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金融界发生了一件堪称惊天动地的事——包商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接管。个人储户的钱全额保障,对公和同业存款一定范围以上协商解决。本质上已经破产,只不过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银行破产而已。
这是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事件,只不过以我国幅员辽阔,外加央行正确调控之后,只要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
至于为什么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如此牵动人心,绝大多数媒体却没有说到点子上。在我国,银行打破刚性兑付确实另人震惊,但早在2015年我们就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对标的就是商业银行发生兑付危机时保障储户存款,所以既然已经未雨绸缪就没必要在这方面大惊小怪了。
但是我们国家货币扩张的主要债权人是商业银行,所以这次事件真正的影响在于它动了我国货币扩张、经济增长的根基。
货币扩张就两条路,一是借贷、二是印钞。现如今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大搞贸易战,使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全球各国都失去了以「印钞」扩张货币的锚,没有锚的情况下盲目印钞必然会是现在委内瑞拉的后果,所以经济发展只剩一条路——借贷。
中国和美国的借贷途径大为不同。我在2月24日那期文章——《透过数据看本质 》里提到过一组2018年的数据:
- 股票市值/GDP:美国200%,日本100%,中国50%;
- 银行总资产/GDP: 中国280%,日本209%,美国84%;
由上简言之,中国依托商业银行体系存/放款扩张货币,美国依托股市、债市及金融衍生品投/融资扩张货币。
尤其是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情况下,要必须确保这条路畅通无阻。在中国就是维持商业银行较高的对外贷款意愿,在美国就是保障金融市场较高的活跃度。
逻辑搞清楚之后,就可以合理揣测国家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了。
包商银行事件之后,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马上就出现了惜贷的情况,非常时期都想以“稳”字当先,所以纷纷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主要债权人不想借钱,还怎么以借贷进行货币扩张?而且现如今借贷·扩张之路还绝不能发生阻塞,那该怎么搞?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无外乎那么几种,对症下药只能是降准。降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维持商业银行较高的对外贷款意愿。
与此同时美国现阶段的国情对症下药就必须是降息,降低无风险利率,以保障金融市场较高的活跃度。
2019/06/02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