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鲁峰
27329 14

[其它] 学经济学的感想 [推广有奖]

副教授

1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9 个
通用积分
6.3371
学术水平
193 点
热心指数
187 点
信用等级
142 点
经验
7453 点
帖子
317
精华
2
在线时间
8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
最后登录
2023-1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论坛看了很多大家交流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心得,自己很受益。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提出来,供大家考虑:

1、学习经济学以能应用与实际问题、能做好研究为准,不是以卖弄数学为准;

2、选用经济学教材应该以个人学习所处阶段,所感兴趣的范围为准,不应凡是教材都要照例来一番数学难不难的比较。这对于学习真正经济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3、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同时要关注现实问题,否则就是书呆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教材 学习经济 经济学 书呆子 而且 数学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ckdiscovery + 1 + 1 细致明晰的分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jgmm 发表于 2010-4-5 18: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摘要: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众多分支、内容庞杂的学科体系。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框架为基础,从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分析视角入手,勾勒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脉络。借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斑驳交错的现代经济学丛林。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脉络
  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7)03—0058—05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算起,现代经济学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它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分支众多、内容庞杂的学科体系。这一状况不仅让感兴趣于经济学的非专业人士十分头疼,而且经常让众多的经济学人茫然不已。本文试图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框架入手,将众多的经济学科分支连结成串,以勾勒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借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那斑驳交错的现代经济学丛林。
  一
  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这一定义也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却大体为现代经济学体系划定了基本的活动疆域。撇开作为方法论的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不论,我们可以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而产业组织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或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它们都是围绕如何实现经济效率这一研究主题而组织起来的。
  
0   
1972355  2010-3-11 13:14:01 120.3.110.* 举报 编辑历史 摘要: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众多分支、内容庞杂的学科体系。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框架为基础,从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分析视角入手,勾勒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脉络。借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斑驳交错的现代经济学丛林。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脉络
  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7)03—0058—05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算起,现代经济学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它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分支众多、内容庞杂的学科体系。这一状况不仅让感兴趣于经济学的非专业人士十分头疼,而且经常让众多的经济学人茫然不已。本文试图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框架入手,将众多的经济学科分支连结成串,以勾勒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借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那斑驳交错的现代经济学丛林。
  
  一
  
  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这一定义也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却大体为现代经济学体系划定了基本的活动疆域。撇开作为方法论的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不论,我们可以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而产业组织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或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它们都是围绕如何实现经济效率这一研究主题而组织起来的。
  作为基础学科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各分支学科提供概念基础和分析框架,尤其是前者。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赋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在微观经济学中,《国富论》里追逐私利的个人被抽象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基于这一所谓的经济人假说,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可以理解为“两个男人的世界”,即居民和厂商(这里接受男人更具理性、女人多富感性之说)在两个市场——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相互作用(如图1)。在产品市场上,居民是产品的购买者,厂商是产品的供给者;在要素市场上,二者的角色换位。
  居民理性的,他进入市场的动机是寻求自身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在决策时,他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比如,在产品市场上,可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收入是既定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可用于获取收入的工作时间是既定的。在产品市场上,居民的决策可以概括为寻求既定收入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这一优化问题,借助数学方法,可以推导出居民对某一产品的个别需求曲线。在竞争性市场上,通过横向加总,就可以推导出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同样,厂商也是理性的,他进入市场的动机是寻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利润同时取决于成本和收益,因此,厂商的决策相对复杂些,他既要考虑因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变动,也要考虑因产量和价格变动引起的收益变动。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最优决策因此得以大大简化。借助数学方法,同样可以推导出厂商对某一产品的个别供给曲线(为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并通过横向加总推导出该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刻画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将它们置于同一坐标平面上进行分析。当需求的力量与供给的力量相等时,完全竞争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福利分析表明,此时,市场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以上的分析尽管是在单个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局部均衡的意义上进行的,但更为严格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同样证实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性。
  这样,微观经济学就在证实“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基础之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理性居民和厂商之间相互作用的完全竞争分析框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思想在现代躯体中的复活,因此,完全竞争分析框架也称新古典分析框架或新古典经济学),而且通过这一分析框架,为我们展示了诸如偏好、效用、需求、供给、成本、收益、利润、均衡、平均、边际、最优等一系列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二
  
