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郑真真(统计学和人口分析技术的应用)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郑真真老师,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2000),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学系(1977),曾留学美国并获统计学(1990)和医学信息学(1988)硕士学位。1992年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任教10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统计学和人口分析技术的应用,妇女人口研究;
为研究生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基于"五普"数据对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研究、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综合对策研究、"青春健康项目"的评估研究、人口流动与健康问题研究、生育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等。

问答汇总:
郑老师:
-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不过在我的工作中,是把统计分析作为一个工具,如果应用在医学领域,那还应该学习医学知识,应用在人口研究中,还需要学习人口知识--仅有统计知识恐怕不够。
-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红利”,其实更严格的说应当是“人口机会窗口”(demogaphic window),也就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一段时期,如果能够政策合理,使这些劳动年龄人口充分就业,无疑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这也就是中国过去近30年所经历的。但是如果政策不合理,很多年轻人失业,就无法收获红利。
Q1:坛友P1abcde:
郑老师您好!
我想请问老师,我国当下及未来劳动力年龄结构和性别构成的状况以及变化将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感谢老师!
A1:
关于中国未来劳动力年龄人口
从近20年的生育水平来看,中国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逐渐减少,虽然在数量上来说减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减少主要在于新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也就是青年劳动人口的减少,其结果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于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区来说,就需要考虑未来这种经济发展是否还能持续。
从长远趋势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一段期内很难逆转的。尽管现在还难说这种人口变化趋势会带来哪些问题,但是不预先研究、及早制定应对策略,则一定会产生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Q2:坛友haiyan496:
郑老师您好!
我想请问老师,我国当下及未来对人口数量怎样调整。现在有关于放松计划生育的一些议论,放松计划生育就意味着人口数量趋向于缓慢减少,楼房、工作岗位等压力继续增大;不放松计划生育就意味着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老年化严重,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减少,这几代独生子女压力大。ZF怎么取舍?
感谢老师!
A2:
人口的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现在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并不是要要人为地控制人口数量。30年前的生育控制政策是试图在短时期内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现在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逐渐趋于0,并在2030年以后直到本世纪末都保持负增长;从个体生育行为来讲,已经与30年前完全不一样。因此,无论从宏观人口前景还是从控制家庭规模来说,都没有必要再坚持如此严厉的政策。
Q3:坛友wangtuyi009:
郑老师您好:
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中国一段时间以来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显然这个观念还会在一定时期存在下去),还有人口老龄化问题,人们往往把这个两个问题归结到计划生育国策上来,有失偏颇,我想能否做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加以分析论证:人口数量控制、质量提升、结构失调;第二,男女平等问题,我拟从:受教育机会、劳动质量提升、就业机会、收入平等,这几个角度论证改革开放来中国男女平等变迁情况,您看是否可行,数据可否获得;第三,目前人口年龄预测方法很多,请问您哪一种相对科学准确;第四,关于劳动参与率的计量问题,目前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以经验分析、统计方法预测为主,缺少理论框架分析,我现在也正在做一些工作,试图通过原因分解、逐次预测的方法较为准确的分析出中国今后四十年的变化情况,您看是否可行。 人口问题我从去年才开始接触,见识浅薄,所提问题难免肤浅幼稚,但仍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和建议。谢谢!
A3:
关于出生性别比失调:这是在生育挤压和男孩偏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生育挤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愿控制生育数量,二是被迫控制生育数量;男孩偏好则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家庭需求和个人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育政策只是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不是的决定因素。
关于人口预测:取决于使用人口预测做什么。一般的用途,建议使用联合国的人口预测(上周刚发布了2012年世界人口前景的报告和数据,http://esa.un.org/unpd/wpp)。
关于劳动参与率:我认为对于中国的人口现状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而言,非常必要意识到劳动参与率是年龄和性别的函数,而不是一个常数。我看到不少研究都将这个作为一个常数对待,但是如果4、50岁以上的人多了,虽然人数不变,但实有的劳动参与率必定下降。
Q4:坛友扶夏:
郑老师您好!
