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6 12

贾根良:保护主义与内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唯一选择 [推广有奖]

  • 2关注
  • 5粉丝

讲师

8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8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39 点
热心指数
38 点
信用等级
22 点
经验
2151 点
帖子
250
精华
0
在线时间
6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8
最后登录
2023-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1848年

我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自由贸易不仅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世界的和谐,还能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

  ——温家宝,2010年3月14日

自由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制度就如同美国有毒的金融产品一样,是专门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量身定做的毒药,美国人从来就不相信自由贸易理论,他们从来也没有实行过自由贸易。正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那些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遭受到沉重打击一样,我们有可能重新目睹这一幕在中国的重演。

  ——作者论文题记,2010年7月

摘 要:历史经验说明,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英国通过保护主义造就了产业革命的辉煌,美国通过典型的内向型经济实现了对英国的赶超。那种把保护主义看作是落后的代名词,认为保护主义无法解决技术进步问题并导致企业不能承受国际竞争的看法与历史经验大相径庭。我国以自由贸易、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依赖外国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经济陷入诸多经济困境的主要根源,它正在使我国在殖民地经济中越陷越深,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为了从目前的经济困局中突围出来,为了从殖民地经济中拯救我国,并重新开启中国经济崛起之路,我国亟需保护主义并转向内向型经济,这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并逃脱美元陷阱的根本性途径。为此,本文提出了中国保护主义经济崛起的十大战略方针。

关键词:保护主义;内向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自由贸易;中国经济崛起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遭遇空前的危机,低端产品出口的大量过剩遭到了许多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任意宰割,日益暴露出它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严重损害和失去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的严重弊端。在历史上,历来都是发达国家捍卫自由贸易而欠发达国家吁求保护主义。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采取针对我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之时,我国却成了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自以为大力支持自由贸易符合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利益。但实际上,这种信念的形成是由于不了解历史而被比较优势理论所欺骗的结果。凯恩斯曾有言,错误的经济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归属,自由贸易使我国越来越陷入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最需要保护主义的实际上是中国而非什么别的国家,中国亟需发展战略的大变革。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从英美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讨论保护主义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崛起之路的必然性,然后从党中央近年来有关建设创新型国家、城乡统筹、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战略构想入手,深入探讨为什么保护主义与内向型经济是落实党中央这些战略部署的唯一选择。最后,论文提出了中国保护主义经济崛起的十大战略方针。

一、保护主义:大国崛起的秘诀及其历史经验

在历史上,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如现在的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无一不是通过保护主义而崛起的。例如,英国通过保护主义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不仅击败了荷兰和西班牙而崛起,而且也造就了对世界近代史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革命。据历史记载,英国国王乔治一世1721年在英国议会开幕时经人授意的开幕词就概括了英国重商主义的基本原则:“输出制成品并输入原料,对于公共福利的促进显然是再有利也没有的。”[②]但是,在其早期历史上,英国却是输出原材料和农产品,输入制成品,这是一种在经济上处于他国殖民地的地位。因此,英国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从15世纪末开始,就孜孜不倦地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51年通过航海法案;1672年通过谷物法;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挤跨爱尔兰具有竞争力的羊毛工业;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1849年废除《航海法》,1860年取消所有贸易和关税限制,并把自由贸易打造成自由、民主和和平的化身,劝说落后国家也实行自由贸易。

但是,美国人很容易地就识破了英国人的伎俩。美国早期保护主义代表人物雷蒙德在1820年就指出,英国并不是靠亚当·斯密的方案致富的,而他们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别的国家来遵循这一方案,“这就很好地揭示了他们的目的,即鼓吹亚当·斯密理论体系的作用好让别的国家上当,而他们自己是绝不会被自己所欺骗的”。[③]针对英国人有关自由贸易的劝说,当时的美国人回答说,“……自由贸易是一个理想,美国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公开宣扬真正的世界主义原则。这将是当美国人口上亿而且海上到处都有美国船只的时候;此时美国的工业已经臻于完善,纽约和费城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商业中心和制造业城市;此时地球上再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美国这颗巨星抗衡,然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在包括陆地和海洋在内的整个世界上公开地宣扬自由贸易”。[④]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从 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了世所罕见的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正如托马斯·K·麦格劳写到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国会中那些旨在保护美国新兴产业、成长期工业以及弱小工业的政治势力常常获得胜利。因此美国经济是在30%进口关税的铜墙铁壁的保护中步入成年期的”。[⑤]

