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阿Q正传》中阿Q“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_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论《阿Q正传》中阿Q“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摘要]用心理分析法来分析《阿Q正传》中的阿Q麻木、妄自尊大、健忘、欺善怕恶、怕强欺弱等性格特征和阿Q形象的现实意义。“精神胜利法”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辩证法的角度去分析“精神胜利法”,和科学的方法来探讨新时代的“阿Q精神”。通过对阿Q的精神世界的分析和探讨来体现20世纪初旧式的中国人的软弱无能、愚昧、狂妄、自私的不良精神,以此来激励现代社会人们要乐观、积极地面对社会和人生。
[关键词]阿Q精神 精神胜利法 现实体现
《阿Q正传》这部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阿Q成为了非常典型的形象人物,在这部作品中利用阿Q的形象,成功地批判和揭露了整个旧社会。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点比较复杂,文章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用辩证的角度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和对人类精神灵魂的腐蚀和某些积极因素帮助现代人减轻压力,消除烦恼,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人生。
胆小与软弱
阿Q是个非常胆小和软弱的人,他为了免遭皮肉之苦和别人的辱骂,宁可自轻自贱来
换取他人的同情,阿Q在未庄被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这是多么自贱,多么可怜的体现呀!
欺善怕恶
阿Q对于强者怒目以示,对于弱小的小尼姑、小D则动手动脚,而对赵太爷他却不敢抗议,而是去报复弱小者,但他的麻木健忘也促使了他老是处于被侮辱和歧视的状态。而在中国,又有多少像阿Q为了保全性命而置人格尊严于不顾的人?当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凌辱中国人时,那些汉奸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和利益时,毫无廉耻地向日本人屈膝投降,而对待中国人则非常凶狠狡诈,这也是欺善怕恶、胆小懦弱的体现。
盲目的自尊
在未庄,没有人看得起阿Q,他到处都受到别人的歧视,但他却很自以为然,他不知道
自己家庭先前的样子,但与别人发生口角时却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
这种盲目的自尊,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还自我安慰。
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精神胜利法是阿Q气质的中心内容,他在现实中不敢面对现实,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来掩饰自己的懦弱。葛忠义说:“所谓精神胜利法,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个人在认识客观现实时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这就是说,一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的矛盾时,只从主观的头脑的感受出发寻找解决方法,用主观和精神上的解决作为实际的解决,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解决。”[]阿Q正是在无法面对现实的时候选择的无奈办法,阿Q在未庄是被人看不起的,被人欺负的,他和别人打架,大多数都是吃亏的,但他却非常得意地自我安慰:“就算儿子打了老子了。”也会无缘无故地高兴,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阿Q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如果阿Q没有精神胜利法,恐怕他也活不到被枪杀,但这样的精神让他活下来了,也使他失去了人格尊严,是一种极其扭曲的病态心理,是普遍存在于中国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林毓生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他的表面特征,而更为基本的特征则是他缺乏内在的自我……如果我们把阿Q通过社会所获得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因素,也包括进去作为他的本性的部分,那么,阿Q便可以称为几乎全靠本能生活和行为的动物了。”[ ]
(二)“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有些人觉得精神胜利法是乐观主义,也有些人觉得精神胜利法是享乐主义,这两种观点都值得我们去探讨。真正的乐观主义是遭到失败挫折的打击后,还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调节自我的意识,使得自己还可以积极地面对生活和现实,但是阿Q的乐观是一种自欺欺人,所以两者的本质是不相同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有精神和物质生活,但是要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如果只注重享乐的话,肯定会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事业,而没有一定的精神生活,也是不科学的。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阿Q身上的这种性格又远远超出了民族与国界,它是整个人类人性的某些弱点的集合,不同民族的人都能从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不同的人对阿Q精神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有一点,相对于那些无尽的怨恨和后悔,还是比较积极的,现代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后,都会容易产生一种郁闷的心情,不够乐观,医治这种症状的最好药方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样的精神可以让我们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失败后并不气馁,对于我们现代的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精神胜利法是自我解嘲,而自我解嘲有时候也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反之,它可能是建立在某种自信,或者建立在对事情的本质有了自觉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激励。例如,鲁迅先生在自题小像中就说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事实中,鲁迅先生既没有躲进小楼里不过问国事,也没有放弃用笔来批判和揭露封建社会的真相,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可以说鲁迅先生在运用了一种阿Q精神的辩证法,用自嘲的口吻来蔑视恶势力的黑暗社会。
在现代的生活里,有“阿Q精神”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如果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便是一剂良方,能从中获得安慰和解脱,不至于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失去理智,比如说打架,毁物甚至于轻生之类的过激行为,其实“阿Q精神”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是与时俱进的,大多数人都有过“阿Q精神”,所以当我们在工作或利益如果遭遇了不顺心或亏损,也不要有太多消极的情绪和想法,要有些“阿Q精神”才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去迎接新事物或更好的未来。因此,“阿Q精神”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也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
综上所述,阿Q的艺术形象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实际上是一种传统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沉淀形式,这种思想不仅仅存在于封建统治阶级中,并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于社会各阶层,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底层,没有房屋,没有家庭,没有固定的职业,甚至连姓氏也没有,所以他借助幻想,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悲惨的生活中苟且偷生。如今社会上的部分年轻人在生活上并不积极向上,不努力工作和创建事业,整天在享乐中渡过,认为这也是“阿Q精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提倡发挥的是“阿Q精神”积极的作用,抑制的是消极的作用,警惕它对我们思想的腐蚀,在生活中的良好运用,这才是阿Q“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注释:
葛忠义.《(阿Q正传)研究史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215页.
参考文献: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