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三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宋军继在最近的“蓝色经济大家谈·首届山东半岛市长论坛”上说,山东省目前已编制完成蓝色经济区的规划纲要和24个专项规划,规划纲要也有山东省政府正式报送国家发改委。
他介绍,规划纲要在战略定位上,以打造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山东将重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国家蓝色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宜居区。
在此次论坛上,宋军继也透露了一直低调操作的规划纲要大致轮廓:在空间布局上,山东提出了构建“三带三区”的总体发展框架,即在海域上,由近及远形成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陆域上,沿山东半岛海岸线形成沿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区三个优势特色产业区。
宋军继解释,这样的空间布局是将海洋和陆域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布局,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快推进,与以往单纯的陆域规划有着本质区别。
蓝色经济区的规划范围包括了山东全部海域15万余平方公里,以及山东半岛7个省辖市、51个沿海县市区,陆域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超过全省的40%。
另据规划纲要,山东将在30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根据自然条件、沿海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五大海湾和五大岛群。
这是目前为止山东省编制的涵盖区域最广的一个发展规划。
消息人士告诉本报,山东启动规划编制后,多次与国家发改委衔接沟通,4月19日山东省政府报送国家发改委的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范围,基本为国家发改委所认可。国家发改委或将择期到山东调研,对编制国家级规划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加速推进一体化
对于山东省来说,如何在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避免7城市中间的同质化竞争,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现实考验。
宋军继告诉本报记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在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体系和区域政策、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搭建一体化发展的平台。
“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布局,各市都非常欢迎。”宋军继说,山东将统一蓝色经济区内各港口、后方集疏运铁路、公路以及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山东半岛构建一个海陆相连、空地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宋军继表示,作为推进市场一体化的抓手,山东将着力推进一卡通在蓝色经济区域内的通用,并逐步扩大至公共交通、旅游、公共事业和消费领域。
在共同市场建设方面,山东正研究制定区域内统一工商登记认证、质量监督、食品安全检查等方面的执法标准,以推动形成区域性科技成果、人力资源、商品物流、产权流通、旅游文化等统一市场。
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山东省政府正在与工信部磋商在有关市开展统一资费标准和固化区号的试点工作。
对于产业一体化发展,宋军继告诉本报,将充分考虑各市事情进行一体化布局,同时,尊重市场调节和选择。
环境治理方面,山东省已研究制定统一的蓝色经济区污染治理标准,对区域、陆域、海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搭建海陆一体化的环境管理新机制。
322个重大项目预热
报获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产业选择上,将突出配置海洋高端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临港产业等。
在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山东确定了海洋优势产业培育、示范园区培育、海洋科技支撑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为此,山东省蓝办筛选出100个示范园区、322个重大建设项目。
据本报了解, 100个园区主要是蓝色经济区域内条件较好的保税港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依托上述园区,山东将建设一批海洋高端产业园区、新能源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临港工业园区等。
322个重大项目主要围绕港口、机场、铁路、公路、能源、水利、信息等7个领域;规划建设周期为5年之内,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宋军继表示,山东省蓝办将进行相关调研,以制定山东省政府支持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导张曙光(博客)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实现区域内一体化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和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做好规划是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山东省能否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海陆统筹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