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emonglong
1579 6

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29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6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2027 点
帖子
20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4
最后登录
2015-7-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未来经济将会如何?关于这个问题,还得从经济的本质谈起。经济是一个为满足人类生存的社会子系统。生命肉体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循环系统,这决定了经济也必须是一个循环体系,它不仅包括对应人类生理需求的狭义循环,还包括对应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广义循环。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自然界开始,经过开采利用,生产消费后,回归自然,再被还原到可以重新利用的原初状态(不一定是原起点,比如:石油被燃烧后,人不会再把产生的CO2H2O等成分还原为石油),同时,尽量保持各种生态条件的稳定(如:气候、土壤、水环境等),以免影响人类生存。在这个循环体系中,能量是个例外,它不需要回收再利用,因为有个太阳挂在那儿。理想化的循环模式,运作一圈后再完全回归起点,所有秩序完全复原,秩序变化归零。但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是归零,而是达到这一圈的最大值,只要不是有意破坏,改造自然(包括治理环境污染)的劳动没有负价值,均为正,要合计算到消费环节的价值消耗中去,实现总平衡。
经济循环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改造和征服自然)又会反过来影响生存,所以,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经济循环是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科技的引领下,旧矛盾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每循环若干圈,就往上升一点,不是原地转圈式的循环,经济的这种循环模式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与追求幸福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已经认识到经济的循环性,但在具体的应对措施上,做的还不很到位。对于生产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消费活动产生的废物,我们一般做两种处理,一是简单地回收再利用,如:废铜烂铁、纸张等;二是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入自然界。这种无害化处理很不彻底,所谓无害,只是针对人或动植物的健康而言,没有直接威胁就算达标,属于一种短浅、狭隘的自我利益保护,不考虑长远,不考虑对整个生态循环的影响。有些处理,一时看,对生命没有危害,但对自然界造成了影响,长远说,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温室效应,人们在治理工业废气时,忽略了对CO2的处理,结果导致全球变暖。其它像水体富营养化、土质恶化、地质构造改变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威胁人类。所以,许多无害化处理并不彻底,更不科学。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尚未征服自然规律之前,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很好地和整个自然界大的生态循环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经济循环要成为生态循环的一部分,而不是我行我素,自成一体(当然可以相对独立),才能平衡、稳定。人类的自由意志活动无疑搅乱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为它建立新平衡 ,而不是破坏平衡。
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经过人类加工利用后,变成了另外的形式 ,虽然经过无害化处理,终究没有回到原初状态,这意味着,当自然界的原始态资源耗尽时,人类必须开发新技术,将代谢废物当作新资源加以利用,或寻找其他资源利用(地球上的元素种类和数量基本上都是恒定的,只是存在形式丰富,变化大)。一个循环若不能回到原点构成封闭圈,就不得不从新起点进行新的循环,循环中各个环节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对应于现实,就是经济各部门要不断进行调整,重新排列组合,旧产业消失,新产业诞生,随之,人才教育等都要做相应的改动,经济体系始终处于变动中,处于升级改造中,想保持协调、平稳、高效就很困难。所以,经济以简为原则,越简单,回归原点的难度越小,波动越小,越容易控制,效率越高;经济又以首尾相接式循环为最佳模式,因为这种循环不需要变动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最稳定,处理起来最省心,一个从简原则,一个最佳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照着这个方向走,经济才会真正和谐、高效。当然,现实中,要把消费后的物品全部恢复到原材料状态,既不可能,更不经济划算,怎么办?尽量选择易再生而又处理简单的自然资源和相对简洁的生产——消费——再生产链条。衣食住行玩中,食不用说,人吃的几乎全部为其他生命,不断喂养,栽培即可再生,而代谢后变成的粪和尿可以作为肥料,亦可用来产生沼气供能;衣服最好以棉花,动物皮毛及其它植物为原料,少用化纤产品做衣服,因为化纤产品以石油为原料,石油有限,不可再生,且化纤产品处理起来困难,不论销毁还是再生,技术上都有很多麻烦;住房建筑材料最好选择石头、木材、钢筋,少用水泥、砖瓦等不易再生处理的;运输工具最好以太阳能、风能、核能、电能为能源形式,少用化学能源,前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少污染,后者不可再生还污染严重;玩则更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尽量不对环境造成大的扰动。可见,发展科技不能盲目,开发任何新产品,除了考虑它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还要考虑其低污染、易再生、可重复利用的特性。否则,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又会给人类增添许多麻烦,塑料制品就是典型的教训。科技要以保持生态稳定、提高人类长远生存质量为己任,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便利条件,降低复杂系数。总之,就算不为征服自然的神圣使命,只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幸福,人类也应该压缩人口数量,节制物欲,将经济控制在一定的规模。
