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皖南地区进一步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无污染、低耗能、可循环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努力成为示范区最便捷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发展。改进城乡居民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加快农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连锁经营体系。推进建设农村清洁、经济的能源体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搞好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着力建设支撑有力的行政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在项目核准备案、工商登记、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以及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赋予示范区各市省级管理权限。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和规范行政收费项目。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并联审批、缺席默认、限时审批、告知承诺和全程代理**制,实行行政审批听证制度。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健全示范区域内政府间高效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壁垒,统筹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项目联动,共建共享。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技术、金融、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有利于产业竞争与发展的环境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和质量诚信为重点,建立区域社会信用平台与体系,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统一的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
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探索建立科学、严谨的法治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区域立法工作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区域相对统一的法制环境。推进司法公开,保证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建立健全立法听证会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与国际通行做法相适应,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重大对外经济贸易项目协调机制。完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外贸协调服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制度环境。

使用道具

8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4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节  优化人文环境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院校合作,建设重点专业,培养产业型人才;鼓励院校跨区域开展学术、人才交流;鼓励知名高校与皖江九市联合办学、兴办分校、设立独立学院。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把皖江城市带建成全国重要的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在皖江城市现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连接和资格互认方式,建立与长三角相连接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以服务转移产业为目标,大力整合中专、技工、职教中心等资源,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培训和实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园区内学校与转移产业、企业的对接,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引智工作力度,建立专家档案库,积极营造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皖江城市带创业,引进转移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类人才和经营管理类人才。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全面消除D类危房,积极开展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村高中向县城集中,农村初中向重点乡镇集中,开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为骨干、覆盖皖江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全面推广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和各类开放性公共广场、街头游园的配套体育设施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提升皖江城市带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国家公共征信系统和地方信用系统两个积极性,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
完善区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在实现养老保险省统筹的基础上,率先与长三角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保率达到  %,农村居民达到  %,外来务工人员达到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支持所有用人单位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全民医保,保障基本医疗。健全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建成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形成完善的、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强化政策支持
投资政策。制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指导目录》,合理确定鼓励转移的产业产品,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产品的相关优惠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由安徽省每两年修订一次。设立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给予示范区优先支持。
财税政策。上缴中央财政的增量部分实行先征后返,重点用于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鼓励重点产业的转移、发展和自主创新等。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示范区开发建设。提高中央财政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公益性项目中的投资比例。实行示范区地方政府债券单列。
生产性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民营企业税后利润再投资的,并增加注册资本,经营期限超过5年的,其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40%部分,允许抵缴其新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用于公共环境治理的专项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按150%加计扣除。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改造项目,其所需设备投资,执行按40%从企业投资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在现行规定折旧的基础上,按照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工业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以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照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政府给予企业的各类补贴和补助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应纳税收入。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奖励各类人才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按应纳所得税减征30%。
实行加工贸易深加工货物结转全额退税政策。降低科研教学及科技开发所需进口货物的免税门槛,对省认定的科研单位以及承接省级及以上重点科研任务的生产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开展中等以上学历教育的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校,进口非直接用于生产目的的设备及研究物品,除不予免税的20种商品外,均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放宽汽车产业税收优惠条件,对整车生产企业及其配套零部件、配件生产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含仪器及随附进口的配套技术、配件、备件),除《外商投资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进口自用设备、冲压模具,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进口研发用样车和关键零部件样品,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
金融政策。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设立支持产业转移的专项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开展综合经营业务试点。完善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担保等各类金融组织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设立和增设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皖江开发银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支持示范区企业上市融资和已上市企业再融资,推动上市企业跨区域开展兼并重组、整体上市;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发行的企业债券,单次融资规模3亿元以下,授权省主管部门核准。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等试点;设立股权交易所,促进非上市企业直接融资和股权流动。
外贸政策。在合肥、芜湖设立综合保税区,合理布局若干出口加工区。在芜湖港、马鞍山港设立整车进口定点口岸。支持皖江九市成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国家对加工贸易企业给予政策性优惠贷款扶持。扩大皖江城市带口岸与沿海省份区域通关适用范围,实现与长三角地区通关、检验等贸易监管的一体化。积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查验部门实行“一站式”通关检查。降低便捷通关条件,扩大便捷通关便利措施适用范围。
土地政策。支持和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合理增加示范区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保证示范区合理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重点项目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予以倾斜,允许提前使用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用于省重点项目建设。依法需要国家批准用地的建设项目,建立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及时审批,需要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支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增加周转指标,用于示范区建设。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有序开发经营和流转。
    人才政策。规划建设皖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安徽省享有在示范区内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的审批和招生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向示范区倾斜。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选派优秀干部到示范区挂职锻炼或任职工作。在示范区内重点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积极引进“两院”院士智力,依托院士工作站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
    劳动保障政策。国家将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历教育范畴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将示范区各县市(区)纳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将示范区内依法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其他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国家资金支持范围。
第四节 完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安徽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抓紧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的组织实施。要从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入手,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省及示范区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统筹协调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制定本部门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做好协调工作。在产业准入、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参照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提出标准。建立覆盖示范区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强化监督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监测重大工程进展,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将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汇报。针对示范区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工业化城镇化优先得到的绩效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使用道具

9
lccgx 发表于 2010-3-25 07:51: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除前言外,共包括11章。

  第一章,设立示范区的背景和作用。主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述设立示范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要从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基本态势的角度,从促进示范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提出示范区发展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要求和奋斗目标。核心内容有“六个着力”、“四条原则”、“四大战略定位”和“五项目标”。

  六个着力。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一步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条原则。这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化。一是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二是承接创新、优化升级的原则。三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四大定位。这是示范区规划高度的重要体现。要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五项目标。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规划还对2020年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到那时,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从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第四章,产业承接园区建设。园区是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模式的重要抓手。规划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产业承接能力。一是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二是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高水干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三是通过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第五章,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这一章篇幅较大,文字表述指出了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指导性较强;专栏表述明确了各产业基地(集群)的建设内容,重点突出。

  第六章,产业创新升级。我省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规划单独列出一章强调了产业转移中的自主创新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构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建立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第七章,基础设施支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是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规划着重从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努力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安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优势,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提高防洪减灾水平,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建设水利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化基地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共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共4个方面,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谋划,并提出了一些符合国家总体规划和我省发展需要的重大建目。

  第八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产业转移中,要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划从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防止转移污染、转移落后,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明确了产业转移的环境容量要求,明确提出了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九章,区域联动发展。规划突出了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同时,也提出要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要发挥皖江城市带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带动皖北、皖南、皖西联动发展,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十章,体制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规划提出要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允许示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提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一些必要的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均原则同意。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我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我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使用道具

10
shibo1972 发表于 2010-3-26 17:29: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lccgx,已经在你的那个下载帖里面下载下来。非常感谢。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fuyangchina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