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effwangyj
2274 13

[考博外校] 再驳“考南开经院博士要小心”  关闭 [推广有奖]

11
zhangaixiaoyu 发表于 2010-4-29 12:36: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要公平,就去考国外的博士。

使用道具

12
magiczhang625 发表于 2010-4-29 13:13: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的分析还是客观而且理智的

使用道具

13
jjying 发表于 2010-4-29 14:5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是赵老师的博士生,对那位考生的印象现在还比较深,因为考前他曾找导师问南开附近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子租,我寝室的隔壁刚好有个空床位(哲学系的博士住着,我认识),我就让他住到那里(那时我住南开大学西区公寓8号楼A单元10106室,他住105室)。他住了大概有一星期,开始几天在南开教室里自习,后几天考试,考完当天就回去了。
    面试那天是我做的记录,面试小组成员主要由系里老师组成,作为当时的当事人,我可以明确告诉当初发帖的那位考生,你没有被录取既不是因为考前的任何原因,也不是因为面试之后的任何原因,面试小组就是根据面试情况做出的决定。当时大家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因此这次面试比正常的面试时间多出很多,大约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各位老师特意问了很多的问题,应该来说在作出决定之前是十分谨慎的(我记录了好几张纸)。小组讨论结束之后,特意还向学校简略汇报了该学生的情况,同意不录取该名学生,这个决定当天下午就已作出。
    另外要说明一个情况,那一年赵老师对外公开招考的名额是空着的,并没有众人猜想的太复杂的情况。
    赵老师曾跟我说,南开声誉不要受损就好,自己声誉不要紧,一点都没事。她还特意叮嘱千万不要公开该名考生的姓名及所在学校的名称,以免他以后的发展受到影响,也避免其所在的学校受到伤害。她对于原南开学生好意公开她的私人信函表示担心和不解,但告诉我不要太在意。我看了帖子后觉得很多人在猜测,而且猜得越来越离奇,忍不住将当初的情况说了出来。
    我们知道那位考生当初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上花了很多的功夫,没有被录取之后发发牢骚是很正常的,我们非常理解。同时也提醒正准备考博的学生,专业课不要过分忽视,不是宏微观、英语过关就行了,面试可不是走过场,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使用道具

14
jeffwangyj 发表于 2010-4-29 16:23: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jying 发表于 2010-4-29 14:54
    我是赵老师的博士生,对那位考生的印象现在还比较深,因为考前他曾找导师问南开附近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子租,我寝室的隔壁刚好有个空床位(哲学系的博士住着,我认识),我就让他住到那里(那时我住南开大学西区公寓8号楼A单元10106室,他住105室)。他住了大概有一星期,开始几天在南开教室里自习,后几天考试,考完当天就回去了。
    面试那天是我做的记录,面试小组成员主要由系里老师组成,作为当时的当事人,我可以明确告诉当初发帖的那位考生,你没有被录取既不是因为考前的任何原因,也不是因为面试之后的任何原因,面试小组就是根据面试情况做出的决定。当时大家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因此这次面试比正常的面试时间多出很多,大约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各位老师特意问了很多的问题,应该来说在作出决定之前是十分谨慎的(我记录了好几张纸)。小组讨论结束之后,特意还向学校简略汇报了该学生的情况,同意不录取该名学生,这个决定当天下午就已作出。
    另外要说明一个情况,那一年赵老师对外公开招考的名额是空着的,并没有众人猜想的太复杂的情况。
    赵老师曾跟我说,南开声誉不要受损就好,自己声誉不要紧,一点都没事。她还特意叮嘱千万不要公开该名考生的姓名及所在学校的名称,以免他以后的发展受到影响,也避免其所在的学校受到伤害。她对于原南开学生好意公开她的私人信函表示担心和不解,但告诉我不要太在意。我看了帖子后觉得很多人在猜测,而且猜得越来越离奇,忍不住将当初的情况说了出来。
    我们知道那位考生当初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上花了很多的功夫,没有被录取之后发发牢骚是很正常的,我们非常理解。同时也提醒正准备考博的学生,专业课不要过分忽视,不是宏微观、英语过关就行了,面试可不是走过场,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呵呵,终于有当时同学出来澄清了,很好的!如果当时就给那同学把这些情况说明了他的帖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