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老农
1769 1

[原创]改革新思维——100亿重组中国社会,重建中国经济(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7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4 点
帖子
4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5
最后登录
2005-1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目录篇

绪 论………………………………………………………………<1>

1.问题发展快于经济发展 2.“三大”问题和一个误区 3.胫瓶必须突破 4.100万亿人民币足可买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第一章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1>

一、 半公私的土地制度………………………………………<1>

二、 以退为进的土地制度……………………………………<3>

人民公社制度<2> 以退为进的现行土地制度(3):①生产规模退缩 ②经济组织退缩③集体经营优势退缩④集体福利退缩

三、 适应国情和人性特点的土地制度………………………<7>

1.适应了传统意识<7>. 2.适应了人性特点是改革的亮点 3.沉腼于意识是改革的难点<12>. 4.现行土地制度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12> 5.实现了对农村人口的安置和保障两个职能<12>

四、 小农生产方式的土地制度………………………………<14>

1.土地难以集中,固定了中国农业的小农方式<14>.

2.农业土地不能长期转租形成农业大户<16>.

3.只有一亩耕地,租用机器耕种,他仍然是小农<16>.

4.“带头”企业加农户,农户还是小农<18>

第二章 现行土地制度与三农问题…………………<19>

一、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19>

1.成本高,效益低<19>. 2.一亩耕地收获有限<20> 附论:中国农民50年----喜鹊叫枝只有“两个七年”,饿着肚子喊万岁是20年,吃饱了饭却骂人又是20年<21> 3.转折性的农村政策<26> 4.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姗姗来迟<27> 5.新政策并不能使农民成为 富人<27> 6.土地流转政策无力推动土地集中<30> 7.在现行土地制度内,农民不能致富<30> 8.制度改革是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30>

二、 农村人口素质趋于下降…………………………………<31>

1.计划生育不能彻底贯彻<31> 2.农村教育在走下坡路<34>

三、 人地矛盾愈益突出 …………………………………….<38>

(一)人多地少………………………………………………<38>

1.地少<38> 2.人多地少的社会反映:农民工群体——受压迫受剥削最重的群体<40> .不合格的资本家 .地方政府心偏资本 .没有自我保护的力量 .低价位的农民身份 .顶烈目,披灯光,干着最脏最累的活 .生活简单,期望渺茫,堪忧的务工境况仍然是农民的期盼.

(二)人少地多……………………………………………<44>

抛荒:有抛荒土地的人 .有可供抛荒的地 .有抛荒土地的理.

(三)公地悲剧……………………………………………<52>

不公不私. 主本虚化. 无人保护. 不甘投入. 贱地贱命.

四、 城乡二元结构将继续加深…………………………….<53>

(一)计划经济制造了我国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53>

建国前是一元农业经济<53> 1952年开始酝酿城乡二元结构<54> 1958年建立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54> 人造的钢性二元结构<55> 一边是城市贵族 .一边是农村贱民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加深了城乡二元结构促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个强有力的因素 .通过两条渠道形式实现城市剥削农村. 全民肋紧腰带动支持重工业发展 .重工业是排斥劳动力的产业 .农民被重工业排斥,在农村积累.

(二)现行土地制度固定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58>

农村改革时期,二元结构趋缓 .城市改革时期二元结构加深 .治理整顿时期二元结构加深国民经济结构加深. 国民经济持续高增长时期,二元结构加深 纯农业户的生活水平是稳定下降的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二元结构加深是客观的 只有改革现行土地制度,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章 三农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63>

一、 社会问题概论…………………………………………<63>

1.国企效益问题和干群关系问题已发展到尽头<63> 2、其它社会问题在更高层面上继续发展<64> 3、精英阶层的利益自我化突出地影响了贫困分散,自我评价很低的农民<64>

二、 与”三农”有关的社会问题…………………………<66>

两个方面:1、基层干部与农民结合引发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2、农民与城市社会相结合形成了众多负面问题.

四个问题:1、干群关系近乎白热化<67>

2、抢劫成为治安问题的代表性形式<74>

3、社会性乱问题突出<79>

4、只有”假”才是真的<86>

第四章 实施土地价值化改革,重组中国社会,重建中国经济.<94>

一、 土地资源,百万亿的巨额财富,低准备的不完全的土地经营状况 ……………………………………………………<94>

土地价值化后,土地会更贵气<94> 土地价值化有利于建立科学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95> 唤醒土地价值,我国将一夜暴富<96> 耕地总价值约80万亿元<98> 山地总价值约25万亿元<102> 草地总价值60万亿元<105> 我国农用土地总价值约165万亿元<107>

二、 建立迅速托起现代农业的土地制度 …………………<112>

基本思想<112> 否定小农制度<112> 建立现代农业制度<113> “卖”,构建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114> 土地价值全民占有<114> 土地收入以基金形式存在<115>