美国经济在1894年就崛起了,但其高关税保护主义却又继续实行了四、五十年,只是在其工农业帝国的稳固地位无法被其他国家所撼动的时候,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才开始大力推行自由贸易,乃至到最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2001年5月7日的讲演中把自由贸易神话成了“在道德上也是势在必行的”,该总统虚伪地宣称,“当我们为市场开放进行谈判时,我们正在为世界上的穷人提供新的希望。当我们推动贸易开放的时候,我们正在推动政治自由。”[⑥]但是,就在美国向其他国家不遗余力地推销自由贸易的同时,谁人不知美国一直仍在搞贸易保护主义?可这世界上偏偏有傻瓜相信美国人的花言巧语,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总理在2010年曾真诚地说,我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自由贸易不仅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世界的和谐,还能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了19世纪初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时英国试图向法国、美国和德国推行坎宁-赫斯启森自由贸易制度,法国和德国的自由党党员们,尤其是主张博爱的世界主义者都表示热烈欢迎,为此兴奋到了极点,但美国时任高级法院院长的鲍尔文先生却一眼就看穿了英国人的两面派手法,他尖锐地指出, “这个制度同英国多数的产品一样,是专供出口的,不是为国内消费而设的”。[⑦]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也是当今美国的真实写照!

那么,为什么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需要保护主义,而不要被发达国家所欺骗呢?19世纪美国学派的保护主义经济理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资本替代劳动甚至替代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国际竞争就是由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所塑造的。如果使用机器的一国的资本生产率是另一国体力劳动生产率的几十倍甚或上百倍,那么,即使是该国的工资水平比另一国高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么它所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及产品价格仍然可以比另一国更低,因此,正是高生产率的资本使得该国的高工资劳动力在价格上可以比另一国的低工资劳动力更廉价。由于生产率收益超过工资收益,所以在该国,利润和工资可以共同提高,而工资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刺激资本的替代,从而将进一步提高资本生产率,而且由于高工资,劳动者可以受到更良好的教育,操纵和建造生产率更高的资本货物,从而该国可以在高生产率与高工资率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的良性循环。但是,当高生产率的领先国家的劳动和资本与低生产率的落后国家的劳动和资本在自由贸易状况下进行竞争时,高效率的必将淘汰低效率的,落后国家的劳动及其资本在国际竞争中将日益变成无用的废弃物,从而陷入一种低生产率与低工资率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为了阻断这种恶性循环,落后国家就必须对工业资本投资实施关税保护。

历史经验说明,保护主义而非自由贸易不仅是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崛起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其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但在过去三十年中,由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有预谋地推进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保护主义经济学和保护主义发展政策遭到极大贬斥,被华盛顿共识宣布为非法。在这种欺骗性思潮的影响下,自由贸易、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被看成了发展中国家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在中国,自由贸易已经普遍地被看作是正义的化身,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经济学论文都在讨论中国如何推进自由贸易,即使中国大豆产业的生存岌岌可危,即使中国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大量占领,即使中国产品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围追堵截,也没有人敢说要拿起保护主义的武器,捍卫中国的民族产业和保护中国的国内市场。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受到新自由主义的欺骗太深,已经把保护主义看作是落后的代名词,认为在保护主义的壁垒之下建立的企业依赖国家的保护主义措施,不思进取和缺乏竞争,更遑论承受国际竞争;认为保护主义无法解决技术进步问题,只有通过自由贸易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才能达到“市场换技术”的目的。这些看法不仅存在着基本的逻辑混乱,而且也与历史经验大相径庭。

  我们这里仅以美国为例说明这个问题。[⑧]当美国在1815年之后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遭到了自由贸易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保护起来的市场在工业产品上肯定是价高质次的,消费者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更严重的是欧洲对美国工业高关税将进行报复,使其农产品出口遭遇重大困难;而美国通过保护成长起来的工业将无法面对国际竞争,因此,当时许多人曾预言美国经济必将崩溃。但事实上保护主义不仅没有保护落后和破坏自由竞争,反而造成了过度竞争。在当时,与美国高关税保护相映照的国内政策是自由放任,布莱恩就此曾有如下评论,“正是由于同时享受了自由贸易(作者的意思是指国内自由竞争)和关税保护,才促成了美国史无前例的繁荣和惊人的发展”。[⑨]当时著名的美国学派经济学家亨利·凯里坚信,只要通过保护排斥了国外的竞争,市场机制在国内就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他没有想到国内的过度竞争有可能摧毁美国经济[⑩]:19世纪70-90年代剧烈的竞争和快速的技术进步使许多企业来不及收回固定资本投资而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高关税保护下的自由竞争在当时遭到了因政策建议而得到美国政府多次嘉奖的威尔斯的坚决反对。[11]这种过度竞争的情况在当时同样是保护主义的德国也出现了:德国在1879年开始提高关税保护率,在经济崛起时期依赖关税和卡特尔实行“对外竞争、对内合作”[12],“德国工业家和银行家们大多视卡特尔为避免企业间‘毁灭性竞争’而创造出的‘必需品’”。[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保护主义 中国经济 自由主义经济学 外国直接投资 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经济