  然而,现实中的经济是复杂的,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形可谓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抹杀提出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毕竟,我们只有明白什么是有效率的,才能理解什么是非效率的。事实上,在完全竞争市场成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标准之后,种种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吻合的情形就被一一拿来对照,在此基础之上的研究,既成为微观经济学不断拓展的领地,也成为许多分支学科纵横驰骋的战场。
  
  相对于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中更加普遍。那么,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尤其是厂商和厂商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效率意味着什么?如果缺乏效率,那么政府应采取哪种公共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产业组织理论和政府管制经济学关注的核心。
  在市场上,价格是联系居民和厂商的纽带。然而,像路灯、国防等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就存在居民不付钱也能参与消费的所谓“搭便车”的可能;而像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的发生,则源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等产品难以自发形成可交易的市场。这意味着,在公共产品、外部性等场合中,市场价格无法自发形成,依赖价格调节经济的市场机制因而是失效的。我们知道,市场是由本质上追求私利的居民和厂商所组成的私人部门活动的场所,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表明私人部门也难以有所作为。为此,只有依靠公共部门(或政府)的干预和介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之,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一分析思路恰恰构成了公共经济学(或财政学)的逻辑起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不存在交易摩擦的完美世界。在这里,现实中各式各样的企业组织退化成一个简单的投入一产出函数;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货币、银行、证券等的存在。源于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贡献,交易成本的概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经济学从此变得更具解释力。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就产品的提供而言,有时市场本身就足以胜任(考虑一下戴尔电脑公司,其电脑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几乎全部来自于市场交易),既然如此,为什么存在企业?答案是,企业是一个节约交易成本的组织。相对于市场来说,企业节约交易成本的能力有多强,它的边界就可以有多大。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兴起,不仅使企业组织重新成为经济学关注的对象,而且让货币和各种金融组织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尽管存在价格和买卖关系,我们却看不到货币的影子。而当我们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思考货币功能的时候,我们发现,尽管需要货币媒介的买卖比无须媒介的物物交换看起来多了一个环节,似乎成本更高;但在n种商品的场合,要让所有商品交换的完成需要经过n(n—1)/2次;而借助货币媒介,只需要(n—1)次。因此,只要n>2,货币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好处就显现出来。当然,货币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的发挥,需要有良好的组织为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金融组织和制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成为金融学的主题。也可以这么说,金融学就是从货币融通的角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一门学科。在家庭、公司、政府和国际的层面上,金融学分别被称为家庭理财、公司理财、财政学和国际金融。
  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一个有着完全信息的完美世界。然而,现实中因信息不足问题而带来的缺憾可谓无处不在,如在电脑、手机、二手车等市场上,买的不如卖的精;在保险市场上,卖的不如买的精。于是,如何克服因信息不足或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所谓“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或委托一代理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为信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等研究的主题。
  至此,我们概览了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面貌及其所衍生的众多经济学分支学科。不难理解,微观经济学体系可以视为一座围绕完全竞争或新古典分析框架构建而起的精美大厦。基于完全竞争分析框架,微观经济学将那些可以喻为砖块的一个个基本概念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有秩序地组织起来。但是,仅有框架毕竟过于简陋,为了让这座大厦变得实用和精美,还需要加以装修,各分支学科所起的作用就在于此。它们源于微观经济学,取材于微观经济学;又提出新的概念或分析工具,让微观经济学逐步完善起来。不过,无论这座大厦如何变迁,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这一研究主题却是基本不变的,各分支学科的区分主要是在各自观察经济的视角或切入点的不同上。
  
 
持币自己说了算,持股看着市场脸色办

使用道具

藤椅
jgmm 发表于 2010-4-5 18:53: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宏观经济学。从学科体系的科学性来说,研究总体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应当以研究个体经济的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建立内在逻辑一致的统
  
