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定义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又叫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
计算公式: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作用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通过比较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的大小,反映出企业净利润为企业带来经营现金净流入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更好地评估净利润的质量提供参考;
因为企业存在粉饰财务数据的潜在动力,净利润或许并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太多企业利用财务手段调整净利润的案例;
而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造假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是,单独看经营现金流量,虽然能够看出企业实际收到的现金流净流入有多大,可是这净流入的现金并不全是企业的经营收益;
通过将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进行比对,正好可以互补长短,既知道企业年度净利润有多少,也通过现金流入情况知道净利润是否含有水分;
具体来说,如果企业的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较低,则容易发现企业净利润存在水分,所以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常常被用来检查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三、分析注意事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是不包含折旧费用、利息支出和投资收益的,而净利润是包含这些损益的,当这三项费用较大的时候,会使得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被高估或低估,从而使得分析出现偏差;
折旧费用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配置情况,企业当期的折旧费用并不影响现金流入流出,所以并不在经营现金流量中体现,但是折旧却使得企业净利润减少,从而使得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被高估;
利息支出导致的现金流出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是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但是利息支出使得净利润减少,同样会使得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被高估;
投资收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获得投资收益会使得净利润提高,当投资收益较高的时候,可能企业的净利润表现不错,但是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却不高;
由于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分子分母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导致分析结果失真,可以通过对净利润中折旧费用、利息支出和投资收益进行调整,使得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的结果更加有参考价值。
总结: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通过比较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反映出企业当期净利润的质量,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折旧、利息和投资收益的影响。
至此,关于盈利能力的指标都介绍完了,明天或者后天做一篇盈利能力指标总结,由于上周因为事情耽搁了没有持续更新,不好意思哈
声明:财经知识介绍系列是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
我们致力于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经济财税知识,wxgzh: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