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toni
5461 1

[情感天地] 爱情忠贞 [推广有奖]

  • 2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3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48 个
通用积分
3.70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203 点
帖子
12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3
最后登录
2024-4-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爱情忠贞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牡丹亭》、《长恨歌》等,今也有《边城》、《雷雨》等。爱情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才有,在世界文学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地位。比如《红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可是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作品,总是把爱情忠贞与性联系在一起。爱情忠贞意味着只与所爱的唯一的一个人发生性关系,否则便违背了爱情忠贞。记得自己读研的时候曾经去旁听了一学期的法理课程,法学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婚姻其实代表着男性对配偶的性爱独占权。我们都熟知科斯定理,当产权不明晰时,会有高额的交易成本,出现浪费。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面的那句话:当男女比例失衡时,性爱便成为一种商品,且供不应求,为了保持其交易顺利有序进行,不得不借助婚姻来保护,以达到成本最低、伤害最小。那么婚姻是否是对妇女姓性爱权的一种欺骗,或许这样的说法惊世骇俗,但仔细想想如果抛开我们拥有的一切便利设施和礼教枷锁,忠贞的爱情有几个?
一、爱情忠贞是被严重高估的美德?
两性之间的相吸、相爱不仅是人才有的本能,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但自然界中的动物却是随处可见的偷情与欺骗,甚至大家所熟知的象征爱情忠贞不渝的鸳鸯和东蓝鸟也经研究者观察发现,他们经常去周边巢穴寻花问柳,或许你们会说这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人类有道德,而动物们却没有,可是你忍心说这样的话吗?第三者、小蜜、二奶、三奶、五奶……难道都是动物们专有的?!这说明在爱情忠贞这个问题上,人和动物一样都做得不好。或许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背叛过婚姻,但这未必代表他们有多么忠贞,可能只是受到的诱惑不够大,或者说根本就没受到过诱惑。诱惑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受到的,在动物中只有体魄雄壮的才会受雌性的投怀送抱,在人类中也是如此。人类之所以倡导一夫一妻法律度制,并附以爱情忠贞作为道德标准,不过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种族繁衍能够高效率进行。很明显,夫妻关系的破裂受伤害最深的是尚未暗事的孩子,而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双方共同照顾。婚姻加上爱情忠贞双管齐下强有力的保证了我们的种族冲破了60亿的人口大关。
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白族,就充分尊重了人类等同于所有动物的天性,他们在男女成年之后就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而是几个同性朋友同住在一处,到了夜晚同宿的伙伴就相约出去跟邻村的异性青年对歌闲谈,如果双方中意,就相约到男方的住处结偶野合。每年白族都会在剑川石宝山举行情歌会,目的就是以歌为媒寻找性伙伴。在剑川石宝山传统情歌中有这样几首白曲:《八月这月真有情》:“八月真有情,石宝山上花如锦;蜜蜂闻到花香味,展翅铮铮鸣。新相识交新花柳,旧相识叙旧花情;采花摘柳正经事,何必难为情。”《兄相逢花园中》:“情妹上山郎下山兄妹相遇在路旁;兄妹相逢花园年,相望两茫茫。哥想妹情心悠悠妹想哥情断肝肠,不成夫妻成花天柳,花柳情意长。”《为花吃下豹胆》:“星赶月来月追星,真情说妹子听,花柳相交正经事,妹何必担惊。观音面前我敢讲,如来跟前我发誓,为花吃下豹子胆,为图花名声。”这是几首较为典型的白族花柳曲”。“花柳曲”几乎成为白族情歌的代名词,在白族传统思想和一些些习俗中,“采花”做花柳,不是一件下流的事,以歌为媒这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结成夫妻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对歌相识相交的“花柳相交”在更本质的意义上看,它便是一种普那鲁亚婚制(即群婚制)的余波,这也正是人们能容忍或默认“花柳相交”的传统因素。“新相识交新花柳,旧相识叙旧花情”,“不成夫妻成花柳”,“花柳相交正经事”等等,都说明婚外的“花柳之交”的情人观念,在某些白族群众中部分地得默许。
其实面对有魅力的异性,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想入非非,而是否会红杏出墙,则取决于对方是否也对你有同样的感觉,以及彼此的吸引力是否大于文明社会对你们的惩罚。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我们都随时准备做“潘金莲”和“西门庆”,而爱情忠贞则是违背天性的。既然这样,所谓“文明社会”的我们是否过高估计了人类爱情忠贞的美德?
二、爱情忠贞并不意味着真命天子只有一个
的确古往今来的作品里都把忠贞不渝的爱情描写为人性的最高境界,而忠贞于爱情的主角也通常得到读者的普遍追捧和模仿,但爱情忠贞应该上升成为一种道德标准甚至行为规范吗?
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或许这样一个答案会让诸多沉浸在热恋中正信誓旦旦着今生今世你是我唯一的恋人们感到沮丧。可是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所知道的爱情故事里那些是让你永生难忘,记忆深刻的?《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死了,打动你们的未必是他们的爱情,而是因为男女主人公为爱而死,如果他们没有死呢?你们还会被感动吗?或者,如果他们没有死,而是像我们一样为材米油盐的活着,他们会这样执着的相爱、永不背叛的走到生命的终结吗?

爱情这东西,是没影没形的,就像宗教,大多虔诚的教徒并未见过上帝本人,上帝的无所不能只能是虔诚的想象,唯一能证明上帝存在的地方是教堂,而唯一能证明爱情真实存在的是一纸婚书。教堂里的上帝和婚书都是沉默不语的,上帝是否对你进行了救赎,婚书上的那人到底还爱不爱你、你还爱不爱他,全凭自己的意会。
如果教徒是真正虔诚的,就不必去教堂忏悔,如果爱情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忠贞不二,人类文明史几千年下来,就不会仅仅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那么几个故事成为令人味嘘不已的爱情绝唱。

爱情的忠贞不二,可以是深夜的美梦,可以是内心的爱情信条,但,不是照搬到生活中的人生守则,更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刻度线(引《连谏的虚构乐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文明社会 科斯定理 供不应求 男女比例 爱情

沙发
atoni 发表于 2010-11-27 13:11: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我在学校里上马列主义思潮课,老师让我们找一些话题讨论所写的小文章,我们组选的题目是女权主义,当时写的很high,所以就自恋的贴了出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