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可取与摒弃之处_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12-0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文学论文范文 论《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可取与摒弃之处 [摘 要] 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性”的弱点,在中国历史上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探讨其形成的根源,对于在更深的层次成揭示阿Q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文章通过从不同角度的透视,剖析了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和思想根源,以及特定的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 [关键词] 阿Q,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一、阿Q精神的特征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前阿Q的精神在我的眼里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具体体现为他欺弱怕强,自欺欺人,善于投机等等。 1、欺弱怕强: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假洋鬼子”打他时,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2、自欺欺人: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 3、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二、精神胜利法的现代意义 一说到阿Q我们就想到他那萎靡不振的样子,谁愿意把自己和他联系在一起呢?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随着人生的跌宕起伏中我们总是要以不一样的心态来调整自己。当面对不如意痛苦万分的时候只怕就要用阿Q精神了。既然它能帮助我们渡过人生的低潮,可见那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