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anwozi
1195 2

[财经时事] (新闻播报)中国版CRM起步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2粉丝

学科带头人

1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343 个
通用积分
1.6599
学术水平
59 点
热心指数
87 点
信用等级
33 点
经验
27932 点
帖子
904
精华
0
在线时间
9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
最后登录
2019-8-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针对信用债券市场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缓释”(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工具,10月29日在中国有了“准生证”。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当日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标志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
CRM工具是典型的金融衍生产品,被市场看做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其源自美国华尔街,完全市场化:产品形式由市场成员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在场外柜台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此次《指引》亦遵循此市场原则。
  CRM项下主要产品是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和担保债务凭证(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这两者被认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肇始因素,特别是令中小投资者谈及色变。此时,美国、德国乃至中国香港都在对CRM的监管层层加码,国际金融危机余威犹存,普遍的疑问正是,中国为何在此时推出自己的CRM?
  城投债诱因
  交易商协会在发布《指引》的通知中提及,“面对日益庞大的信用产品市场规模,信用衍生产品领域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市场参与主体难以通过市场化的工具高效地对冲、转移和规避信用风险。”
  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自2005年央行相继推出无担保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以及2007年银监会禁止商业银行为企业发行债券担保,中国的信用债券发展迅速。今年前三个季度,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券发行量达1.25万亿元,截至9月末,信用债券托管量已突破3.3万亿元。
  摩根大通银行(香港)经济学家利民告诉本报记者,这还不包括5万多亿元的金融债券。而去年至今,债市“黑马”是以地方融资平台为发行主体的城投债。据国家发改委方面的统计数据,地方融资平台在债市融资的规模有2000多亿元。
  这2000多亿元对信用债券市场的动力和压力都是空前的。随着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信用风险的担忧,“自去年末以来,城投债的票面利率不断走高,已经成为信用产品市场中收益最高的一类配置,价值和交易价值凸显,成为偏好高息票的基金、城商行、农信社们追逐的目标。”利民11月1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另一方面,城投债瞬间爆发、交投两旺的局面,促使几乎所有的省级区域和省会城市都发行了自己的债券。这导致信用风险迅速积聚,投资者敏感操盘,发行利率频频超出市场预期。“这种情况下,(城投债)一旦出现违约或市场失望,可能瞬间只有卖盘、没有买盘。这时如有相应的CRM工具,投资者会在CRM发行方那里获得信用担保,风险就不会积聚在某只城投债身上。”利民分析道。
  11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一位委员亦坦承,城投债的确是催生中国版CDS的直接因素。“最早是涉入地方融资平台最深的银行业提出来搞CDS,这样可以对相关贷款的准确定价提供一个基础。”
  “对于我们这样的股份制银行,我们乐见CDS推动银行间市场的深入发展。”该委员认为,CDS与银行间市场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不同的是,前者是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这在投资者教育较为完备的深圳、上海等地,将能被市场接受乃至厚爱。“中国推出CRM,不仅是一个市场工具,也是一种市场信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新闻播报 CRM credit risk Obligation Collateral 中国 播报 CRM

深深的水,静静的流。。。
沙发
serkise 发表于 2010-11-8 17:06: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乍一看,以为是客户关系管理Consumer Ralationship Managerment

使用道具

藤椅
leileisun 发表于 2010-11-8 17:43: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恩,不错,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4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