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玄一无相
2347 11

中国成“世界第二”与iPod背后的警示 [推广有奖]

第一责任版主

学术权威

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44236 个
通用积分
10246.3658
学术水平
277 点
热心指数
310 点
信用等级
228 点
经验
32265 点
帖子
2704
精华
4
在线时间
36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7
最后登录
2024-6-15
毕业学校
郑州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它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它的成本是由5%的中国薪水、15%的美国专利费和40%的日本附加值构成的.(下文转于金融界网站)


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曾经将一台IPOd媒体播放器进行“暴力拆解”,然后研究其中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商及其成本和利润,最后的结果发人深省。
  研究发现,一台在美国零售价为299美元的iPod,分销和零售成本为75美元,苹果公司的收入为80美元,所有成本为144美元。在这144美元的成本中,仅硬盘和显示屏两项,日本企业的附加值就达到93.39美元,其中东芝占主要部分。其他成本还包括美国、日本和韩国一些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和技术专利费等。但真正组装这台iPod的中国,所赚取的不过是“几个美元”的加工费。
  这并非“耸人听闻”之举,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2010年6月下旬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拉米说:“以iPod为例,它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它的成本是由5%的中国薪水、15%的美国专利费和40%的日本附加值构成的。”
  之所以重提所谓“iPod警示”,是因为近期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时此刻,全体中国人在自豪和喜悦之余,更应该保持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不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还是贸易统计数据,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误导”效应。如果我们把GDP和贸易数据也来一个“暴力拆解”,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我们收获了令全世界艳羡的GDP和出口数据,但像苹果、东芝这样的世界性大企业,却收获了更为丰厚的利润。
  我们无意激发大众对于苹果和东芝的“愤怒”情绪,一个理性的读者反而应该跟我们一起探讨:为什么在iPod创造的利润大蛋糕中,苹果和东芝分得了大头,而我们只不过获得了一些蛋糕碎片?这里没有“帝国主义”的阴谋,也没有“坚船利炮”的胁迫,有的只有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差异,造成的所处世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不同。换句话说,苹果和东芝“吃肉”,是因为它们拥有核心的技术、设计和品牌;而我们只能“喝汤”,则是因为我们在整个价值链创造过程中只是提供了廉价、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的劳动力。
  当然,“有汤喝”,其实也是一种进步。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前,我们置身于国际产业分工之外,有时候我们连汤也喝不到。而且即便是现在,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因苦于没有中国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想喝一口汤而不得。
  但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有汤喝”显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如此紧迫,如此没有退路。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必须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品牌。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句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新京报》8月1日)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相继超过法国、英国、德国,现在又把日本从第二把交椅上给拽了下来,自己登上了“亚军”宝座。经济总量的提高,当然反映一个国家国力的增强,也预示着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然而,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各种总量夺魁称冠也不足为奇,而在“人均”的天平上,才能够掂出真正的分量。我们应该少些“总量”心态,多点“人均”意识。
  前不久,有关部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外界宣布: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达到3500万人,为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而中国钢铁产量早就雄踞世界第一,超过第二、第三、第四的总和,当然,还有更多数不胜数的这“第一”那“第一”:中国水泥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鞋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电冰箱产量世界第一……要是耐下心来,再搬搬手指头数数,还能够数上一大堆。
  以我国“人口众多”的压倒性优势,科技人力资源登上世界第一宝座,几乎手到擒来,顺理成章。因此,我们没有理由陶醉在这个“世界第一”的虚幻里,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与科技强国还有多大差距。我们是当之无愧的钢铁大国,已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然而国际富铁矿的开采、供应及其价格控制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上,一些特种产品和高端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铸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令人忧心。即使姑且搁置“大”不等同于“强”不议,这些“之最”、“第一”的光环,如果放在人口的分母之上,立刻暗淡无光。
  从过去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到现代动不动就宣告这个第一那个第一,再到当今那么多地方热衷申报吉尼斯记录,无不暴露出一种“总量”心态。表面上看,是成功之后的情不自禁,是成就取得的自然反应,显示着自信、骄傲和自豪,而本质上,却是一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表现。
  几年前,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13亿人口的“乘除法”: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离世界强国的差距还很大,切莫为一些总量增大或者领先而沾沾自喜,远没有到弹冠相庆的时候。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经济方面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里舍弃了“总量”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人均”,其蕴含的深刻意味,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世界第二 iPod IPO pod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 警示 iPod 世界第二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IBNR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IBNR 发表于 2010-8-5 05:11: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od article

使用道具

藤椅
panpo1 发表于 2010-8-5 09:5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呀,中国制造,制造的是总量,不是人均。
天助自助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使用道具

板凳
dawn2002313 发表于 2010-8-5 09:57: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信党,相信中央。汶川大地震很明显,涛哥、家宝来了,带回传统精神了。

使用道具

报纸
figor99999 发表于 2010-8-5 14:05: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的别拍马恶心了。。。我们的领导人在灾难面前本来就应该的。为人民服务啊~~
你只这样讲怎么可以呢???在汶川大地震中,你更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现场拯救的人民子弟兵,还有全国百姓以及海内外朋友的关怀与支援。。。

楼上的说话太恶心,拍马~~~
这么直露的表白,相信领导人看了都会觉得恶心。。。

使用道具

地板
玄一无相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0-8-5 21:13: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两个明显偏离主题了。。。
个人觉得,在这种时候国家出来说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什么的,挺是正确时机的,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率与否,社会的公平性还是很重要的。。。长远考虑,没有绝大数农民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的就业 没有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很多矛盾都会凸显出来

使用道具

7
neodab 发表于 2010-8-5 21:39: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为国外输出都是便宜的,IPOD为例,自己都是昂贵的所有物价都在涨,更别说房价了,如果国家真想打压房价,还只是老出国X条?直接拿地盖经济适用房就好了!还用高价卖给开发商找人盖?

使用道具

8
dawn2002313 发表于 2010-8-6 12:48: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igor99999 发表于 2010-8-5 14:05
楼上的别拍马恶心了。。。我们的领导人在灾难面前本来就应该的。为人民服务啊~~
你只这样讲怎么可以呢???在汶川大地震中,你更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现场拯救的人民子弟兵,还有全国百姓以及海内外朋友的关怀与支援。。。

楼上的说话太恶心,拍马~~~
这么直露的表白,相信领导人看了都会觉得恶心。。。
哦,本来就应该,是这么个理。想想朱翊钧,有军队,有关怀于支持。如果你是一个30以上的男人,你的回答很**。

使用道具

9
liuxinzhiyou 发表于 2010-8-6 16:56: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信党,相信中央。汶川大地震很明显,涛哥、家宝来了,带回传统精神了。
。。。。。。。。。。。。。。。。。。。。。。。。。。
    地震碎碎房的死者们,情绪十分稳定!!!

使用道具

10
insight 发表于 2010-8-6 18:11: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工资总额/GDP越来越小,原因就在这里!!!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