  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经济分析史上,宏观经济学却是在缺乏微观基础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比如,为了探讨经济萧条的成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直接就在居民消费c和收入Y之间建立了函数关系[即C(Y)=aY+b],而这与微观经济学中价格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说(即Qd=c-dP)是不相吻合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宏观经济学能够独立并超脱于微观经济学之外。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首先,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研究课题,经济增长可以视为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问题,克服经济波动则可以理解为减少因经济不稳定而带来的效率损失问题。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仍然落在经济效率的范畴之内。其次,经济波动研究的主流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也称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主体IS—LM是模型和AD—As模型,前者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成均衡的一般均衡理念,后者单纯从总需求一总供给这一名称中,你就能体会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相竞争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其基准模型的构建,同样立足于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而作为经济主体的代表性家庭和厂商,在决策时依然分别遵循着寻求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动机。 当然,即便如此,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及其发展,还是让致力于经济学科学化的人们十分头痛:一个学科之内有两个独立的基本理论体系!为此,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智力投入。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此外,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还让原先归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的分支学科有了新的领地,比如,宏观财政政策理论可以归入公共经济学的范畴,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的有关理论可以归入国际经济学的范畴,等等。
  在经济增长问题上多花一些笔墨看来是必要的。首先,从《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这一名称中不难看出,经济研究的主题原本是经济增长,而不是经济效率。二者之间尽管密切相关,却不能等同。其次,短期波动理论曾一度占据着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位置,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理论的进展,人们意识到,经济波动很可能是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产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除非是严重的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现象发生,否则经济波动问题其实不足为虑。相对而言,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伴随着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重新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并形成了被称为“新增长理论”的卷帐浩繁的研究文献。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有两个:一是新制度经济学,二是发展经济学。事实上,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增长或发展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关于制度经济学的盖世之作。新制度经济学之“新”在于其分析框架的主体依旧是新古典分析框架,通过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中加入交易成本这一要素,同时将新古典分析框架的制度背景——私有产权制度推向经济学舞台的中央,企业组织、政府组织、产权等这些长期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经济问题重新纳入经济研究的视野之内。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构成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新经济史等。如果说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是从长期的角度加以考察的话,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增长或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是从超长期的角度进行考察的。新经济史经典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一句关于“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的论断,不知隐含着多少穿越古今的绵绵追思。
  总体说来,现代经济学迄今为止的发展还达不到能够让你“学以致用”的地步。不过,经济学的确是从实践中来,并努力服务于实践的。根植于西方国家土壤发展壮大的经济学,多少带有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味道,往往不适合于解决后进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为此,直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分析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寻求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途径,就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顺便说一句,相对于仅仅关注国民收入变动的增长概念来说,发展的概念不仅包括着增长,而且还包括收入公平、环境良好、制度完善等多方面的内容,明确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四
  
  至此,本文已经蜻蜓点水般地浮掠了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面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学科或基本理论如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在文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过去。在全文结束之前,有必要做三点说明:第一,效率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但在一些学科如公共经济学中,公平问题同等重要。严格说来,作为效率与公平函数的社会福利,才是经济学研究的唯一主题。第二,研究视角至关重要,经济学之所以能够衍生出诸多分支,关键原因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在探讨经济问题时,你所站立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你一开始从公司的角度谈论如何合理避税,最后却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大谈如何防止避税。第三,尽管对效率的关注让林林总总的经济学科走到了一起,但每一学科又有各自独有的研究领域。解决不同的经济问题,往往需要借助不同的学科或理论,为此,理解不同学科或理论的适用范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谈到如何稳定中国经济时,你拼命剖析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如何的不合理。殊不知,经济结构是一个关乎长期增长的问题,而经济稳定恰恰属于短期波动理论的研究范畴,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儿。
持币自己说了算,持股看着市场脸色办

使用道具

板凳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4-5 19:0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学会在理论中融入现实的因素。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报纸
村野 发表于 2010-4-5 19:22: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数学应该是学习或者研究解释经济理论的工具。任何理论的最终目的应该也必须要指导实践,对现实做出解释,描述,判断甚至预测,这样才能体现出理论的价值。

使用道具

地板
linchuanxm 发表于 2010-4-6 10:19: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学会在现实中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

使用道具

同感,学经济学要结合实际考虑问题

使用道具

8
cxfnm2007 发表于 2010-4-6 17:07: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在实际中能运用才行!!!

使用道具

9
rui31118 发表于 2010-4-8 06:3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咳,微观经济学只是工具而已

使用道具

10
ckdiscovery 发表于 2010-4-9 02:02: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楼上几位有没有认真看完这篇,可能我学艺不精,这篇对我来说还是意义很大的,大致分析的很到位了。。。谢谢2、3楼主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