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 0

[宏观经济学政策] 孙北国:“新三农”战略理论的目标前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硕士生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9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2120 点
帖子
57
精华
0
在线时间
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5-19
最后登录
2017-8-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作者:孙北国,创联新农业智库创始人,首席研究员。


“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荣新农村的“新三农”战略理论,是创联新农业智库依据五年的独立研究,在国内理论界率先提出的。

“新三农”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从战略理论层面进一步明晰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超出预期,“三农”问题更是新旧矛盾叠加,困局凸显,这个时候,更需要对农业现代化战略理论和“三农”发展理论进行更符合时代,更符合辩证哲学发展观,更符合国情,农情和民情的充实和升华,需要以更大的理论创新勇气,去冲破阻碍创新的理论禁锢,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去解析和构筑破解“三农”多重矛盾的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的突破点。

一、清晰战略目标,以目标建立战略理论导航

创联新农业智库提出“新三农”理论的前提,是清晰战略目标,以目标建立战略理论导航;是站在三十年以后,以未来看现在,引领今天,以达成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清晰的战略目标引领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的顶层设计。

今天,政府,社会和农民大众都需要从“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维逻辑向“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逻辑转变,都应更科学地以明确目标为前提,进行战略理论的研判。

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非常契合我国国情,更适合解决“三农”多重矛盾,开创了以全新理念为基本国策,引领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

理念是大策略思想,是基本国策,但理念不能替代理论。

“新三农”理论正是对基本国策理念进行理论转化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荣新农村”之所以称为“新三农”,是相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长期旧“三农”理论而提出的全新战略目标。

1、生态新农业

农业的时代主题不再是如何增收,而是如何“生态”,如何以生态为前提构筑全新的土壤修复体系,如何在“生态”前提下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保障国民食品安全。而且,在这些围绕农业的问题中,必须摒弃增效第一的旧理论,确定以绿色、生态为第一要务。

2、幸福新农民

同样,“幸福新农民”是区别“农民增收”的旧理论而提出的,拿什么衡量“三农”变革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阶层的获得感增加,就是心里舒坦,财富增加,而“农民增收”的旧理论,单纯是收入增加,可是我们看到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支出也在增加,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支出,完全耗尽农民全部收入,仍不能获得实际财富的增加和获得感的增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应当是能创造出最广大农民阶层的幸福感。

3、繁荣新农村

“繁荣新农村”更是区别于“农村发展”的旧“三农”。随着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社会大演变,农村的业态也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趋势,一开始是贫困的乡村和传统的农业向城市化和工业化汇聚资源、人才、劳力、资产向城市汇聚,但是当这种汇聚达到一个接近饱和的顶点的时候,就可能、也必然会出现“逆城市化”,就一定要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大国策。落实这个国策,把“逆城市化”引导到更理性,更规范和更能创造价值的层面上,实际上,就是创造新的农村繁荣,就是未来的农村,“发展”一定不是第一要务,和谐共享才是主题,实现农村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繁荣才是第一要务。

“新三农”理论确立的前提:

我国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都已进入了一个更需要通过理论创新、

模式与路径顶层设计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代。政府,社会和民众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理论自觉和清晰评判,我们则很可能在不正确的道路上加足马力。结果可想而知。

明确新目标,是“新三农”理论的根本所在。在这个理论创建的过程中,

我们遵循的是建立基本前提,只有正确的基本前提,才有可能有正确的基本理论。

1.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农产品消费国,没有理由不成为农业最强国,中国有资源、有市场、也有能力,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成就为世界第一的农业强国。

2.农田面源污染再不进行抢救性修复,就将形成难以弥补的生态灾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组织化“抓手”。

3.前几十年,是农村和农业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输血,现在,需要城市和工业向农业和农村输血反哺,国策有了,下一步是模式和路径。

4.共富、共享已上升为治国大策,农业现代化必须能有效解决,而不是停在理念上。

5.新农业和新农村不可能相向脱离,各行其道,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一体化组织。

6.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益和创造一二三产融合,实际上不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是模式设计和路径实施的落实问题,战略正确了,问题也在解决其中了。理论不突破,战略不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解决不好的。

对以上问题的清晰认识和评判,就是建立“新三农”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这就是战略思维导向。而问题思维导向,永远站不到这个价值高地上。

“救生态,共富农,强国家”,这就是“新三农”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立足于超越,更需要理论导引

中国今天面临的国情和世界竞争格局,都不允许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像欧美日韩再用半个世纪去沉淀和积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必须立足超越,而不是追赶。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什么一定要追赶和效仿发达国家农业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为什么不可以超越?

雄心壮志,必须是站在对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全面分析基础上。战略谋划,也是要在准确洞察和清晰评判竞争格局和竞争要素的基础上。

正确的“三农”理论要能看清农业、看懂农民、看透农村。要看到农业现代化必须向农村汇聚更多的资源和生产力要素,要看到独特国情、独特农情、独特市场带来的巨大的资本农业发展空间。这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间最可发挥、最可挖掘、最可打造、最可突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大道。

【正文结束】

您对三农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留言在此与创联新农业智库一起讨论“中国农业向何处去?”。

关注创联新农业智库(http://www.clxnyzk.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战略理论 新三农 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 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 发展模式 出发点 创始人 发展观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20 精彩帖子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