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ga2411387
563 1

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B版3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本科生

9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15 个
通用积分
11.8803
学术水平
6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1391 点
帖子
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20
最后登录
2024-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假设某国只有3家银行,所有的存款贷款都会在这3家银行中循环存入和贷出,假设银行1有1000美元存入,贷出900美元并交易后存入银行2,银行2贷出810美元并交易后存入银行3,银行3贷出729美元交易后存入银行1……如此下去以致无穷,再考虑1000美元并非“初始”存款,我们逆向推演,表25-6就可以修改成表25-6-1。

表25-6-1

  

相关的银行

  

某国仅三家银行时的资金流转

新的存款($

新的贷款和投资($

新准备金($

逆向4

银行3

1524.2

1371.7

152.42

逆向3

银行1

1371.7

1234.6

137.17

逆向2

银行2

1234.6

1111.1

123.46

逆向1

银行3

1111.1

1000

111.11

初始银行

银行1

1000

900

100

2级银行

银行2

900

810

90

3级银行

银行3

810

729

81

4级银行

银行1

729

656.1

72.9

5级银行

银行2

656.1

590.49

65.61

6级银行

银行3

590.49

531.44

59.05

7级银行

银行1

531.44

478.30

53.14

8级银行

银行2

478.30

430.47

47.83

9级银行

银行3

430.47

387.42

43.05

10级银行

银行1

387.42

348.68

38.74

10级银行总和

银行2

6513.22

5861.90

651.32

其他级银行总和

3486.78???

3138.10???

348.68???

整个银行体系总和

10000???

9000???

1000???

从这个表就可以看出,资金在银行间的流转是会形成闭环的,任何一次流通中的货币存入,都不能算是“初始的”,而是地位完全相同。即使你把它想象成是“初始”的,但因为想象的账单后来都会实际入账,所以将想象的账单入账就是重复的、错误的、不必要的。表中,从所谓的“初始银行”开始,1000、729、531.44、387.42这些存款入了银行1的账单,并产生相应的贷款900、656.1、478.3、348.68等这些数字。同样,银行2和银行3入账如表中所示的存、贷款数字。如果按“乘数理论”,1000美元会衍生1000+900+810+729.......这么多存款,可是729、531.44、387.42这个数字在第4级、第7级、第10级又入了银行1,这该怎么算呢?表中每一笔贷款,仅衍生自同一行的存款,也因此,任何单个银行或整个银行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会大致保持0.9:1的比例关系,这正好说明了银行收到任何一笔数量的存款,只能按90%的比例贷出,不可能再“衍生”更多。任何银行都只能将实际发生的存贷款入账,而不可能将想象的后续存贷款入账。不应把第二行的贷款的产生计入第一行的1000美元的贡献中,或者把第三、四、五行的贷款的产生计入第一行的1000美元的贡献中,也不应计入第二行的900美元的贡献中,如此等等。

至于银行不是3家而是3000家,或是货币的流向也并非简单地从1到2到3到4,而是资金会重新拆分组合后流入很多家不同的银行,都不影响以上分析的结论。货币可以拆分、组合的特性,我认为,正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错误产生的根源,它使追踪货币的流向和路径变得困难,容易将人的思路打乱从而引入迷魂圈中,导致重复计算问题。

表25-6中所谓“第一次”“初始”的1000美元,可能每张钞票都已经流通了几十上百年不等,根本不可能是“第一次”,那这$1000产生的$900贷款的功劳有人考虑过要记到前面的流通过程中其他存款的头上吗?“第一次”的说法是错的。在表25-6的存贷过程中,第一个人在第一个银行中存入$1000,书中将其定为“第一次”,但这$1000是从何而来?凭什么将这$1000当作计算的起点?往前溯源,这$1000一定还有它的来路,也就是前面说的1111.1、1234.6这些数字。然后再继续溯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货币被印制出来的时刻,可能某张钞票已经流通了几十上百年。实际上,恰恰是追溯到货币被印制出来并进入经济体流通时才刚好是起点,不错,只有货币的印制出来进入经济体流通,也就是增加经济体中流通的基础货币量,这才是计算的起点,才可能“创造”货币,造成通货膨胀。货币的磨损、回收、消失则是相反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乘数理论 错误

沙发
saga2411387 发表于 2020-7-1 12:04: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性,银行确实可以创造货币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现实中不成立。。。 我们从金币说起。如果一个人把一枚金币存入银行,银行出具一张具名等值的借据(存单),这个借据是不可以转让的。如果这个银行信誉很好,所有人都认,那就可以把具名的借据改为不具名的借据,在这种情况下,借据本身就会逐渐变得可以转让并用于交换,成为货币(这就是宋代交子的演变过程)。此时一枚金币产生了两倍的货币量,也就是别人的欠钱凭证也成了货币。借据本身成了货币之后,如果存入银行,银行再出具借据的借据(称为二级借据),二级借据也可以成为货币,二级借据再存入,银行再出具借据的借据的借据(称为三级借据),这样一枚金币就产生了四倍的货币量。后面还可以再四级借据、五级借据……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才是可能的,这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靠准备金这些玩意,只是让人绕晕了头而已,并不能创造货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cda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