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正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集体所有制,3对国家所有制的改革

qimayangbin

2、集体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由于它无法完全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三个因素(也可称为三个原则,以下同)所以,它不是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呢?这个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不是别的,正是一些人瞧不起的集体所有制。为什么集体所有制才是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1)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一般由企业的全体成员集资购买,或向银行贷款购买。而贷款购买的生产资料的费用,是要由企业在它的收入中偿还银行的,所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全体成员。因此,集体所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而且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相结合,生产者直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资料的主人。

2)生产管理:集体所有制企业,一般实行民主管理,它的负责人由企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或聘请。企业的重大问题由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干部无能,职工大会可以改选。因此,集体所有制实现了生产管理权公有制。

3)分配: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获得的收入,除了向国家上交税利外,其余的可由企业自由分配,它的分配大权属于企业的全体职工,由全体职工共同决定怎样分配企业的收入。因此,集体所有制实现了分配权公有制。

由于集体所有制具备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制、生产管理权公有制、分配权公有制,三个社会主义所有制因素都具备了,所以它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它的技术装备远比国营企业落后,尽管它的发展受到种种阻拦与压制,它仍然顽强地发展着、不断地壮大着,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力量。只要我们进行一些调查,就不难发现: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常常创造出比技术设备先进的国家所有制企业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在集体所有制里,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制、生产管理权公有制、分配权公有制(以下这三权,通称为“权力公有制”)劳动者不但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也成了生产管理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真正成了自己创造的劳动果实分配的主人。从而使劳动者成为生产力的主人、生产关系的主人。在这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得到最彻底的解决。所以,集体所有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当然这种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必须是真正的实现了权力公有制,特别是必须实现了分配权公有制的集体所有制。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集体所有制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那么在我们中国,它的优越性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改革前的年代里,我国除了国营企业的经济发展缓慢外,集体经济发展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是受“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级的所有制”的思想的影响太大。一旦某个集体企业生产发展快、收益大,便把它转为国营,使集体企业失去奋争的信心和动力。而集体所有制企业一旦转为国营企业,常常由赢利变亏损,劳动效率立刻下降。(这种事实也说明了,集体所有制比国家所有制先进)。

由于受国家所有制的影响,对于集体所有制的企业管理,人们往往照般国家所有制的管理方法,领导干部不是由职工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委派,使企业的职工无权过问生产管理,因而集体企业的生产管理权公有制也就无法实现。

在分配上,集体企业除上交国家税利外,还要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上交许多五花八门的费用,使集体企业真正可供分配的部分只占总收入的很少的一部分。而在具体的分配方法上,又常常照搬国营企业的方法,员工们不管干多干少,都拿一样固定工资。如此种种原因,使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分配权公有制实际上无法真正实现,使许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只是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实际上跟国家所有制差不多。

人们要想使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从法律上、从政策上保证集体企业的生产管理权公有制、分配权公有制的实现,保证集体企业的生产资料、生产管理、分配上的自主权。把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生产管理权、分配权完全交给企业,让企业去决定怎样使用或处置企业的生产资料,怎样进行生产管理,怎样分配他们的劳动果实。在集体企业的内部必须实行民主管理,保证企业的权力公有制的实现。只要集体企业真正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制、生产管理权公有制、分配权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将会充分发挥出来。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将可以较高速度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3、对国家所有制的改革

前面,我们已知道改革前的国家所有制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生产关系,因为它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三个因素,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要想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对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那么,怎样改革才是正确的呢?

