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滞胀”的界定和政策选择
从历史经验来看,滞胀往往发生于经济长期扩张后的转型期。由于政府的执政思维依然停留于上一个周期的模式,因此简单的采取需求管理,如降息、扩大财政支出就成为应对衰退的反周期法宝。而事实上,滞胀起因于旧有增长惯性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它表现为产品供给的结构性不足,尤其是能源和资源类产品。因此,政策理念应该从简单的管理需求转向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控制货币发行。在70年代由于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滞胀成为难题;而在今天,伴随调结构元年的启动,中国已然步入治理滞胀的新周期,在此基础上对比历史上滞胀的经验以及股市的表现就显得格外有必要。
70年代“滞胀”:欧美日股市细分行业表现各异
70年代滞胀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创新的迷失,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失灵。这时期也是当时各国股市横盘的十年,在股市调整时期,不同的细分行业表现仍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表现好的集中于传统产业,如国防,航天,金属和石化,这说明在滞胀的中周期内,经济本身还是停留在对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比如,当时全世界范围政治局势的紧张,以及能源问题的严峻,都能给传统产业带来转型的机遇。而德国由于其福利主义的遗产,因此大消费表现良好,如保险和航空。日本因财政及产业政策的及时调整,经济在70-80年代交接时顺利转型,因此新兴产业如电机、半导体、精密仪器等普遍在股市上表现良好。
90年代的“类滞胀”:东亚和拉美的分化
90年代东亚及拉美新兴经济体在经济转型期,也出来了类滞胀现象,东亚是经济下台阶和通胀上台阶,转型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而在拉美,则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即使之后经济复苏,却陷入拉美化问题。基本上,在类滞胀的转型期,股市总体也是震荡的,不存在趋势性行情。但是新兴产业,大消费,以及传统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因其文化和政策的差异,以及收入分配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表现。在韩国,因高收入和高消费能力而在转型期依靠大消费崛起拉动增长,因此电信、保险、食品、娱乐休闲、医疗保健表现最好;在台湾,因经济转型顺利及收入增长,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以及消费品都表现良好;而在拉美,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产业,如电信,钢铁,石化,还有消费类等,这一点和欧美当年滞胀时的表现比较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