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20法则看中国经济
最近在论坛上下载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发现几乎都谈到了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又确实在社会中普遍存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逃不过这一定律——帕累托定律又叫80/20法则。昨天偶然用这一定律比对中国经济之现状,居然非常吻合,也能发现一些隐约存在的问题。在放假之际,我把这些思考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有多少人能够认同我的观点。
老套点,首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80/20法则吧!(知晓的,这一段可直接跳过)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在他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他发现大部分所得和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在当今社会,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他同时发现了两件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事实。其中一项为:某一族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该族群所享有的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还有的就是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他在对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的考察中都见到这种现象。从帕累托的研究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结果,即如果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其中10%的人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这是可预测的事实。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80/20(就统计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习惯上,80/20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20%。后人对于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例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这一法则被应用于时间管理,即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的20%。如此说来,对所有实际的目标,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是与成果无关的。这种情况有违一般人的期望。总而言之,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存在的不平衡之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80/20法则应用于时间管理是非常成功的,也说明了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这是把帕累托定律变小于个体所展示的魅力,现在我将其还原到更大的范畴,来考量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实,中国的很多经济问题,也是符合80/20法则,而且仔细分析的话,可以说无处不在。下面给大家列举出一些引子,以供思考。
邓小平说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后富”。按照80/20法则,前半部分说对了,后半部分是无法实现的。社会之中总有富人和穷人,如果没有了穷人也就没有富人之说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共同致富”纯属扯淡。“共同致富”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共同富有”,也正是以其他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的。同样,中国沿海的“共同富有”是以内地的贫穷落后为代价。现在国家又一次提到西部大开发,又一个十年宏伟目标。很是怀疑这又是一次东部向西部的开发,意味着西部的资源进一步向东部倾斜,从而保证东部利益。(上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成果已经很清楚,现在西部大力修建公路铁路,无非是为了资源输出更加方便罢了。)希望通过西部大开发来达到东西部“共同富裕”属于“蛋痛”的表现。总结一下,西部开发更加直白地说,应该是东部开发西部。当然,我并不怀疑,西部会因为被东部开发而有所发展,并且很可能GDP比东部为快,但这都是以“蛋痛”为代价。
关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布局,央企国企只要占到尖端的20就可以了,剩下的80给予私企无关紧要。只要是这样,中国之本质还是社会主义的,而且更加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算市场经济占有了80甚至更多,而计划经济占有20甚至更少,但只要计划占有的是上游的高端的,那么国家之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乌有之乡”担心的中国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无疑是杞人忧天。控制了经济命脉和筋骨,剩下的皮肉是胖点还是瘦点,无非是审美的范畴,而与国体无关。现在的中国经济就像吃了激素的孩子,有点虚胖,但家长说小孩子胖点挺好看,而且还在长身体嘛!然而,却没关注虚胖的表象之下,筋骨可能长歪了,而命脉却一不小心扣在外人之手。
再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占20,开放占80,到如今,开放倒逼改革。内需不足,逼迫着开放加入了WTO;开放初步缓解内需不足,却造成改革不前,8年后开放终于又倒逼内部改革了。看起来,好像中国的改革和开放都是被逼出来的产物,真是可怜又可憎。这个改革开放80/20现象的后果很严重,因为改革不利内部发展受限,而开放过度促成的改革却进一步不利于国内企业界成长。甭管它是改革开放,还是开放改革,我们的经济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逼迫着往前进,当然前边是否深渊就不得而知了。
来看看宏观调控更是彻底地符合80/20法则。税收的变相提高,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货币政策的宽松,4万亿搞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老一套的做着80的事情,而紧要的20则没有着落。就如同一个家庭主妇已经习惯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这些琐碎而无聊的事情,却不知道半个小时以后外出旅游的飞机就要起飞了,这可是主妇期盼已久的旅行。财政支出和投入,总是在无关痛痒的地方,而真正制约长期经济发展的领域,却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比如教育、医疗、科技、环境等)宏观调控只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调整上做文章,却不去完善一些必须的软件——一个好的法制环境来维护市场秩序。
谈谈中国的企业,80的精力用于维持和拓宽关系上,只有20用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观外企则是20关系,80竞争力。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困难,因为除了关系没有真正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到了外国无法适应当地的游戏规则,当然非洲除外。外企走进中国很容易,用钱打通条条的关系,相对容易,也不需要长期积累,所以中国化的外企发现在中国办事很有效率,也开始表扬中国模式了。中国企业不是营养不良(私企)就是营养过剩(央企),从80/20法则来看,健康的非常少,或许太健康反而不正常了。
中国式反腐也很有意思,80用于治标,20用于治本。最近反腐扫黄运动如火如荼,媒体上也是大肆渲染。花费了老大的劲儿,结果呢,腐败却越来越多。靠抓是抓不完的,一个倒下,体制的催生下千万个又起来了。一个好的体制可以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体制可以让好人变坏,一点不假。20的治本上还是有所作为,不过却从来没彻底过,财产申报为什么就不能财产公示呢,两字之差谬以千里。更搞笑的反腐手段是这样的,本来一个人的权力,一个章就解决问题的,现在反腐了,这一权力肢解给五个人,五个章。本来只需要贿赂一个人搞定的事情,现在必须贿赂五个人,当然也确实增加了腐败成本,贿赂之前先掂量自己的资本。
中国的公务员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也是最忙的。人数多比例高,按理是应该闲才对,可中国偏偏发生干活人多了还看起来忙得不行。道理也还是80/20法则,大家都在做着80那些没必要的事情,一个人可以做的分给几个人做。这样也害苦了老百姓,跑断腿就为盖那几个章,有些东西还必须亲自去,中国人就这样经常为着不必要的事情忙碌着。这样没有效率的体系,你还希望中国强大?如果中国真强大了,别的国家都学中国也搞这一套,那世界跟着中国一起沉沦吧。
中国式的教育,让我们从小就忙着那些效率低下的80,不知道把握投入产出比高的20。跟着中国的教育走出来的路,那叫迷茫。每天做着那80的事情,看起来很美很充实,但对人生实用的很少。政治和英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真正属于思考的空间不断地被挤占。学了一辈子英语,也不能会话;学了一辈子政治,也不知道民主;学了一辈子做人做事,到老换来的是失落。我想中国如果真想强大,必须有占社会20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80无用劳动,专门从事于20的创造性劳动。这些人,不应为生活而奔波,不应为金钱而困惑,不应为现实而低头。可是,当下中国有这样的人吗?有几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真正的思想家,艺术家,或者还有经济学家,乃至能成为家的人越来越少。不是中国人没有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没有给中国人创造出创新的土壤和空间,中国人只是活着。这无疑是社会一种倒退的表现,或许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80/20法则说得很好,个人努力要追逐那20,而不应是80。但这也还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80的这个事情是次要的和可以规避的,但我想大家生存的环境,逼迫着大家还是在80上做着文章。比如为了学术而学术的大有人在,为了生存而生存的大有人在,为了事业而事业的大有人在。能静下来,看看自己内心的人,在这喧嚣的社会下能有几人?喧嚣之下掩埋的或许只是一声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