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您求教:,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对我国最近5年3500万左右的毕业生就业有促进作用吗?2.未来我国人口结构会不会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呢,我观察的数据 未来5-8年间 20-40岁之间的人口占比会从一个峰值下降,不知道您怎么看;第三,未来2亿农民工要转变身份,那么社会福利这块会不会受影响,是不是会出现新传的城市人口对旧有城市人口福利的剥夺,谢谢您!
A4: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渐变过程,恐怕不会对明年的毕业生就业有什么明显影响。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仅是人口老龄化,还有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居住安排的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等。但是从长远看,肯定会有影响。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日本近20年的情况,中国人口变化与日本的轨迹非常相似,只不过滞后了20-30年。
我不认为农民工要转变身份是对城市人口福利的剥夺,城市中的常住居民、无论是否有户籍,都应当享受当地福利待遇。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制度不完善,滞后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Q5:坛友lwfaaa3:
郑老师:
您好!我想请教下,各个地方的人口基础数据失真的问题!比如总和生育率数据改来改去的,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2010年,1.18)是不是偏低了?你对未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怎么看待,不放开政策的话,劳动力总量和结构会降低,老龄化会成为社会的一种很大的负担;放开政策的话,人口压力又很大,各种资源又短期。所以,想请教您,计生政策会逐渐放开吗?
A5:
人口数据失真的问题确实是有,但是需要知道到底有多严重、哪部分数据失真(这方面人口学者有很多研究,国家统计局也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评估,都已经发表),不能一概否定。任何统计数据都有误差。2010年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1.18)确实太低,近两年已经有多种估计(不是改,是根据分析和经验来估算),其实结果还比较相近,在1.5-1.7之间,属于低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如果放开,我认为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而如果下降一个层次来考虑,这对每个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不会带来很大人口压力,致使资源更短缺。首先中国人的生育行为已经改变,不会回到一对夫妇普遍生6个孩子(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反弹”到高水平的),所以所谓的“反弹”只是一个依据不足的假设;对资源的利用不在人数多少,在于如何利用。
Q6:坛友lujin218:
郑老师,您好!一个问题是:
在描述人口迁流的特征时,除了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还有什么更好的指标可以应用?比如在描述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效率时,分省只能得这三个值,且感觉数据的波动性太大,所以最近写的文章,在完成计算后,审稿意见总说人口迁移的描述过于简单,所以计算结果不具备权威性。不知如可是好,您能指点一下吗?多谢!
A6:
人口迁移的指标确实很少。还有其他方面的描述要看你的研究目的和论文内容而定。在人口分析方面我们还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年龄别迁移率等;地理人口学则重点分析流动人口的流向(如王桂新等2012年在中国人口科学发表的文章)。
Q7:坛友lujin218:
谢谢郑老师的回复。百忙中能回答这么多同学的问题,真的很感谢您。
主要是这一年多作了两篇人口迁移、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章,分别从内生和耦合的视角作了计算,两文都用了一套人口数据,就是各省的净迁率,自己都感觉变量有些单调,且数据质量不太好,但由于方法较新,结果也较好,所以假想着可以弥补一下变量选取和数据单调的不足,但文章投几个好期刊都退了,所以接下这篇已做了大半有关迁移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与外溢效应都没有信心继续写了。您能再指点一下如何突破吗?非常感谢。
A7:
如果是与增长和发展有关,就需要时序数据才能说明。建议用2000-2010年之间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2012年中国人口科学有两篇文章,王桂新等研究的省际变化,于涛方的研究是以城市为单位的。
Q8:坛友夜色魅族:
郑老师您好,想请问您我们常常提到人口红利正在消亡,这是说我们人口老龄化了,不过前些天看郎咸平教授弄出来一堆数据说机器人正代替人,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失业,人口红利会在哪方面产生?是否关系到产业升级,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否要改变?
A8:
不少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推荐看一下“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的5篇专题文章,关于中国人口形势,经济增长,人口政策,和中美养老金政策的比较。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