美国实施高度保护主义的结果如何呢?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在国际上使许多国家难以招架,以至于1901-1902年在欧洲出现了大量的图书,第一次向人们拉响了警惕“美国化”的警钟。[14]我们知道,英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唯一领导者,但到了1875 年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美国与英国和德国却成了共同的领导者,而到了1908年开始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时,美国却成了唯一的领导者。这种成功的经验以不可否认的事实证伪了中国新自由主义者的命题:保护主义阻碍了技术创新,否决了目前在中国仍有很大影响的“市场换技术”的论调和政策。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美国在科技落后和高度保护主义的闭关锁国情况下,造就了自主创新的辉煌?这主要归功于六个重要的因素:保护主义的基本国策、以收入均等为特征的广阔国内市场规模、ZF支持、土生土长的国家技术群体、组织创新和装备工业的后来居上。[15]其中,广阔的国内市场规模是美国实施高度保护主义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规模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对当时的美国是不存在的,对目前的中国更是不存在的。但是,中国需要保护主义并不是因为这个理由。
二、为什么保护主义与内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唯一选择?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49046-1-1.html
三、中国保护主义经济崛起的十大战略方针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49048-1-1.html

使用道具

藤椅
bstz 发表于 2011-8-9 15:38: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待阅中.............

使用道具

板凳
gxg365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8-9 15:47: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章!很受启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使用道具

报纸
FandF001 发表于 2011-8-9 16:30: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的太好了。md,读到硕士了,这是我看过的文章中,最好的了。可惜啊!大好的中国山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属于中国人民,而非少数精英啊。
该说什么呢

使用道具

地板
yzc316 发表于 2011-8-9 18:44: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的很有主见,学习经济学一定要了解经济史
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

使用道具

7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9 23:33: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闭关锁国几百年,换来了什么?
中国对汽车贸易保护造成的就是几大汽车集团什么都造不出来。
再看看开放后的行业,电视,手机这些开放竞争的行业,现在国内做的都不错。汽车开放后,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这些民营企业做的多好。
事实胜于扯淡。大家自己思考吧
生活总有不如意,但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使用道具

8
真实世界 发表于 2011-8-10 06:3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9 23:33
中国闭关锁国几百年,换来了什么?
中国对汽车贸易保护造成的就是几大汽车集团什么都造不出来。
再看看开 ...
你没有把贾教授的有关文章看完就哇哩哇啦,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贾教授分析的保护主义不是一个概念,同样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有些方面也类同于美国早期的保护主义,但更多的是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

贾根良:美国是如何通过“闭关锁国”而崛起的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50353-1-1.html

使用道具

9
zyj07048249 发表于 2011-8-10 10: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的确该好好学学其它大国的崛起了

使用道具

10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10 11:42: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实世界 发表于 2011-8-10 06:37
你没有把贾教授的有关文章看完就哇哩哇啦,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贾教授分析的保护主义不是一个概念,同 ...
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对汽车贸易保护造成的就是几大汽车集团什么都造不出来。”
适度的贸易保护我不反对。事实上,我们对自身的贸易保护做得很好。
比如就汽车工业而言,对进口车征收高额关税。特别是加入WTO之前。
我反对的是过度贸易保护。这会导致本国工业不堪国际竞争。本国居民要用高成本购买工业品。
汽车工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凭什么以前一辆桑塔纳要买20万。就是因为一辆国外的汽车进口近来要交200%甚至更多的关税。现在通过进口税降低,合资建厂,10万块能买到不错的车,5万块甚至更低也能购车。这就是过度保护造成的恶果。

我们现在的保护少吗?ZF采购,很多都明文规定,优先选择国产的。此外还有或明或暗的壁垒。
贾教授的文章很有趣,把污染问题归结于没有贸易壁垒。尤为可笑。
他一方面声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为特征的,因此,我国通过利用所谓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引进外资加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我就想问了,到底是服装加工厂低端,还是制药厂低端。到底是服装加工厂污染大,还是制药厂污染大。 到底是玩具厂低端,还是光伏电池厂低端。 到底是玩具厂污染大,还是光伏电池厂?

中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有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背景的。 金融业高端,中国几亿的劳动力中,有百分之几能达到要求?做芯片设计高端,有多少人能做?做航空发动机设计,有多少人能做。
中国有几亿人口的就业压力,而很多一部分人只能在服装厂、玩具厂等低端行业工作。一旦大规模产业升级,就是出现结构性失业。这个政治压力,社会隐患谁敢承担。 参考东北三省的实际案例,这个阵痛至少要消化十年。

中国的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决定了中国必须是一个外向型市场。没有国际市场的消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就没有充足的需求。那么失业上升不可避免。 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如果都销往国内,那只能造成商品滞销,生产过剩。然后是企业倒闭,工人失业。1929年的经济危机将重现中国。


生活总有不如意,但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