有的人主张让国家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分离,即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企业对生产资料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这种主张并不是一种很正确的主张,不是长远的办法。因为现代工业的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不但要有科学的经营方法,而且必须对主要的生产资料——生产设备,不断地改造和更新,适时的扩大生产规模。以保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以期获得最佳效益,提高竞争能力,保持企业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企业对生产资料无所有权,则难以甚至无法更新设备,难以甚至无权对生产资料进行新的投资,企业的生产就难以持续发展,企业也容易老化,容易失去活力而倒闭。俗话说:“和尚打仔不心痛”,因为孩子不是和尚亲生的,所以和尚打孩子时就不心痛。企业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就会对生产资料不心痛,对生产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更新不感兴趣。常常只顾眼前利益拼设备、抢进度,不注重长远利益。从而加速生产设备的损坏,使企业浪费大、损失大、效益低。

企业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企业就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无法以法人资格承担它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只能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如:某个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因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无权更新改造。国家又不肯对企业设备的改造、更新投资,使企业难以经营下去,进而亏损严重,走向倒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本身是无法承担破产的法律责任的。

企业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也就很难保证它的经营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因为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国家的,企业的经营和分配必然要受到国家的直接控制。企业经营得再好,创造的利润再多,职工也不能多分配一点收入,否则便是大逆不道,要加以严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当然没有生产积极性,只希望保住饭碗,能生存下去便行了。

企业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也就无法实现分配权公有制,生产者不能成为分配的主人,企业就没有生命力。所以企业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它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要对国家所有制的进行改革,其中首要的是:国家必须尽最大可能将生产资料所有权交给企业的全体的职工,使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者相结合,使生产者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使生产资料所有权真正成为企业职工共同所有的财产,真正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制。

而国家一旦把生产资料所有权交给企业后,企业就不再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变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对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应该按照集体所有制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三个因素的原则,对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使它变成集体所有制,或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即国有控股企业)。具体做法如下:

1)直接将国家所有制企业改为集体所有制:

这种方法适用于占大多数的一般中小型企业,企业在偿还了国家投资或贷款后,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就成为企业成员共同所有的集体财产。企业的生产管理权、分配权也应完全交给企业,企业生产管理权、分配权也同样应属于企业成员共同所有。企业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只向集体所有制企业征税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但也不宜太高),不提取利润。完税后和交完管理费用后,企业所得剩余利润全部由企业自由支配,由企业自主决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分配,国家不再干预。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国家对企业由直接领导改为从法律上、政策上对企业进行宏观控制,保证企业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从事正当经营。

2)把国家所有制企业变成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即由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国营企业

对于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特大型企业,为了便于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便于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进行宏观调控,才实行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即国家控股企业。它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国家与企业的全体职工各占一定的股份。或国家投资,企业全体成员集体经营,国家与集体经双方协商,按一定比例分红。

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它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一个基本特点是:它不但要缴税,而且要上缴一部分利润(即与国家按股份分红),但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它仍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企业除了上交税收和利润之后的剩余利润,完全由企业自主支配,属于企业应得的收入,国家不再收缴,它的分配大权属于企业全体职工,生产经营管理权也属于企业全体职工。

把国家所有制改革为集体所有制或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还只是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要建立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必须在实际上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三个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企业中真正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制、生产管理权公有制、特别是分配权公有制。在企业中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让广大职工通过职代会这一形式,直接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行使企业的管理权和分配权。

只有在所有的公有制企业里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三个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才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最有生气的是私人所有制企业,所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私人所有制企业占主要地位,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经济力量。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最有生气的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集体所有制企业应该占主要地位,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力量,只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极少数大型、特大型企业,才实行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当然,国家所有制也有它的特别的优势:它背靠国家这个大靠山,有充足的资源、资金,不容易跨台,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可以干其它所有制企业无法或难以完成的大事。如果国家所有制能够与集体所有制的实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集体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各自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就能获得高速而稳定的发展。

