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资料狂人
8247 8

[其他学者] 哈工大管理学院刘仕煜(公司治理方向,资本市场方向)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推广有奖]

运营管理员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974466047 个
通用积分
41352.9750
学术水平
4617 点
热心指数
3402 点
信用等级
3620 点
经验
639189 点
帖子
9650
精华
140
在线时间
182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
最后登录
2024-6-19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刘仕煜,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讲师。

教育经历

2007-2011      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管理学博士

2003-20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         经济学学硕士

1999-2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2.3-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讲师


主讲课程

本科:    资产评估学、大规模财务数据分析

研究生: 资产估价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1] 公司治理方向(公司治理度量、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

[2] 资本市场方向(商业银行、制度溢出效应)


问答汇总:

Q1:坛友hanchuang313:
我想问的是如何更好的将大数据应用在我们的民生领域?比如教育,医疗,财务等等
A1:
谢谢提问。首先澄清一下,虽然我教的课程中有“大规模财务数据”,但次“大规模”非大数据之大,只是想强调两点:一是财务分析跳出单一企业的范围,二是统计抽样的方法和论断(特别是实证会计研究的诸多结论)对财务分析的指导意义。不过因为大数据是热点,个人还是有一点想法。
众所周知,大数据强调的是数据的价值,以及非结构化的动态化的数据的利用;就企业财务而言,数据一直就是财务工作者的生命线,其价值性不言而喻;但是,非结构化数据,诸如音频、视频等形式恐怕短期内难以直接作用于财务工作。大数据应用在财务会计方面可能有两个方向:一是预算管理;二是大数据信息价值的计量和定价。海量数据在经过采集,处理过程后,其应用在实践中的目标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增值服务和营销等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一定牵扯到预算的执行,那么预算管理如何适应大数据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一直以来,会计提供的信息是财务决策的核心素材,那么针对“大数据”本身,会计是否可以对数据、信息在计量方面给出通用的准则是财务分析对大数据本身价值进行定价的前提,这也有可能催生以大数据为交易标的的商业活动的扩大。
医疗并非我的专业方向;不过虽不进行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毕竟作为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还是想呼吁一下各院校能够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比如智能化的教学系统,智能教室等等,只有有了硬件基础,才能采集学生在听课或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比如课堂上学生对某一重要问题的实时反馈等,通过利用这些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Q2:坛友yaojie168:
你好,刘老师。您觉得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A2:
谢谢提问。这里存在一个互相选择的问题,就中国来讲,恐怕更多的是融资渠道选择企业,而不是企业选择融资渠道,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当然,就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来看,理论上首先注意的自然是“风险”问题,这既关系到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更体现在融资成本方面。财务问题无非四个字“大小得失”,或更直白些是“收益成本”,那么这里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讲,还有一重含义,就是融资渠道本身的风险,即融资渠道的稳定性问题,这其实已经超出了企业自己能控制的范围,需要行业乃至政策层面的干预和建设;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为上下游企业打造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已有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实践了。

Q3:坛友lijizyong911:
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国有银行的未来出路
A3: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太大了,应该是总理考虑的问题。哈哈,开个玩笑。就商业银行容我从公司治理方面谈一点看法。
众所周知,公司治理是为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存在的。但是,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发现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公司治理安排。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也发布了公司治理的相关指引,但是正因为“没有”,所以指引还是给予了银行自身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商业银行在经济体系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怎样在保证制度变革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呢?我的建议是“抓大放小”(拾人牙慧了)。“大”就是银行系统处于核心位置的银行,“小”自然就是其他银行了。监管层要做两件事情:一是针对核心银行给出严格的公司治理安排,二是保证公司治理传导网络的畅通。解释一下第二点,有研究认为公司治理可以在一个网络系统中传导,是一种“公司治理溢出”现象,即一个单位的公司治理效果可以传导到其他单位;那么,只要监管层做到以上两点,理论上可以使公司治理的效果在网络中自我传导,自我进化。
另外,诸多研究都认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在考虑通常的公司治理安排的同时,要强调债权人的地位,特别是储户。就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来说,这并不算特殊,因为储户绝大多数为国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储户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虽然没有直接的股东投票权),那么通过在治理安排中体现储户的意志也是较小代理冲突的重要方法。

