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无意苦争春
22240 61

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 [推广有奖]

新制度经济学与早期制度经济学、后制度经济学的区别:

1两种不同的制度分析法:二分法与交易成本法(早期制度经济学就是从制度(或仪式,以静态为特征))与技术(或工具,以发展为特征)的二分法来看待、解释经济的发展(技术对仪式的替代)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心论题是:只要存在交易成本,产权结构就对生产绩效产生影响,其着重的是在交易费用基础上的不同制度形态的绩效与选择)。
2、人的行为的决定:文化的视角与成本的视角(凡勃仑坚持从行为人所具有的遗传特征、个人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坚持认为正是多种因素决定了人们的经济行为。后制度经济学也基本继承了这种观点;有限理性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但其实质是将这种认知的差异归结为新的成本--信息成本)。
3、对市场作用的看法:两者的根本差异所在(康芒斯认为,市场秩序并非只是看不见的手的结果,也是集体行动实现从利益冲突中创造利益的相互关系的产物;布罗姆利(后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和集体行动都同时限制和解放个人;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一样,市场作用仍然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
4
、方法论的区别: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方法论是通过对个体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来认识一般,方法论的集体主义则是通过对群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来认识世界。早期制度主义和后制度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以集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论上是个人主义的)。

使用道具

各自的影响与局限

早期制度主义所蕴涵的作为整体的制度演化思想难以数量化,更难以建立模型,使得该学派的理论一直停留在主流的分析视野之外。

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代表了一种与主流经济学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与主流经济学的鲜明对照。

由于这些缺陷(意识到文化、观念、意识形态认识能力等非经济因素对制度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并在理论中给予了较多关注,但只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外围构建了一些无法纳入新古典体系的概念范畴,没有将这些概念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完全整合统一起来)的存在,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引人瞩目,但仍远不是一种成熟的经济理论。

使用道具

13
干羽 发表于 2006-6-8 20: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无意君推荐的书真是博大精深!小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小弟刚忙完毕业论文,暑假可以读读无意兄推荐的大作了!

使用道具

14
hong 发表于 2006-6-8 23: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偶一直认为无意君很棒的,说实话,水平比一些博士生不差!真的耶。祖传秘方的经济史学硕士省都与他一样,中国学术就会上一个台阶啦:))

不过,偶建议无意君,可以在总结与一般比较或分析前人东西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深入:

A.系统学习和认真思考中国经济史和思想史的系列大书,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理路。

B.在提高经济理论的同时注重中国文化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因为研究中国最后拼的是这些。

对否,仅供参考。

使用道具

谢谢hong姐的指点,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经济史真的离不开思想史,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历史确实会产生许多疑问。现在的感觉是,如果专从经济理论来解释历史则不可避免地要简化历史,甚至会歪曲历史,但是如果我们把经济学看成是科学,那么这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科学就是要去掉次要因素,“片面”地看历史。我困惑的是,经济史学的目的究竟是要解释历史还是要推进经济学的发展,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要向斯波义信先生倡导的那样,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最大限度的把经济史与经济学相结合,如果我们不能把两者相结合,那“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我是不是把“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混为一谈了,因为一旦我们把思想、文化、传统习俗加入经济分析就已经远离“主流”经济学了。可能经济学的学生学经济史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就是开始时总是乐此不疲地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历史,后来发现有些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求助于其他学科,渐渐的就把解释历史变为第一目标,也就不限于“一切经济学皆是方法论”,而是“一切社会科学解释方法论”,看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才是更高一层的目标,如果我们对历史作出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解释,那后人对我们嗤之以鼻事小,对他们认识历史造成误导、在我们的基础上再总结出离奇的经验才事大。把心里想的说出来觉得舒服一些,虽然有很多错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使用道具

16
小白鼠 发表于 2006-6-10 19: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史学有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中的经济史学之别(或曰争论),其中各有各家的观点以及治学方法。我个人觉得两者无所谓是非与否,不同的认识问题的角度。

学问做到了深处,会遇到很多的瓶颈-从单纯的某一学科角度而言已经很难把问题解释清楚(尤其是交叉学科),这就需要继续学习,加强其他学科的修养(当然先从相近的学科着手)。非但经济史学遇到这样的问题,经济思想史同样会遇到经济史学方面知识不足的问题,毕竟要分析经济思想要放在客观的社会背景中,也许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合作的。

再就是学问我个人觉得无所谓正确与否的,也许你自己以为是曲解的地方或是自己的新知,这要向老师请教或与其他的同学讨论来检验,不过自己以为是新发现的地方坚持一下也未为不可,但是需要自己来查找资料论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跟无意君说一点心得:我个人在读书的时候,读完一本,几天不读,联系相关书籍只是瞎想,能够较为有效的整合(问了其他同学也也有这样的说法),你不妨试试。我书读的不多,但我读完之后感觉很有收获,我个人觉得读书多了,却不成体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以上言论,敬请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0 19:18:42编辑过]

使用道具

17
xiaoyang 发表于 2006-6-11 12: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无意苦争春在2006-6-9 14:02:00的发言:

