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守望沙滩
1026 6

大清其实不关闭 [推广有奖]

  • 52关注
  • 6粉丝

副教授

2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08 个
通用积分
1.7059
学术水平
7 点
热心指数
11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13134 点
帖子
903
精华
0
在线时间
5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6
最后登录
2023-4-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康熙解除海禁,到乾隆、嘉庆年间,大清帝国深深地融入了全球贸易圈之中,直到辛亥革命,从未完全“闭关锁国”。只是,贸易的开放并不意味着体制的开明与思想的解放……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一举击败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孟加拉王公,取得了普拉西战役的胜利,为最后征服印度奠定了基础,也为靠拢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1757年6月23日,夏至后的第三天。英国人当然没想到,对于中华帝国来说,这年有着相当特殊的含义——尽管后世史家并未十分重视。

  在英国从南面靠拢中国的同时,西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几乎与普拉西战役同时,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的军民,起而反抗占领此地的阿富汗杜兰尼帝国入侵者。阿富汗帝国皇帝爱哈默特沙(Ahmad Shah Durrani,此处循《清史稿》译法)本已班师,只好再度出兵印度。

  当时的中亚地区,是中华帝国、准噶尔帝国、阿富汗帝国三大力量角逐之地,在清军的持续打击下,准噶尔帝国正在迅速崩溃,阿富汗帝国则耗费数年时间,积极筹建反华同盟,试图与中国争夺此地的控制权。

  德里的暴动,直接导致了爱哈默特沙无暇东顾,这为乾隆皇帝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标杆:1757年

  这一年,西征的中国大军终于击败准噶尔帝国的最后实力派人物阿睦尔撒纳,他逃往俄罗斯,并在当年病死。八旗军的西征铁骑,在与阿富汗帝国的交界处停住。

  战争之后,乾隆皇帝在这片被称为“新疆”的地区,开始鼓励当地人与东南沿海进行贸易。随着清王朝在中亚霸权主义的建立而带来的贸易扩张,把该地区和西藏引入国际贸易范围。

  中国的北面,则依然是一派宁静,享受着自康熙以来的和平红利。已经开放了将近30年的恰克图贸易口岸,仍在缓慢地增长。俄罗斯商人们带来毛皮,中国商人们,主要是晋商则带来茶叶。各方互换交易,不温不火、波澜不惊。

  这一年的冬至前一天的12月20日,乾隆皇帝下旨,欧美商人“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自此,一个被欧美称为“广东体系”的“单口通商”时代开始了,直到1842年。

  在主流的历史话语中,“广东体系”普遍被看成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的象征。如此解读,过于粗糙。“单口通商”最多只能算是“限关”,而非“闭关”,欧美贸易并未被禁。一个更容易被忽略的史实是,“单口通商”所限的,仅仅是欧美商人,更确切地说,主要是英、美商人,葡萄牙人在澳门、西班牙人在厦门,都可以自由贸易;来自东南亚、日本等国的商人,也依然可以在其他口岸自由贸易。

  这一年发生的诸多事件,都推动着清帝国自觉不自觉地走入全球化的商业体系之中:东南沿海各口岸连通欧美及东南亚;北方的恰克图口岸连接俄罗斯;新疆各地则连接中亚、印度——乾隆时期的清帝国,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全球商业运行的齿轮之中。

  三角贸易

  大清帝国最主要的外贸,就是中英贸易,这为大清国获取了巨额顺差白银。

  根据美国汉学家、大清国海关高级干部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估算,从1700年至1830年的130年内,仅广州一个口岸流入白银总数就在9000万到1亿镑,折合3.6亿至4亿银元。

  巨额的贸易顺差,对于大清国未必是好事,其大大推高了物价。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访的英国使团发现,大清国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与英国差不多,英国副使斯当东记载说:“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白银从欧洲流入中国,因此中国物价显著提高。物价提高了,但官吏们的薪金仍然是固定的,这就使他们的收入同应有的开支比例失调。根据过去传教士的账目看,过去物价比现在低得多。现在中国有些必需品的价格已经同英国差不多了。”

  根据经济史学家全汉升的统计,在全国最重要的粮食集散地苏州与扬州,每石“上米”的价格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都是0.99两,而到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分别是4.30两和4.80两,上涨了430%至480%。粮食的上涨,带动物价整体上涨。丝价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每担100两,涨到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的255两,到嘉庆四年(1799年)达到了270两,也上涨了近两倍。

  被后世当作盛世标志的贸易入超,不仅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无改善,相反倒是推动了物价飙升。

  巨额顺差的最关键因素,是英国无法提供一种能与茶叶匹敌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好在英国有一个与中国毗邻的庞大殖民地——印度。用印度产品对冲中国产品,就成为英国官方的第一思路。

  这种能够打开中国大门的印度产品,最初是棉花。1740年,为了弥补与中国贸易的巨大逆差,东印度公司试着向中国输出了1116担印度棉花,结果大受欢迎,此后便不断增长。但中国本身就是产棉大国,进口印度棉花,只是为了弥补产量的缺口,因此,印度棉花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极为有限,而且行情受到中国本土棉花收成的影响,波动巨大,有一年的波动幅度居然高达33%。这大大制约了印度棉花对中英贸易的平衡作用。

  在平衡贸易过程中,印度的棉花显然还是太软了,英国迫切需要一个“硬”东西。

  此时,一场技术革命产生:鸦片这种毒品的消费方式,由吞服变成吸食,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致命风险。新技术拉动了市场。据英国皇家鸦片委员会(成立于1895年的官方机构,专司鸦片贸易调查)日后的分析,原本鸦片人均年消费量大约7两,技术更新后,年均2斤至6斤。