三、 建立“六个”基金,重组中国社会……………………<115>

1、30万亿元全民养老基金,中国老人都将公平地颐养天年<116> 2、40万亿元国民教育基金,中国教育将会是世界最强大教育之一<117> 3、10万亿元全民医保基金,中国公民看病保健将全面社会化<119> 4、5万亿元的失业保险基金,国民不再因为失业而恐惧而贫困<120> 5、3万亿元妇幼补贴基金,中国妇女生产将会十分贵气<121> 6、2万亿元残疾人补贴基金,中国残疾人都将有尊严<122> 7、土地价值全民所有得以实现<123>

四、 投资10万亿元重建中国农业…………………………<126>

(一) 土地是国之根本,应保护好,经营好………………<128>

保护土地就是保护生存环境和基础国力<128> 保护好土地是经营好土地的前提<129>

(二) 技术方法是决定土地制度改革能否实现的关键…<129>

1.价值百万亿的土地,谁能买得起?请看经济模型A<129> 2.我国银行体系能轻松地实现全部土地的交易<132>。

(三) 构造现代化农业基础………………………………<133>

1.产业布局<133> 2.土地置换及现代农业基础条件的实现<134>

第五章 突出农业的产业特点,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34>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34>

1. 加工业和服务业是建立在农业和矿产业之上的产业<134>

2. 中国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34>

3. 没有大农业,我国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大发展134>

4. 经济发展将永无极限<140>

5. 不做大农业基础,中国永远不会富裕<141>

二、 农业部门是公益性和公共性部门……………………<143>

——农业的公益性和公共性特点更甚于城市的供水供电。

三、 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是国民经健康稳定运行的保证…<143>

1.工业反哺农业是进入工业国阶段后的必然要求……<144>

农业经济的四个突出特点:①基础性<145>。 ②完全竞争性<146>。③农产品市场弹性小<146>。④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始终存在效益的不平衡性<147>。

2.免税的效果是增税,补贴的效果是促进发展<148>

3.农业不够大,中国人的方寸之口将掌控于欧美人之手<149>

四、 政府是构建现代化的大农业的主体…………………<150>

1、 方寸之口不能垄断<150>。

2、 出售永久性经营权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151>。

①以百万亿土地收入的好处足以抵消过去几十年经济低效的坏处<151>。②关于出售规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的思考:土地规定了年限,房产价值就是逐年缩水的<152>。

3、 政府应承担起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责任<157>。①现代农业泛论<157>。②利息承担思考<159>。③土地能买光吗?请看优惠条件集锦<163>。

第六章 建立覆盖全民的“六个”基金,实现高福利化国家。全面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实现社会高度和谐………………<165>

一、 建立“六个”基金,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165>

公平,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165> 重病猛药,高价购买是能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强有力方法<168> 全民所有是公有制的最高型式<168>民有民营是规避腐败和低效的有效方法<169> 土地收入以基金形式存在既安全又公平<170>

二、 建立全民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养老社会化,抚慰全民的心,解决中国第一大难题…………………………………<171>

三、 建立国民教育基金,实现抚幼社会化,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高效发展…………………………<174>

四、 建立国民失保险基金是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182>

五、 建立国民医疗保险基金,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189>

六、 建立全民妇幼补贴基金,实现人口生产社会化……<192>

第七章 建立高效的国民经济制度……………………………<197>

一、 国民经济低效是计划经济的遗产<197> 计划经济是低效,没有生气的经济<197> 计划经济是浪费型经济<198> 计划经济消除于压迫,加重了剥削<200>

二、 国民经济低效是意识误区的产物……………………<207>

1.对剥削的认识存在误区<207> 2.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存在误区:①对公有经济存在形式的认识误区<211> ②对公有经济实现形式的认识误区<212>

三、 脆弱的国民经济微观基础 ……………………………<213>

树立合理的剥削观念 资本低效的危害 高效靠制度 缺少效率的国民经济:①剥削国民的垄断经济,走向萎缩的竞争性国企。 ②先天不足,后天不济的民营经济<215>:政府限制,自我心理限制。③强大而牛气的外资经济给我国经济布上了殖民的色彩。<218>

四、 树起民族经济的大旗,抹去殖民经济的色彩……〈220> 要慎重接受“一体化”思想<220> “一体化”思想更适应西方经济扩张的要求<221> “一体化”思想具有两面性<221> 应警惕外问型经济的负面影响<226>

五、 建立高效的民族经济微观基础………………………<227>

①政府重视全民齐心 ②去掉微观经济的“官”气 ③以社会性观念重待私人投资者 ④提高中小民营经济的融资能力:提高投资者的资信度,开放金融企业,组建“两合公司” ⑤实现高效微观经济的意识、文化和制度条件<323>