经济的另一大趋势是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机器取代人而成为生产中的主力军,效率成倍翻番。这要归功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自动化的本质在于将人创立的秩序体系固化在另一个物化的秩序体系(机器)中,让它代替人工劳动,复制生产出人想要的某种秩序体系,供人消费。自动化机械成为劳动者的替身。我前面说过,人的经济活动不过是一系列秩序的转换,且这种转换还是循环式的,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也是秩序的转换,两者的差别只在于前者的秩序及秩序转换都是人主观意志支配下进行的,后者则是自然规律作用下的必然性秩序改变。当然,人所创造的秩序转换并非凭空产生,不过是对自然界现有的各种客观规律进行人为的重新排列组合,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罢了。既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无外乎创建秩序,然后复制,为什么不把复制工作交给机器去做,这正是机器的优势啊。而人则专司创建新秩序的工作,彻底从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由于经济活动为循环式的,理论上说,人完全可以建立一整套物化的机器体系,让它们按人的意志实现一系列人规定好的秩序转换,形成循环:从开采自然资源到生产产品,再到回收废弃物,处理并重新加以利用,机器造产品、机器造机器、机器检修机器。其中,只有消费环节主要由人来完成,当体力劳动和重复性脑力劳动被机器取代后,人的工作将全部成为创造性脑力劳动,具体的,又分两种,一种是探索自然规律,将征服成果转化为可供人类享受的社会产品,即:创造新的秩序体系,并把它融入到原有的秩序体系(经济体系)中去。此外,也负责整个机器系统正常运转的技术维护;另一种是组织管理社会,主要负责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使机器社会和人的社会都正常运转,和谐相处,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效率极高。一、二产业合并,因为农业生产已实现工业化,可以在工厂里产粮,无土栽培,不再靠天吃饭,甚至有可能人工合成各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第三产业消失,因为各种服务都由自动化机器代劳。这样,劳动的同质化变成现实,“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将落到实处,而人的素质在劳动同质化的客观要求下,经过优胜劣汰,也趋向于同质化,整个社会和谐高效,人类生活在高度秩序体系下,安康幸福。那时的幸福,不再是对财富无限占有的满足,而是对征服自然的满足,对和谐的满足;生活需求更加客观理性(这样也才有实行按需分配的可能)。总之,思想劳动将成为经济的全部价值所在。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理论模式,现实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因为机器的劳动生产率非常高,可以生产出大量供人类消费的产品,而消费是经济循环中唯一不需要提高速度的环节,所以,客观上能够供养大量闲人,他们来到世界上的工作就是吃喝玩乐,进行消费。而人在好逸恶劳本能的驱使下,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大量占有发明创造者创造出的价值,如此一来,私有制社会会催生两极分化,一极是智慧财富的富有者(即劳动者),另一极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者(即资本家和各种证券的持有者,实为闲人);一极是生产,另一极是消费(可分别称作生产阶级、消费阶级);一极是劳动所有者,另一极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正好是社会生产的两大要素:劳动与生产要素的极端分离。劳动者能不能容忍闲人的存在呢?不清楚。但我认为不应该,按需分配得有前提条件,有限度。起码,进行劳动(各种有利于人类进步、和谐的活动都可以算)才有权享受按需分配。另外,按需分配只限于基本生存方面的物质财富分配,在基本面以上的财富仍应遵守按劳分配原则。因为劳动质的差别虽然消失了,但量的差别还未消失,也不可能消失,总会有的人劳动价值大些,有的人劳动价值小些,不按劳分配,有可能导致本性觉醒,文明素质下降,进而腐化堕落。人类的发展毕竟是逆势而动,前进困难倒退易,闲人的生命属于纯粹的自我循环,退化成为动物的生存方式,甚至连动物都不如(动物还要外出找食吃呢),对外毫无意义,丢弃了人类最宝贵的征服进取价值;而闲人又不会绝对清闲,他们吃饱喝足后不会老老实实地呆着,肯定要去惹是生非,给社会制造麻烦,创造负价值出来。闲人不劳而获,对劳动者永远不公平,因为劳动是人类永恒、唯一的价值。所以,闲人要么去探索自然奥秘,改造自然;要么学管理(不是统治),不能真的只消费,否则,必须被清除。生产要素与劳动有效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顺利进行的客观必然要求,人类未来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前途,一个光明,一个黑暗,光明的前途就是社会只剩下劳动者,准确说是脑力劳动者,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改造、征服自然;黑暗的前途是:生产要素与劳动两极分化,劳动者成为受剥削者、被统治者,被迫服从命令为闲人、寄生虫服务。寄生虫们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道德败坏,思想堕落,他们无所正事,就惹是生非,热衷于互相争斗,把世界搞得乌烟瘴气,然后叫劳动者为他们收拾烂摊子,他们则继续争斗,一旦失控,人类很可能自我毁灭,完全归顺于大自然(尸体是自然规律的绝对服从体),丧失生命的价值。事在人为,人类历史的必然是人为的必然,想飞跃还是想灭亡,都由人类自己选择,客观只会对我们轻蔑地说一句话:选择权在你,决定权在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展趋势 未来经济 脑力劳动者 劳动生产率 劳动所有者 发展 趋势 未来经济

沙发
dingdang0765 发表于 2010-3-25 11:28: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都是些什么啊?讲自然规律啊。莫名奇妙。

使用道具

藤椅
wangzhengily521 发表于 2010-3-25 11:32: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密密麻麻的,看不进去。可以先简要说下观点

使用道具

板凳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0-3-26 11:5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单说,就是人可以创建一套系统,把自然秩序纳入到人类活动的秩序体系中去,让自然为人类服务,人就可以实现不劳而获,只享受了,即:只执行经济循环系统中的消费环节,整天只是吃喝玩乐。那时,人该干些什么其他事呢?难道就是像现在那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吗?这正是我所担忧的。

使用道具

报纸
够不理 发表于 2010-3-26 13:04: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 yuemonglong

      这个想法有点象“杞人忧天”。想必你也替古人想过了,没有享受过电视、汽车的生活是多么的遗憾和不可思议。

使用道具

地板
欧丁羽 发表于 2010-3-26 21:57: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_25:} 有点悲观了。。。

使用道具

7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0-3-29 11:33: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让时间证明我的担忧吧。现在其实已经有此苗头了,那么多人无所事事,整天就会玩钞票的数字游戏,炒房、炒股;或者勾心斗角,让劳动人民活不幸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