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胡双
1484 5

[休闲其它] 美国扯蛋之事汇总 (下)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4粉丝

讲师

3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22 个
通用积分
7.5217
学术水平
29 点
热心指数
54 点
信用等级
27 点
经验
6031 点
帖子
597
精华
0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0
最后登录
2013-3-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接上文)


    七、餐馆后台
           也许你嫌弃中国餐馆的脏和乱,其实那只不过是坦坦荡荡地脏了乱了给你看。趟若你见识了美国餐馆后台的how amazing it is,一定能体会到老美的表面功夫之精湛。
           信不信由你,有些餐馆里炸fries和chicken的油至少三个月不换。加在soda里的冰块来自放在垃圾站里的冰柜,多数人把冰袋拖在地上,一直拽着来到soda machine跟前,撕个口子,把冰块连同袋子外侧的污水一同倒进soda machine里。更有甚者,如某些soda stand的cashier,背对着consumers用爪子来给soda加冰块,不戴手套的爪子同时还要收钱、扫地和汇总垃圾。
           我曾在某家快餐店strangely busy的一个小时,被临时抓去帮忙做salad(听着有点玄,其实做快餐salad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做着做着,一只僵死的飞蛾跟着生菜叶被我倒了出来。按照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如果一袋/盒/箱材料中发现了问题,整包作废。我端着盛有死蛾的盘子和那袋生菜去找manager,她便起身去后台冰库里要另拿一袋,谁知生菜用完了。Manager伸头望望前台,又抬手看看表,略一沉吟,说现在店里太忙了,要等support service的人运下一箱过来至少得15分钟,不行。接着她伸出纤纤玉指把死蛾一弹,认真地对我说:“You see nothing! Go ahead!“看我一脸惊诧,站在原地不动,manager又道:“Don't worry about that. We won't eat it!”
           这事儿说给中国同胞听,大家都很shocked,“不会吧。怎么也该把死飞蛾周围那些生菜给处理了呀!”可见我们习惯的中国餐馆再脏,好歹背后功夫还是下得比老美足。

    八、让座原则
          在中国,各色在公交上让座的先进故事在课本里、课堂上屡见不鲜。即使你自己从未实践过,至少公交广播里的“各位乘客,请自觉给老弱病残幼让座”也一定耳熟能详,或者见过别人让座。
          老弱病残幼。排第一位的是什么?老。
          美国的老人远比中国的老太太老大爷要活跃。逛街、旅游、运动(比如golf)、party(当然内容没年轻人的party那么hot)样样积极。平时坐公车或火车,一般不会坐满,也就没有让座的必要。只在NYC的地铁上,第一次看到一位扛着巨大钓鱼工具包的老大爷,环顾一下列车已无空位,就本能地站起来请他坐。老大爷说“No, thank you. I'm all right.”
          本人当时初到美国,还没从中国式客套中缓过神来呢!连说没关系,再请他坐。谁知老大爷皱着眉头,上下打量了我一眼,异常严肃地说道,“No! I'm fine!“我只好又尴尬地坐回去了。
          事后与我的manager聊起此事,他笑了一下,向我解释:美国是一个崇尚年轻的国家。许多老人退休以后还疯狂地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因为生怕被别人认为是老了,没用了。像那位拒绝我让座的老人家,这么大张旗鼓地出来钓鱼,多半也是类似的原因。他心想年轻人能站着我也能,所以我给他让座,对他来说会有点offensive。
          后来我每次在公共交通上都认真观察,果然总结出了规律:在美国的让座原则里,排第一位的是孕妇或者抱着婴幼儿的妇女;其次是伤者,比如刚出了点小车祸,去医院包扎了一番正准备坐车回家的人;最后是有人陪同照顾的老人或者残疾人,有人陪同说明需要人照顾,故他们需要让座。对于独立行动的老人、残疾人,一般不让座。如果看到他们行动真的十分困难,也要稍等一会儿再说“I'm about to get down. Would you like to sit here?“,以表示不是专门让座。
          突然想到了我的外婆,曾因为在公车上没人给她让座而郁闷了许久。这要是到了美国,还了得,非气死不可。
          ”敬老“是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即使你不照做,下意识里也会认为这是对的。美国则不然,许多意在维护老人自尊的举动或不作为(比如不让座),在中国人看来绝对是相当不礼貌不尊敬的。