第八章 依托“四大”基金建立国民经济新体系………………<234>

一、 能力篇——“四大”基金具有“五大”经济能力……<234>

1. 去掉微观经济的“官”气,全面提高微观经济的效率。

2. 整体地扩大和提升我国国民经济体系<235>。

3. 持续地调节供求和产业结构<236>。

4. 在短期内完成“三化”进程<237>。

5. 填平我国两个经济缺口<236>。

6. 附论城市发展:发展大城市是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238>。

二、 胫瓶篇——经济重建需要突破“三大”国力胫瓶……<242>

投资10万亿建立起发达的国民经济交通体系<242> 投资6万亿扩建铁路交通<243> 投资3万亿提升公路交通能力并实现公路公益化<244> 投资1.5万亿扩大航空运输能力<245> 投资2万亿勾通中国的各大水系是永惠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246>。

三、 建立节约型能源体系突破能源胫瓶…………………<248>

人类不会遇上能源胫瓶<248>。 节能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50>。 加大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开发技术<251>。 大力发展核电<253>。构建水电、煤电、核电三分天下的格局<254>。核能是永远用不完的高级能源<256>。

四、 点立强大的人才培训体系,突破劳动力胫瓶…………<257>

1、人口素质是核心国力<257> 2、高质量是大教育的核心内容<272> ①素质教育<272> ②教育质量状况 ③教育观念和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278> ④教育观念:Ⅰ培养合格的人<282> Ⅱ培养经济型的人<279> Ⅲ培养知识型专业人才和学者型专业人才<282> 3、教育制度<287> 4、教师<288> 5、实现充分就业,消除GNP缺口<291>就业不充分,普通公民整体地处于不利地位<291> 按经济学观点评估,我国失业人口数以亿计<292>

第九章 建立巨大的科技产业,推动国民经济走世界前列……<301>

一、 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经济无止尽发展的唯一力量……<301>

1. 科学技术扩大了人类的生产空间,解决了人与土地的矛盾<301>

2. 科学技术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02>

3. 科学技术的两个基本功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05>

4.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低效的缺乏科学性的经济增长<308>

5. 我国应建立起巨大的科技“头脑”<310>

二、 建立大能量高效率的科研制度………………………<311>

<一>建立强大的国民科研体系……………………………<312>

集中办科研<312> 民营化经营科研<313> 科技企业的存在形式<315>科技企业的业务<315>:①科普<315> ②技术服务<316> ③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318>

<二>科研实现形式——项目购买制……………………<314>

项目设立:①政府项目设立<320> ②企业项目设立<321> ③个人项目设立<322>

<三>人才管理——项目凝聚制………………………………<3>

<四>建设起容量够大标准够高的中心图书馆……………< >

第十章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意识……<324>

一、 培育公民的社会资本意识有利于国民经济高效和社会和谐<329>

社会资本意识即人们关于资本的意识形态<329>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没有资本<330> 资本形式是国民经济高效的基础<331> 资本是唯一具有积极增值特性的物品<331> 资本是社会性很强的物品<332> 任何个人与资本的关系都是社会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335>;社会资本意识能提高投资者自我价值的心理定位帮助规范投资者的经营行为<335>;社会资本意识能消除政府对私人资本的观念歧视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337>;社会资本意识能消除民营企业工人的低贱感、受剥削者感和心理压力<338>。

二、 劳资关系是合作关系…………………………………<334>

1. 劳动价值论不能概括精神经济,服务业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339>

2. 就劳动价值论基本理论分析,商品的新价值也不是单由活劳动创造的,而是劳资结合的产物<350>

3. 资本占有与剥削并无必然的联系<351>

4. 遵从社会公平观有利于社会和谐,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宗教的态度<352>

三、 树立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意识……………………<353>

1. 我国中小民营资本大多是缺乏教养的资本<353>

2. 缺乏教育的民营资本能大量地生存和发展得益于社会环境的培育和宽容<355>

3. 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永恒发展的法宝<355>

4. “三个”经济意识是企业与社会同福同寿的生理基础<357>

四、 树立纳税人意识有利于提高公务质量………………<358>

第十一章 “四大”基金安全高效是我国文明富裕的保证……<361>

一、 我国具有在短期内消化百万亿资本的优势…………<361>

1.资源优势<361> 2.发展空间优势<362>[附论:人类经济不会有顶点<364> 3.市场优势<372> 4.经济的自我调节优势<373> 5.文化优势<375>

二、 土地制度价值化改革能全面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377>

1.人与自然能实现高度和谐<377> 2.整体社会状况将实现高度和谐高度文明<374> 3.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实现全面协调<379> 4.微观经济低效的问题能行根本改观<379> 5.能实现国家的整体富裕与社会公平<379> 6.对外贸的数量和质量会相应提高<382> 7.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85> 8.腐败行为会大大收缩<386>

三、 高效……………………………………………………<392>

1.改革操作高效<342> 2.土地收入运作高效<39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10:08: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中国社会 新思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 改革 社会 重建 新思维

沙发
kennethmakar 发表于 2005-12-5 10: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近老师让我们写关于 农村土地制度 的一些东西,感觉这里面有的借鉴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