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一十四集)
罗国正
(2020年9月)
2932、清初文学家曹溶认为:“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他强调文学、艺术的审美个性和独创性。
2933、清朝文学家冯班有不少文学方面的论述,与前人的观点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突破。但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是他对书法的一些看法,他认为楷书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他又说:“书至成时,神奇变化,出没不穷”。“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功夫细也”。他主张书法创作“用意险而隐,奇而不怪,意生法中”,“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
理、法、意三样,学好一样已不容易。事实上,有的书法家三样都掌握得很好。有的还可以在创作时,既可用其中一样很完美地表现在作品上,还可以用两样或三样融汇于作品中,使观赏者更好地领略到书写的内容和书法家情绪的变化。也有一批书画家提出反对意见,强调不要杂,一幅作品应只有一样东西,并且正楷就只有正楷,不要掺入行书或草书,盖印章也只能按传统规矩等等。事实上,如果你多读、或多练古人各种法帖,古人早就有混合的写法了。例如,大家可以找找颜真卿书帖的全集看看,都有这种情况。加上我国现代受西方的艺术影响比较大,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艺术界学习。现在,有的主张全按中国传统,有的主张按西方艺术的套路,有的主张中西结合,有的另开新路。我认为这四种做法都应在艺术领域并存,少了任何一种都非常不妙!这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这是艺术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是满足不同人群、层次、个体,以至环境、氛围等的需要。但确实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名望、影响,为了经济利益、为了争夺市场,只说自己的书画如何好,去攻击其他风格的作品。这与公道的审美无关。我以为对此的重要审美标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正能量,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满足特定的人或人群的需要,是精神的粮食,在实际中发挥到艺术品良好的作用。这已是非常可以了。至于用什么方式表现能达到此目标,这是艺术家自由的选择。
冯班这句话非常重要:“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晋以后至今,为什么无数书法家都从心底里佩服晋人之书,主要是二王之书呢?他这话已道出“天机”。这道理也证明了我前面讲的话:“重要审美标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正能量,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满足特定的人或人群需要,是精神粮食,在实际中起到作用”。我这话就是强调重理,为达到目标,各施各法,不逾矩,而不是被现成的法束缚了创造力。这种思路,对很多艺术创作都适用。另一方面,二王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的心境、地位、家族实力及他们本人的实力、成长环境、历史背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特定情景不可复制,后人难以临摹,后人作品多是形似而神不似,这也是成为千古标杆之重要原因,。所以,艺术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发挥自己的优势,方可取得大成就。作画也应如是。
他说的:“平日工夫细,醉而不失笔;意险而稳,奇而不怪;使尽笔势,然收纵有度;得其真态,而映带匀美”。这都是非常精到的见解,是较高水平的书法家方可到之境界。冯班是懂书之人!
2934、清朝画家龚贤有几句话有意思,现在摘录下来给大家品味:
1、当其未画时,人见手而不见画;当其已画时,人见画而不见手。今天地生沉、山川位置是谁手为之者乎?见画不见手,遂谓无手,乌乎可?欲问生天生地之水,请观画手。
2、造化一轮擎在手,生天生地任凭它。
龚贤反映他对创造的理解和重视,也由此可以引起人们对创造的广阔的联想,强化人们超越自然的胆魄,也是对中国封建时代不少人轻视画家的现象的愤慨!龚贤这美学思想,与西方有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创造与上帝的创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观点相似。
2935、清朝的文学家尤侗认为:“如以诗论,苟无真意,则声华伤于雕琢,格律涉于叫嚣,其病臃肿。若舍其声华格律,而惟一真意是求,则枵然山泽之癯而已,两者交失”。他又说:“性情一也,有性有情,是气非性;有情无性,是欲非情。人孰无情,无情者鸟兽耳,木石耳,奈何执鸟兽木石而呼为道学先生哉”!“‘诗之至者在乎道性情。性情所至,风格立焉,华采见焉,声调出焉。无性情而炫华采,是雉窜文囿也;无性情而夸声调,亦鸦噪词坛而已”。他喜欢这样:“大抵吾辈有作,当时情文交畅,声色双美,既妃青白,兼协宫商,风前月下,令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板,缓歌一曲,回视花鸟,嫣然欲笑,亦足以乐而忘死矣”。
因诗“叫嚣”和“山泽之癯”之弊,用曲的发挥来避之,着重其抒发性情的自由灵活性。其实,当代不少优秀的现代诗,也有这样的效果了。由诗到词,发展到曲,已为走向现代诗铺了路,更重要的催化力量是,大量的西洋诗,世界各国的不少好诗对中国诗人的影响。可惜的是,优秀的现代新体诗歌不多,粗制滥造的不少。尤侗讲的“情文交畅,声色双美”,在当代版,有点像文化人去卡拉OK。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又没有性情,如果只是认钱、认权、认势、认名,不认人,不理会真情实感,则是“雉窜文囿”,“鸦噪词坛”。还有,我认为用性情太过,只顾及时行乐,不值得提倡,会误前程兼伤财害命,这里有“度”和“道”的人生美学道理的问题,不可忽视。
2936、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他一生的故事非常精彩,拍成优秀的连续剧,会有很多人看。他是崇祯举人,与郭季林、管冶仲组织“匡社”。拒绝张献忠农民聘礼。明亡举兵抗清,败退肇庆,后任南明桂王府司行人,上书弹劾权奸,差点被害。经农民起义军领袖全力相救,得以脱身,过着多年流亡生活。曾隐伏深山。崎岖于楚、粤、滇、黔间,历受艰辛。常匿藏瑶洞,变为瑶人。到康熙十四年才有安定的生活,定居湘西石船山下,筑土室,名曰观生居。有十七年,直至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学者称船山先生,著述四十多年,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都有研究,特别精于经学、史学、文学。著述甚丰,思想博大。