改革后,中国国有企业最成功的事例莫过于高速铁路,2003年,中国高铁才开始起步,2008年京津际城际高铁开通,从此中国高铁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到了2016年,中国高铁已经达到二万多公里,联接了中东部大多数城市,而且还在继续快速扩张。高铁以公交车方式运行,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上几分钟便有一趟列车经过,高铁已逐步成为铁路客运的主流,大大改善了我国交通状况,坐高铁出行已成为很多人的出行方式。但是,高铁建设建设需要巨大资金,一公里高铁就需要上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资,私营企业根本没有办法筹集,只有国有企业才有办法。我国高铁并不是国家直接拨款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政府只是为高铁作担保,正是有了政府的担保,银行才敢把几万亿贷款投入高铁,促进了中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在我国,需要大量投资的大企业,如大型水电站、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火电站、核电站、高速公路、大型电信企业、大银行,多数都是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在改革后还保留了较多的国营经济,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

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从原来多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状态,逐步进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走向富裕的正确轨道。而对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便是把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家把分配大权完全下放给企业,企业在交完国家税收、上交部分利润后的纯收入完全归企业全体职工集体共同所有,如何分配企业收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都完全由企业集体决定,国家不再干预。国家仅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个大集体的大股东而已。这种改革方式只用于大型国有企业、或少数比较重要的中型国有企业。

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二便是:对大多数中小型国家所有制企业,则经过改革,国家把生产资料所有权完全交给了企业后,原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后变成了集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

4、个体所有制

我国除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还有个体所有制。近年来,个体劳动者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以亿计成员的庞大队伍,在我国的经济力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个体所有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所有制,从奴隶社会以来,它就一直存在下来。奴隶社会的自由民,就是个体所有制,它独立于奴隶所有制之外,独立生存。在封建社会,个体经济更是像汪洋大海一样,遍布整个社会。农村的自耕农、半自耕农,城镇的小商小贩、手工业者,都是个体所有制成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体经济也很发达,有的生产规模很大,一个农民或一个家庭农场,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器,能耕种几千亩、几万亩土地,收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公斤粮食。私营个体养殖场能养几万头猪,几千头牛,几十万只鸡,每年生产成千上万吨肉类产品。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里也有大量的个体户,从事小微企业经营,从事行业很广,小餐馆、小旅店、服务业、修理业,作家、歌唱家、画家、雕塑家等等

个体所有制有这么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个体所有制无论在什么社会里,都始终无法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和领导力量,而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处于附属的地位。在奴隶社会里它受奴隶主阶级的支配,在封建社会它受地主阶级的支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受资产阶级的支配。

个体所有制为什么不能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力量呢?基本原因是个体劳动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生活要靠自己双手辛勤劳动的成果来维持,个体劳动者都为了生活整天辛勤劳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物质去从事政治活动,所以个体劳动者无法成为领导力量。个体劳动者虽然其总数很可观,但个体经济是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无法形成强大的有组织的经济力量,所以个体经济无法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力量。即使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所有制,已发展到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但相对于资产阶级大规模的私有制企业来说,个体经济仍是小巫见大巫,仍然无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力量,只得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成为被领导被支配者。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所有制,当然也无法成为领导力量,比起集体所有制企业、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私有企业的生产规模要小得多,它仍然只经营小型的、分散的生产项目或商业、服务性项目,补充大规模生产的不足部分。

个体所有制具有下列特点:个体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创造的劳动果实,也完全属于自己所有。个体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者必须成为生产资料、生产管理、分配的主人等原则并不矛盾,个体所有制完全合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所以它可以与集体所有制、国家集体共同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共同生存下去,作为大生产的补充部分,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但是如果个体经营户扩大生产规模,雇佣很多人来进行生产,就不再是个体所有制企业,而成为私有制企业,关于私有制企业的体制问题,本书在前面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中,对于私人所有制的研究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虽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生存的私有制企业,与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制企业有很大不同,但就私有制企业本身来说,它们是差不多的。这里就不必要再重复研究它了。

至于私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应该长期存在下去?与私有制有关的其它问题,本书将在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的关系”一章里,再继续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4.3298 22 0 关注作者 收藏 2023-01-07   阅读量: 547

评论(0)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