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ancunhui
1956 6

[范存会] 财政、农业与养生(一)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1粉丝

贵宾

教授级学者

学科带头人

69%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济学经典文库

威望
0
论坛币
13036 个
通用积分
4258.6148
学术水平
77 点
热心指数
72 点
信用等级
45 点
经验
62560 点
帖子
237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8
最后登录
2024-5-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财政与农业讨论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讨论。对于前面两个名词,相信了解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不陌生。但是养生的概念却很广。我们先从讨论养生的概念入手。百度百科给出了这样的养生的概念: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实际上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仔细考虑起来,财政与农业都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养生就更加难以保障。财政是为了保证国家管理的正常运转,为养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也是养生的基础条件之一。
实际上很多养生的原则与财政和农业的规律是相通的。古人讲究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原则都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含有养生的意义。齐家可以把家的概念放大,看作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相当于微观经济学管理层次的问题。平天下就跟财政的关系很密切了,意味着需要通过利用宏观经济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转。因此养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目标。身体不行,微观宏观的经济活动都搞不好。身体好了,才有可能谈到管理好企业治理好国家。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知识 微观经济学 经济活动 经济社会 社会环境 农业 财政 养生

沙发
土八路 发表于 2015-6-12 18:26: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钱,然后农耕

使用道具

藤椅
le2005 发表于 2015-6-13 00:00: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政、农业与养生”的观点

咱以为:

(1)财政、农业是大众概念,“养生”显然是小众概念。

(2)财政、农业受到与基本经济规律“相悖”的规律约束,换言之,是“反市场(效率)”的(尤其是所谓财政政策的择机性,以及农业的规划概念)。“养生”则是顺应市场规律。当然,“财政、农业”是低“市场”效率的。而“养生”,由于是奢侈品,应该是超“市场价值”,因而,是高泡沫(高价值),高效率的。

(3)此外,作为社会科学的概念,“财政、农业”显然是“可规划”的,从科学(尤其是理工科学)角度看,“养生”应该是“不可规划”(规划的科学性和效率有限)。

PPS。个人还以为,“财政、农业”是传统概念,而“养生”应该是后现代主义概念。只有社会进步到后工业化社会,从社会经济意义上讲的“养生”或养生经济甚至养生社会才可能真正实现。

以上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使用道具

板凳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6-14 00:10: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窃以为这个论题有点儿牵强附会。
修身和养生并不一致,前者具有更多的社会学内涵,而后者偏于生物学意义。
讲究养生的人很多都抛弃家庭甚至抛弃江山去人世之外了,不谈什么齐家治国。
而治国和平天下的过程中充满了杀伐,都是杀生而非养生,或者说杀伐其它的生养自己的生。即使单从正面来看,治国平天下之人很多都是忧国忧民废寝忘食舍生忘死,不谈什么养生了。
人的本性当中,还有冒险精神存在,企业家精神算是其中一宗吧?这种精神是否和“养生”理念通融,还要看怎么理解和界定“生命”二字了,是攀于悬崖的冒险养了生命?还是打坐在石洞里养了生命?

使用道具

报纸
fancunhui 发表于 2015-6-17 10:33: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15-6-14 00:10
窃以为这个论题有点儿牵强附会。
修身和养生并不一致,前者具有更多的社会学内涵,而后者偏于生物学意义。 ...
对于养生的理解是阁下自己的观点,养生无处不在。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养生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如果社会偏离了养生,而是对生命造成更大的损害,这个社会也是不可持续的。笔者将会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使用道具

地板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6-17 22:1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ancunhui 发表于 2015-6-17 10:33
对于养生的理解是阁下自己的观点,养生无处不在。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养生是一 ...
是有大隐中隐小隐之说,但这个“隐”和你说的“财政”“平天下”似乎有点距离,
人与人对于“生命”的理解不同,或许隐者是在涵养生命,而平天下者也是在尽情发挥生命的价值。
如果把生命说成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窃以为降低了“生命”二字的层次,把生命当作了工具,而为“一切活动”所用的工具。而如僧道所养之生,是以生命本身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养好生命之后去进行什么活动。

使用道具

7
fancunhui 发表于 2015-6-18 19:0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养生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要的。养生以后有出世入世之分。出世者与我们关系不大,大部分人都是入世者,因此必然会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于是财政、农业等经济活动中必然与养生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思考路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