  英国人占领印度前后,每年卖到中国的鸦片,基本不超过200箱,南洋诸岛及欧洲本身,才是更大的鸦片市场。而技术更新后,早就有鸦片消费传统的中国市场,一下子被点燃了。英国商人再也顾不得政府禁令,蜂拥而来。东印度公司的实验室精心研究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中国人的口味则是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就好这一口,这也终于令英国人舒了一口气。

  “中-英-印”三角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不再需要如以往一样,再向中国运送大量的白银以便支付贸易逆差,代替白银的,就是鸦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逆差每年高达719万英镑,而中印贸易中仅仅鸦片一项的顺差就是637万英镑,冲抵了英国逆差总额的近89%。英国人站在三角形的顶点,对印度和中国实行着宏观调控。绿色茶叶、白色棉花和真金实银,纷纷涌向伦敦,英国产机织棉布则淹没了印度,印度产的鸦片淹没了中国。

  多角竞争

  与欧洲对华贸易相似,中美贸易也是一种三角关系:美洲的产品运往欧洲销售,获取白银后运回美洲,再运到中国购买茶叶、丝绸等;或者,在欧洲获取白银后直接开到中国采购。

  美洲西北岸出产的海獭和海豹毛皮,成为在鸦片之前的主要出口产品。毛皮原本是俄罗斯人垄断的商品,但1776年,即美洲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年,曾经发现了澳大利亚的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库克,在美洲西北岸廉价收购一批海獭皮,1779年以每张120银元的高价,在广州售出,引起市场极大关注。

  随后,英国商人开始大规模介入毛皮生意。美国独立后,第一艘对华直接贸易的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其1784年的首航中,所运载的主要货物也是毛皮。欧洲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1787年奥地利的“帝国之鹰号”、1791年法国的“强壮号”,都随着英美,开始在美洲与中国之间做起了毛皮生意,广州港的毛皮进口数量不断攀升。

  美洲对华出口毛皮的攀升,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处境。没有印第安人协作捕猎和剥制,欧洲人的毛皮生意根本无法进行下去。法国人率先在美洲推行“怀柔”政策,不仅与印第安人和平相处,甚至还鼓励通婚,并因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种族“梅蒂人”,英国人也随后跟进。至今,法裔和英裔的“梅蒂人”,仍是加拿大比较主要的少数民族。

  深感威胁的俄罗斯人,不惜动员国家机器,加大对远东及北美地区毛皮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美公司”——一家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企业——的诞生。但这并不能改变俄国人最大的软肋——交通。俄国商人在北美收购的毛皮,须经格陵兰岛,由海路运往鄂霍茨克,然后再走陆路运往恰克图。这条商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十分艰难,有时居然要走足足两年。相比之下,英美法等国商人,从北美洲直航广州,往返仅需五个月。

  更为关键的是,中俄贸易口岸恰克图,远离中国的人口中心,在市场辐射能力上完全无法与地处珠三角的广州相比。这导致俄国人试图开拓对华贸易的海路通道。

  1803年8月,趁拿破仑战争之乱,俄罗斯的两艘军舰以广州为目的地,展开了该国第一次环球航行。两年后,这两艘军舰满载在美洲收购的毛皮,到达广州,买通当地官员,进行了第一次贸易,但随即被嘉庆皇帝喊停,相关官员受到处罚。大清帝国理藩院为此多次行文俄罗斯枢密院,指责其违反恰克图单口通商的规定,俄罗斯无奈,只能遵循。

  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通往中国的海上贸易通道中断,大量生意被迫转到陆路。俄罗斯因此获得了一个攫取战争红利的好机会。据俄国方面的资料,从1800年至1824年,中俄贸易每五年增长20%至25%,24年间接近翻一番。而《剑桥晚清史》的数据也指出,从1800年到1824年,恰克图贸易总额增加了将近90%,进入高峰状态。

  与俄罗斯并肩攫取拿破仑战争红利的,还有一个美国,他们趁机填补了欧洲人在广州市场上的空隙,迅速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从康熙解除海禁,到乾隆、嘉庆年间,大清帝国深深融入了全球贸易圈之中,直到辛亥革命,从未完全“闭关锁国”。只是,贸易的开放并不意味着体制的开明与思想的解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东印度公司 经济史学家 大清帝国 闭关锁国 中华帝国 辛亥革命 东印度公司 中亚地区 嘉庆年间 大清帝国

沙发
小白鼠 发表于 2014-2-22 03:13: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是能通过某种方法比如贸易重力理论进行一些实证,比这些空白的文字说明会强很多。

使用道具

藤椅
守望沙滩 发表于 2014-2-22 09:24: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小白鼠 发表于 2014-2-22 03:13
要是能通过某种方法比如贸易重力理论进行一些实证,比这些空白的文字说明会强很多。
good idea

使用道具

板凳
hsing1990 发表于 2014-2-22 09:43: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清朝已亡

使用道具

报纸
守望沙滩 发表于 2014-2-22 10:12: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sing1990 发表于 2014-2-22 09:43
清朝已亡

使用道具

地板
gyelle 发表于 2014-2-22 13:35: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7
守望沙滩 发表于 2014-2-22 13:38: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yelle 发表于 2014-2-22 13:35
看看
谢谢光顾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