    九、种族混杂
          虽然早就知道美国是一个种族文化的大熔炉,其杂之甚,还是令我匪夷所思。
          先是在上班的时候遇到许多从南美,多半是墨西哥,来的顾客,只说Spanish不说English。这些人个个嗓门奇大、声带奇韧(方醒悟能唱出My All这等神曲的Maria Carey,天资的基准线就都优于常人),对于我听不懂西语这一点非常抓狂,捶桌子,拍玻璃,张牙舞爪,大喊大叫。即使是会说英语的墨西哥人,也喜欢往英语里掺上西语去说。比如yes总会被si代替,sprite和pepsi也有西语里对应的词。最要命的是,西语里说Miss或者lady是“妈咪”。每每听到墨西哥大叔乐呵呵地对我说“Bye bye, mami!”或者“Thank you, mami!”,我就浑身不自在。
          SF是个美国社会的万花筒,在那上班总会不时遇到一些非东亚的亚洲国家的人。最人多势重的当属印度。印度人说英语,无论发音还是腔调都难听得不行,但人家就是说得溜,几十句话下来一口气都不用喘。印度英语无疑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中的独门别派,看人家神色淡定,一脸的“你若听不懂我说话肯定是你英语有问题”,觉得此精神真是值得广大中国同胞学习:华人数目之众,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种族都望尘莫及,且不说要让汉语打败英语,起码也该把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说得理直气壮。
           相比之下,中东一些国家来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有位浓眉大眼的黑黄色大叔来买一杯coffee,由于他只发浊音不发轻音,我费了好大劲儿才知道他要的是咖啡。接着他要求在咖啡里加mellic或者millic,反复说了几次,但这下我们死活不晓得他要的是什么了,只好说没有,他悻悻而去。后来每当在闲时看到和那位大叔长成一类模样的人,我总要试探着问一下他们知不知道mellic是什么,结果是人家绝大多数都知道,但就是解释不清楚是什么。是不是某种只在当地有售的香料呢?他们说不是,美国超市里处处有卖。直到我回国前,这件问题的答案还是个谜。
          还有一次,一位裹着头巾的大婶来买muzic,谁都听不懂那是什么。当时恰好不忙,从manager到patio,上上下下,七八个人围着她,屏住呼吸听她结结巴巴、颠三倒四地描述how to make it。连猜带蒙,加以循循善诱,终于弄明白了人家要的是milk shake。大婶走后大家欢乐得互相击掌,Congratulations! Team Work!
          九月份我环游到了Boston,一出South Station,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窗外不远处的一个牌坊,上书“公義天下”四个大字,由不得我看不见。在地铁上、公车上、马路边,时不时就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的人走过来,开口就跟我说中文,毫不犹豫,not even a second。这让我很诧异,难道没考虑过我可能是日本人、韩国人或者是在美国出生不会说汉语的华人么?有一次我在地铁上,书包不小心撞到了旁边一位大叔,我没细看脸,本能地脱口而出“sorry”。谁知大叔瞪着我,相当严肃地说:“你不说中文吗?啊?”我愣了一下,赶忙道歉,“说的说的!我说中文的,不好意思。”
          我也不知为什么,在Boston街头、餐馆和各色交通工具上,随处可见中国学生、华人小老板和出差暂住的中国白领。某晚我在Borders全球总部二楼喝茶看书,邻桌恰好是两个Boston University的女生在教四五个老美说汉语,光是“麻辣鱼”就教了半个多小时。人家散了以后我好奇去问,每教一个人可以拿到15-20美金一个小时,故很多中国学生都把这当作一份不错的外快收入。
         离开Boston的时候,我又走进South Station,电梯缓缓升起,出站时我背对着的一面慢慢出现在我眼前:两个运营长途bus的汽车公司,一个叫megabus,也就是我坐的那家,中英对照;另一家叫风华,全中文,工作人员也清一色的华人模样。顿时我神志有点愰惚:咦?回国了么?
          异地他乡遇到同胞自然是好事,但人数太数,居然就有了weired的感觉。
        

          不光是非英语人群的强悍令人困惑,各种族间混杂的方式也比较诡异。比如我到Washington D.C去,到处看到的都是黑人,简直就要找不到白人了。一个不在非洲的国家,首都却疯狂地集中住着那么多黑人,不奇怪么?有人开玩笑说是Obamma当选了,黑姐黑哥都涌来沾光。
          后来某位NJ Transit的华人司机跟我分析,D.C是全美社会福利最好的地方,但只是一个政治中心,商业工业都不发达。所以想飞黄腾达的人大多不愿留在D.C长住或者工作,而对许多好吃懒做、只想靠国家养活的黑人来说却是极好的去处(的确,D.C有很多地方都是免费的)。这样说也许有种族歧视的味道,但事实确乎如此。那位司机伯伯给我举例子说,在美国的华人很多,其中不乏偷渡过来的,可是他在美国住了近三十年,从没见过任何一个华人露宿街头。黑人就没这么坚韧、勤劳和坚守尊严:没活儿干么,算了,流浪和乞讨也没什么,靠社会救济养着一样死不了,天经地义。
          不能诬蔑黑人尽如是,比如亲爱的Obamma两口子就是例外中的典型,但这样的现象在黑人当中的确比其他任何种族都要普遍。
          另外,泰国人常常夹在中国人里混。比如Chinatown里有些同样写汉字的超市,走进去后发现满是泰文包装的泰国调料,营业员也一点中文都不会说。韩国人喜欢夹在意大利人里混,除了在NYC见过专门的Koreatown以外,其他地方的意裔聚居区总能经常看到画个包菜图案的韩国餐馆。中东的人自成一派倒不奇怪,只是这些比白种人黑比我们东亚黄种人也黑的“孩子”是最歧视和排斥黑人的一拨,想想就有点意思。英国人、法国人等自视清高,对老美比较鄙视,倒是俄罗斯人最能融入美国本土社会,如果放在美苏数十载的冷战历史上看,这个现象就值得琢磨。






(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University Washington Thank you Consumers offensive 美国 汇总

沙发
haffer 发表于 2010-9-25 09:12: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藤椅
胡双 发表于 2010-9-26 16:23: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纯属个人经验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胡双 发表于 2011-11-11 02:3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又从美国回来了。

使用道具

报纸
zmn123452700 发表于 2011-11-11 12:48: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接着她伸出纤纤玉指把死蛾一弹,认真地对我说:“You see nothing! Go ahead!“看我一脸惊诧,站在原地不动,manager又道:“Don't worry about that. We won't eat it!”

使用道具

地板
胡双 发表于 2011-11-15 21:35: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笑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26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