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0

[经济现象] 国家已经开始试行严控公转私了,那么个人独资企业法人提现算不算公转私呢?还需要缴纳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副教授

4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2 个
通用积分
11.3648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036 点
帖子
365
精华
0
在线时间
3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4-2
最后登录
2022-9-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昨日,公转私已经在河北试行,10月份将在浙江、深圳试行,转账的额度不一样,分区域试行,各地账户的管理金额的起点有所不同,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为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以后肯定会全国推广。老板股东不要有


懂 税 帝


(1)“公司是我家,用钱随便花”,这样的思想是很危险的。公司与老板个人财产混同,会影响到股东的有限责任,将来有可能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同时,当中一般还会涉及到偷漏税,或者被怀疑有洗钱等风险。所以,一定要公私分清楚。

(2)过度激进的筹划也会有风险的。有些时候,股东为了逃避分红的个税,会采取一些过度筹划方式。比如之前的8亿大案,就非常的触目惊心。还有一些公司会通过一些避税地来进行筹划,但现在一系列反避税措施的出台,也是对这种情况的遏制。所以,过犹不及,要注意合理地税务筹划。




总的来说,老板们对于合理合法的“公转私”完全无需担心,并不是大额取现试点中的10万金额起点,虽然银行有大额交易报告,但我们关键还是要看款项的性质,保证款项的性质和用途的合规性。并且,在公转私之前,可以合理地对一些税费进行筹划,以降低综合的税负。当然,要注意过犹不及,不要做过度的筹划。




比如我们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来进行税务筹划,意思就是合理避税,我们知道,企业如果确实成本会缴纳所得税还有分红税,这一部分是实实在在没有成本造成的,多缴纳的税让老板股东心痛。这时可以个人独资核定征收来减少税负,假如确实成本500w,共需缴纳200w的税,但是我们筹划后,只需缴纳15.8w的税。这么一对比节约了90%多的税,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压力。而且在纳税后,个人独资企业法人可以随意支取卡上的金额,不存在公转私的问题,但是需要法人先提现,更没有分红税的烦恼,一举多得。

税筹问题千千万,《懂 税 帝》为你找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独资企业 企业法人 公转私 企业法 过犹不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