Q4:坛友larrylang386:
老师好。请教:1、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2、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内部控制 3、对于当前央企的公司治理改革效果您怎么看
A4:
你好!谢谢提问。(1)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上是使得原先的国有企业产权更为清晰,这本身就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另外,在保证公司治理安排在形式上合规的同时,重点应关注公司治理的实质,即是否确实降低了代理成本,而为了降低这些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本身又付出了多少成本。个人以为,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的传统国有企业中,就不必提什么“公司治理”了;这不是说公司治理不好,而是因为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互为表里,连现代企业制度都没有建立,谈公司治理就没有意义了;而在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能发挥多大作用,还要看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博弈。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关,但不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不好意思
(3)最近的感触就是,央企的老板们都在降薪,但与其说这是一项改革,不如说这是一种姿态。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讲,薪酬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其作用不在于“降”多少,而在于如何安排;另外,去行政化,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应该是改革的方向。

Q5:坛友星光伴我行:
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边界、公司外部治理、过去的理论假设应该如何修正?
A5:
谢谢提问。诚如你所言,互联网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李维安教授就此也有精彩的论述,我是深以为然。至于过去的理论假设应该如何修正,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想法,不好意思

Q6:坛友回眸明天:
老师好。请教:混合所有制的合理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怎么构建,才能保证利益相关的利益!!
A6:
你好,谢谢提问。首先,个人以为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impossible mission,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是:一群体众多,二利益存在冲突。所以,在实践方面,我还是认为股东利益化的可操作性更强,其他的交给市场去调整吧。再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董事会的构成,主要是如何反映国有产权的地位。现阶段,恐怕还是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去行政化,至于具体的构建方式,头疼!

Q7:坛友shentao1237:
请问老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本市场该如何更好的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A7:
谢谢提问。其实从推动互联网金融到IPO注册制改革都预示着国家层面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始发力。若要“更好”,我认为应该强调“针对性”,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而小微企业自身也应该向集群化发展,避免单打独斗,整体力量才能吸引VC进入该领域。

Q8:坛友tangaibing:
评估在内地是一帮官员来巡视,号称评估员,收取好处费,还有的评估机构和被评估机构存在暗箱勾结,您如何看待此事?你如何评估高利贷在民间所产生的恶果和积极效应?您觉得中国的私有银行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吗?请问如何评估中国现在过热的房地产的消极影响,对经济的滞后会有多少年?上市公司对股民能产生多大的消极效应?中国中小学的学生早7点,晚10点回到家,能评估我们的教育体系与美国的早九点,下午三点放学的落后性吗?如果能落后多少?如何减少这个差异?
A8:
谢谢提问。(1)我国资产评估的发展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国有资产评估方面。我本人对暗箱操作,里外勾结的现象自然是深恶痛绝!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高评估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之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评估行为,评估结果交与市场机制评判,优胜劣汰,这也是2014年国家将“注册”两字从资产评估师头上拿去的初衷,不过政策顺序尚有商榷的地方,即需要尽快出台规范评估的法律!没有法律作保障,市场就无法发挥作用;二是严格资产评估的程序,程序公正应贯穿评估工作的始终,通过严密的程序设计来克服人的主观性。(2)高利贷问题我不能评估,只能评价,因为评估的前提是合法性。高利贷的存在体现了市场在资金融通方面还有很多障碍,这又回到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了。(3)“私有银行”指的是民营银行吧,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看,私有银行有存在的必要,毕竟融通资金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非ZF的职能。(4)房地产问题太过复杂,不能回答对经济滞后多少年,不好意思。(5)没有上市公司,就没有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6)教育问题,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不好意思。

Q9:坛友星光伴我行:
公司意志和公共意志如何权衡?
互联网技术对人的延伸作用引起人的感官分工,而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建立在货币制度假设下的盈利,未来企业的边界与制度成本将如何变动?
A9:
谢谢提问,容我将您16到19楼的问题一并作答。(1)如果从公司“法人”的角度来看,所谓公司意志也是公共意志的一部分,可能存在公共意志的调和问题,而非“权衡”,权衡有点“零和博弈”的味道。至于如何调和,恐怕还得要到福利经济学,甚至伦理学和哲学寻找答案。好问题,但我没法给出答案。(2)外部公共环境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外部治理”,一部分是其他。那么属于外部治理的部分显然对公司治理整体有一个促进作用,但是“其他”包括范围太广,我取个巧,只能回答: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3)(4)问题对我来说太过宏达,力有未逮,不好意思。

Q10:坛友abandon2:
国企领导如何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是拿着100钱赚100.01元钱回来,完全不顾投入产出比
A10:
谢谢提问。就我接触的国企领导来说,他们的大局观都很好。但是,由于国企行政化的存在,使很多国企领导更像“能吏”,而非“真正的企业家”。如果将所有成本都考虑进去的话,100钱赚100.01钱,也是赚了,并非不顾投入产出比,只不过是太稳健,盈利水平太低而已(万分之一的成本利润率),这其实是摆在国企领导面前的一个矛盾:企业经营就要承担风险,但是又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没有减值)。如果我是国企领导,面对这一问题,也只能选择“稳”。