我这里主要谈他的思想两部分:哲学和美学。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凭他的博学多才、阅历丰富、聪明过人,并吸收和借用了大量古人的思想成果后,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还天才地感觉到和猜到了很多道理。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所以大量的观点还没有充足的、严格的科学论证,失去了可以重复科学实证作为严密的逻辑演进的坚实基础。尽管如此,但在当时的世界,他的思想是处于领先地位,毕竟已是“先知先觉”啦!例如,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气原是有理底,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凡物,非相类则相反”。“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无其器则无其道”。“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比类相观”。“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人情之通天下而一理者,即天理也”;“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他的思想闪光点很多,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可贵。
纵观人类有史以来,如泰山北斗、里程碑式的伟大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他们一到探索人类精神皇冠顶上的明珠——美学,在最根本的问题上,无不一一败下阵来,王夫之也不例外。但王夫之的美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有很多养分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可以这样说,他的美学思想已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发展新的水平。下面让我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列出,并作部分的剖析:
他认为美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他说:“天地之生,莫贵于人矣。人之生也,莫贵于神矣。神者何也?天之所致美者也”。“天致美于百物而为精,致美于人而为神”。“两者之间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而生变成绮丽”。“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按照王夫之的思路,美是由天定,不但定在主体里,还定在客体之中。如果是这样,则美,或美感是统一的,客观实在的。那就无法解释,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同一审美对象的不同感受,也无法解释审美疲劳现象,还无法解释随着审美主体的状况变化,其中主要包括身心的变化、年龄的变化、客观条件等变化,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也产生了感觉,这里主要指美感的变化。关于审美的问题,我记得《矛盾论》这句话非常精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主体是内因,客体是外因。主体的感觉是产生美感的内因中最关键的环节,没有了这个环节,一切外因都无法通过内因而起到丝毫的作用。在审美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内因与外因放在平衡、对等的关系上,而是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而外因常起到催化、或诱发内因产生美感的决定作用。没有内因的作用是不可能产生美感,所有的外因都趋向于零。这就是美,或叫美感产生的基础性、根本性的大前提。否则,一切都是空话。这也是全部美学理论的学理基础。至于王夫之所讲“统一美”,其实是在特定地域、人群、集团内,习惯了、或统一,都是从小就开始灌输特定的审美标准、形成了文化的认同、共同信仰所致。这不一定是所有人自然就有的真实的感受。到了另一个地域、人群、集团,就不一定会得到认可、或全部认可。当然,人体结构的规定性和相对的一致性,使凡是正常人都有相对相同的反应,这是共性,同时在很多具体的审美对象面前,也显现出有其一定的个性。
关于情与景的关系,王夫之以至古今中外不少的文学艺术家、哲学家、美学家等都天才地感觉到、甚至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但深层的美学机理,他们还没有弄清楚,只是用“朦胧美”的技巧,尽管如此,王夫之他也天才地“悟到”美感的方向了。这“悟到”显然与他的美是“天定”“统一”的前提相矛盾。所以,他的“朦胧美”将精细的、严密的逻辑关系掩盖掉。但如果对美学的扎实原理,搞不透,底气肯定不足。其实情与景的关系是这样的:情是主体的一种功能和特性,也可以说是主体的一种表现;景是客体中作为主体的感知对象,更进一步就是审美对象,在审美对象中,经过筛选,有的被主体确定为“景”。这是“外景”,主体通过感官将“外景”留在大脑里,在大脑里成像,但不可能百分百完全成像。其一,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只获取了一个方面,或一部分;其二,如果从艺术创作的需要来讲,也没有必要百分百全方位成像,只取创作主题所需则可。当主体已将“外景”在大脑形成“内景”(这些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时,这“内景”与大脑的本能、后天学习、体验的记忆、价值标准、审美观念、信仰、渴求需填补的空白等等合拍时,感情迅速产生,这种感情里常带有美感,或可向美感聚焦、升华,如果是艺术家,在这种状况下,除了有习惯性创作的冲动,还积极努力进入创作状态,确立创作理念,思想直奔主题,筛选出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去掉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将美感提炼结晶,外化为客体——作品。作品一经产生,如果众多的欣赏者,从不同的角度在感情、美感、技巧等上得到了刺激,产生反响,有的甚至达到同频共振、共鸣。这过程,就是具体个性、或特定主体在遇到客体产生的情与景的小循环后,创作出新的客体——作品,通过作品进入社会,引发出社会的情与景的大循环。这过程每一个细节、移情的微妙变动,都须有审美的观察、感受,都需要美学的领悟。所以,学习美学,掌握美的规律,对人的思维、艺术创作和其他工作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