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布尔什维克
2996 2

[学科前沿] [转帖]解开历史的谜团:中国人民是靠小岗村吃饱饭的吗?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副教授

5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862 个
通用积分
46.1529
学术水平
13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10617 点
帖子
388
精华
1
在线时间
4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7
最后登录
2024-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解开历史的谜团:中国人民是靠小岗村吃饱饭的吗?(草稿 一)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49 文章录入:深思

一、吃饱饭的历史
  在某些精英鼓噪和吹捧小岗村道路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今天,回顾一下历史也许是有必要的。只是除了一点个人生活外对历史我并不熟悉,需要更多的网友来补充。

  小农经济在我国也已经两三千年了,史家们对吃饱饭是如何记载的,好像并不清楚,但给人们的大致印象是,盛世的时候基本上是吃饱饭的,而乱世就不好说了。但古代人口并不是很多,到了清朝人口剧增,吃饭问题才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但直到清王朝被推翻,也并没有发生因饥饿问题导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么说来,依靠小农经济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历史上好像也没有太大困难。
不过,什么叫吃饱恐怕也没什么公认的看法,可能对下层老百姓来说,只要还能生存也就算是吃饱饭了。

  而毛泽东时代与历史相比很大的不同是,它完全推翻了小农经济道路,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通过这套制度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它的成绩如何?作为一个城里人,我认为并不存在吃不饱饭的问题,没有这种经历和回忆,只是存在营养问题,也就是怎么吃得好的问题;至于农村,和城市由国家统一安排(因而各地的城市情况区别不会很大)不同,情况应该是千差万别的,有吃饱的也有吃得不太饱的。也许对广大的农民来说,这个制度还没有显示出远超小农经济的优越性,但至少也达到了小农经济的水平,而实际情况还略好一些。
  三年饥饿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总拿这几年来攻击毛泽东,攻击人民公社,说什么挨饿等等,但这几年的人口出生率大降而人口死亡率大涨,仿佛回到解放前的情景,说明吃饭问题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而渡过这三年之后,人口猛增并且一直延续到毛泽东时代后期,从侧面揭示了当时吃饭情况的真相。如果能够有当时人口体质情况的调查资料,相信更能进一步说明情况。

  当然有人肯定会拿我们今天吃得如何如何好来说事。但事实是1978年后,人民公社制度逐渐被废弃,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如果把这一制度坚持下来并加以完善(改革出了这么多问题,精英们非但不认错,还叫嚣进一步‘攻坚’,爱憎何其分明!),今天会是什么情景。所以实践否定了毛泽东提倡的人民公社制度是没有充分根据的,相反,按照毛泽东时代的情况和发展速度,我们今天一定能解决吃饱饭问题,这个推测是相当合理的。

二、粮食生产的要素分析
  在更进一步地分析吃饱饭问题之前,应该先来分析一下粮食生产的问题。誓死捍卫小农经济的人所持的理由,无非就是人的积极性而已,但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人的积极性究竟占多大分量,怎么能够不加分析地胡说八道呢,这岂不成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翻版了吗?
我没当过农民,也没有什么感性经验,只能从理性上谈谈我的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清网友多加指点。

  农业生产,即便在科技有了很大进步的今天,也仍然没有脱离靠天吃饭的地步。记得毛泽东时代总结了农业八字宪法,其中前四项是‘土肥水种’。

  种地种地,你那个地力究竟如何显然是首要的。比如如果是碱性土地那就没办法种庄稼了,一定要改良土壤才行。而增加地力就要靠肥料,一种是农家肥,一种是化肥,农家肥肥力有限但能改良土壤,化肥增产力强但有伤土壤。水对人是宝贵的,对庄稼也同样如此,我还记得一句农谣:有收无收在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没有水甚至会绝收,但水多成涝也不行。说到种,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我就不必说了。
其他几项我也不懂,这里就没法说了。
  如果说水、土和人的积极性有关的话,那么化肥、种子和人的积极性就毫无关系了,只和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或者数学讲的石油)和科技能力有关。

  和科技有关的并不只这两项,除了天气灾害影响粮食生产之外,还有虫灾,我们熟知的是蝗灾,但并不是只这一种,比如棉铃虫就能把棉花吃光,等等。此外植物也会‘生病’,也得‘找大夫治疗’。消灭和减轻病虫害,主要的还是靠科技力量。

  此外,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如果说抗旱还可以运用人工的话,那么抗涝排涝就非得依靠机械力量了。此外,机耕、机播、机收的增产作用也不容忽视。机耕比畜耕可使小麦、水稻增产10%以上,机播可使小麦增产30%。人的积极性恐怕是很难与此相比的。

  除了科技之外,还要考虑政策因素。人们都说大锅饭挫伤人的积极性,但这并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政策问题。比如今年党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于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涨,但其中并没有对农村基本制度做什么变更,原因在于政策不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人民 中国人 小岗村 人口出生率 农业机械化 历史 谜团 小岗村

彻底的无产者是无所畏惧的,乌拉!!!
沙发
seagullpku 发表于 2006-4-12 09: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较强悍,有点像潘维在《农民与市场》里的观点,不过似乎比他更过激。

小岗村的道路还是不错的,觉得家庭承包制完全没错,集体经济也作出很大成绩,现在好像都不把二者对立起来研究了,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只是研究下去可能也会很有意思,不知道有没有那位经济学家做过这事?

使用道具

藤椅
模范青年 发表于 2019-11-30 11: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eagullpku 发表于 2006-4-12 09:08
比较强悍,有点像潘维在《农民与市场》里的观点,不过似乎比他更过激。
小岗村的道路还是不错的,觉得家庭 ...
安徽省目前是中国东部地区唯一的人口流出大省。为什么?自己省内的农业和工业都搞不好,大量的安徽人都只有离乡背井,跑到其他省、市去给人打工或做些小生意。安徽省委、省ZF可以强令自己省的各级ZF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年年到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去受教育,紧邻着安徽省的江苏省的干部可不愿意去,江苏省各县、各乡镇干部领导下的农村,哪个不比小岗村富裕得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