Q11:坛友谦微:
亲爱的刘老师:本人不知名一本小硕   今年二年级了  由于毕业要求  我的导师又从来没有给过我们任何学术指导  我想写一篇关于金融类企业高管激励和企业价值方面的小论文  主要是因为我翻阅了很多文献  发现现今公司治理这块因为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  基本都剔除这类样本  这可以算一个研究空白吗? 您觉得有研究的价值? 请赐教,谢谢
补充:高管激励分为高管薪酬货币激励和股权激励,我在做回归时,是应该将这两者作为分类分别与企业价值回归呢?还是应该体现其对企业价值的不同放在一个方程中回归?请赐教 ,谢谢
再者,金融企业上市后,其股份制特点使得公司实际控制人也有所不同,分为国有和非国有,请问我该分为两个小样本进行回归吗?具体在spass16.0中 如何操作?不知道您是否有心得啊?谢谢
A11:
你好!对不同类别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我查了下“中国知网”,发现已有研究者对金融业高管激励问题进行了探讨。你若仅仅从金融企业这个角度来写恐怕创新性不足,建议思考别的切入点。
补充问题:对于高管激励的分类有很多,建议以激励方式(或作用)进行分类,比如:基本薪酬、业绩薪酬、股权薪酬等,回归时当然要放在一个模型中,否则就犯了遗失重要自变量的错误。
对于国有与非国有的分类,可以分为两个样本进行回归;但是建议使用虚拟变量(国有=1,非国有=0),构建交乘项模型进行回归。具体操作要自己学习才扎实!

Q12:坛友谦微:
近日,本人拜读了《南开管理评论》的高质论文一篇,其中有些许疑问,还请刘老师多多指教:
1、“表 4、表 5 的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意味着“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并没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产生实质影响,相关研究结论仍然稳健成立”这句话中的内生性问题请问是什么问题?我们在做多元回归时难道除了考虑x对y的影响?还要考虑y可能也会引起x嘛?请指教。
2、“本文还同时从公司层面和年度层面对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了Cluster 调整,以便控制面板数据可能发生的公司间截面相关和时间序列上的自相关等问题”。请问什么叫做Cluster 调整?百度找不到,请问是不是对数据进行与处理的一种方式呢?
3、“综合上述的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实证结果没有因内生性问题、高管薪酬粘性问题、独立董事明星效应的滞后问题、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的度量指标选择问题、计量估计模型的选择问题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相关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可靠性。”请问,一片普通的实证文章,做完多元回归分析后,是不是都要做那么多的稳健性检验?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印证本文得出的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吧。
A12:
你好!建议这位同学要多读一些高水平文献,并再深入学习计量经济学知识。(1)你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在实际经济现象中,x会影响y而y同时也有可能影响x,这就是内生性,即x不是外生决定的。(2)面板数据的聚类调整,建议关注咱们论坛计量经济学板块,这个帖子里的两篇文献值得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81962-1-1.html (3)稳健性检验是实证研究重要的步骤,体现出主研究的结论不受技术上,样本上及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

Q13:坛友力量小子让我哈:
刘老师,您好!怎么看待近期股票市场的牛市?什么原因导致的,房地产不景气吗?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A13:
你好!按照股评人的语气就是,本轮上涨体现了政策面和资金面对市场的支持,政策面主要是指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刚结束的两会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一带一路),而资金面主要是货币政策的作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房地产问题太过复杂,无法回答你。

Q14:坛友ligoal:
对个问题的回答中 ''预算管理如何适应大数据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感兴趣,能展开回答下,大数据分析可以为预算管理做什么
A14:
谢谢!我的思路是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预算的支持。那么企业预算管理也要考虑大数据的影响,而不是大数据为预算做什么。想法比较粗浅,请多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哈工大管理学院 在线访谈 公司治理 资本市场 管理学院 资本市场 管理学院 哈工大 在线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book99200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3-25 11:36: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起来

使用道具

藤椅
657955443 发表于 2015-3-25 23:33: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老师厉害

使用道具

板凳
zhzhe3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4-13 07:06: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O(∩_∩)O谢谢

使用道具

报纸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1-1 11:32: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地板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1-5 15:5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7
十七里香 发表于 2019-1-14 11:44: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楼主的分享~~~~

使用道具

8
胡明敏 发表于 2019-3-27 13:2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9
Whatsappp 企业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9-9-24 02:05:1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hanks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