谢谢hong姐的指点,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经济史真的离不开思想史,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历史确实会产生许多疑问。现在的感觉是,如果专从经济理论来解释历史则不可避免地要简化历史,甚至会歪曲历史,但是如果我们把经济学看成是科学,那么这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科学就是要去掉次要因素,“片面”地看历史。我困惑的是,经济史学的目的究竟是要解释历史还是要推进经济学的发展,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要向斯波义信先生倡导的那样,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最大限度的把经济史与经济学相结合,如果我们不能把两者相结合,那“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我是不是把“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混为一谈了,因为一旦我们把思想、文化、传统习俗加入经济分析就已经远离“主流”经济学了。可能经济学的学生学经济史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就是开始时总是乐此不疲地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历史,后来发现有些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求助于其他学科,渐渐的就把解释历史变为第一目标,也就不限于“一切经济学皆是方法论”,而是“一切社会科学解释方法论”,看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才是更高一层的目标,如果我们对历史作出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解释,那后人对我们嗤之以鼻事小,对他们认识历史造成误导、在我们的基础上再总结出离奇的经验才事大。把心里想的说出来觉得舒服一些,虽然有很多错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个人认为:人类社会是个有机体,不考虑社会的其它部门而研究经济生活,是不可能的,纵使经济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第一位的。这是非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共识,也与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口号相冲突。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科学,那么对于研究人类动机、行为等做出的努力,都应该彼此借鉴,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对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制度)给予较为全面的解释。但是这种方法常常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经济史如果仅是单纯的史料堆积的话,那就不能放在经济学这样一个学科的“华冠”之下了。从经济学角度对历史的解释,是经济史的基本视角。但是经济理论的内部分歧,使得同样的出发点有着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目的地也不尽相同。尊重经济理论的多元性,才能为经济史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举例来讲,所谓的“经济主义”通常仅从利益和效率角度考虑行为者的动机、制度的形成与变迁等。但是经济史中许多制度变迁通常没有明显地利益或者效率的驱动,也有许多无效制度能够长期存在,对此做出的解释就必然会超出“经济主义”的狭隘视野。

http://gjs.cass.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01&Itemid=90

使用道具

18
无意苦争春 发表于 2006-6-11 12: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小白鼠你好,谢谢你的建议。我现在看书的目的好像主要是找资料,所以常常是打开一本书就直奔主题,专找想要的部分,不知道这是经济史和思想史方法上的区别,还是个人读书习惯的差别,但是你建议的整合、系统的方法很值得试一试,如果能形成自己的理论,那肯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使用道具

19
无意苦争春 发表于 2006-6-12 13: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西经济史比较的新探索——兼谈加州学派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

龙登高 转载自: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586

加州学派的代表人:

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彭慕兰《大分流:中国、欧洲与近代世界经济的形成》
加州学派的特点:

1、从研究范式的高度反思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学术理论与方法。

2、世界经济体系与全球化不是欧洲最初建立和推动的。

3、注重中国研究,并将中国置入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探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突显中国历史的重要性,进而由此检验基于西方历史的观点与理论。

3、注重比较研究,比较视野从以往的文化差异角度转向中西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并检讨传统学术。

彭慕兰将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归结为:

1、煤矿位置。英国的煤矿位于经济核心区,不像中国一样远离最发达的江南,而且其地质状况与中国主要煤区山西也不同,英国煤矿含水量大,蒸汽机发明最初就是为了开采时不断抽水,进而演进为最重要的动力机。山西煤则干燥,与之相伴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风技术,不能造就蒸汽机的伟大发明与应用。

2、殖民地资源。来自殖民地的土地密集型产品,使欧洲节省了土地和森林,能够集中从事能源开发与其他生产,成功地缓解了生态制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同时殖民地吸纳了6000万欧洲剩余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海外殖民地。这使得西北欧人口急剧增加,并脱离土地,专门致力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辩论:

黄宗智:18世纪英国农业较之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投入要低得多,平均农场规模是江南的100倍,平均农业用地是45倍,单位劳动时间的生产率要高得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了以城镇为基础的手工业的发展。

Robert Brenner and Chris Isett:英国近代初期,经济不再由农民与地主主导,而代之以农业和非农业的直接生产者控制,他们一方面不受超经济强制掠夺,另一方面避免了非市场途径直接获取其生存资料。

彭慕兰:黄宗智曲解了彭氏观点及部分支撑论据,并缺乏18世纪的数据。彭坚持英国与江南的大分流不在18世纪,而在下一世纪;不是始于农场,而是来源于地下和海外。

Jack Goldstone:工业化的本质与核心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集中于蒸汽机的使用所引发的矿物资源的开发。当然,为机器产品提供资本和市场需求是必需的,是起码的条件。英国与世界其他农业经济的分流,弄清其原因必须转向技术与科学,尤其是蒸汽动力的作用,而不能只简单关注农业或资源。

李中清:中西之间的人口历史与模式,不存在马尔萨斯所论的类型区别,和欧洲一样,中国也是“预防性抑制”(preventive checks)形成的“生育驱动”模式,而不是“现实性抑制”(positive checks)构成的“死亡驱动”。

加州学派得除旧立新表现在:

挑战欧洲中心论之一:经济地理上的非欧洲中心发展论;

挑战欧洲中心论之二:多元论取代单元论。

方法论突破之一:比较研究方法的创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考察相结合、前瞻性分析与回溯性分析相结合、互为主体的比较与检验);

方法论突破之二:史学科学化(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广泛使用、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自然科学方法的借鉴)与现代技术手段

使用道具

20
hong 发表于 2006-6-13 15: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讨论相当好,几乎接近经济学与经济史的关键性要害啦!!

建议无意君思考一个问题:在所谓“经济学”远未产生的古代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那么,当如何“解释”??请仔细再仔细地思考!

你会得出一些认识,于是,请你带着你的认识再读吴承明先生的《经济小理论与经济史研究》,重新理解其源流之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3 15:28:45编辑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6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