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钦松
1455 0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人类迈错第一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II)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562 点
帖子
39
精华
0
在线时间
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5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类迈错第一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II

人类迈错第一步--感叹人类社会失去构建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好机会(2

(作者注:非常欢迎和期待各位网友及金融业专家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作者深信您们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作者深化对相关论题的认识请将指正意见发至邮箱:yang_qinsong@yahoo.com作者在此先予以致谢!
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否则视为侵权。)

那时之所以存在着事实上的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黄金能充当国际货币,作者在此要表达一个自己独特的观点--至今经济金融界尚无人发表过明确的类似观点:当时黄金之所以能充当国际货币,让国际社会拥有一个黄金国际货币体系,不是因为当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和部分国家的国内货币时能体现出货币价值的同一性,而是在于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先天具有的自身统一的商品价值的那种天然属性的缘故,正是这种商品属性的价值统一能让黄金起着货币价值统一的国际货币功能。


但由于黄金充当货币,不管是充当国际货币还是充当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货币,都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由作者揭示出的那种实物货币的价值悖论,这种实物货币的价值悖论必定会让黄金货币制度垮台。考虑到有些网友可能还没有读到过作者的有关实物货币价值悖论的具体论述,尽管在以前的博文里已提及过,本文愿再重述一遍:

实物货币的价值悖论:当实物如黄金充当货币时,黄金货币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一种商品,它拥有自身的价值;作为货币,它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因此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黄金货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它的价格既反映本身的价值又体现交换物的价值,黄金本身的价值与它作为货币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是相互矛盾的,是不可能统一于一体的,所以实物货币制度是不能维持稳定的。”

正是这种黄金货币本身固有的价值悖论,决定了这种货币制度注定是要崩溃的,尽管主观上当时的经济金融界还没有意识到黄金货币的价值悖论,还没有人揭示出这种黄金货币体制崩溃的必然性,但一战后各国加强外汇管制,限制黄金的进出口,客观上起到了催化和加速这种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作用,导致了这一货币体系的最终崩溃!也验证了作者的“实物货币的价值悖论”论述的正确性。

随着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国际社会在一战后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的那段时间事实上出现了没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正常的局面。因此,在那段时间,各国为解决互不信任他国纸币而带来的国际贸易结算的问题,纷纷成立货币集团如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和日元集团等等,由于各集团之间壁垒森严,限制重重,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那段时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其次,在二战前,英镑虽然也曾经充当过国际货币,在当时的各国货币中占据着霸主地位,但无论是应用范围还是规模都远没有达到后来的美元那种程度,尽管当时的英镑确实起着部分国际货币的功能,尤其是在英联邦内部。作者认为那时的英镑更类似于当今的欧元,与其说英镑是全球性的国际货币,还不如说它仅是英镑集团或英联邦内部的区域性国际货币更恰当。所以,二战前并不存在一个“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虽然在经过一战和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而让美元也随之崛起,但那时美元还没有成长为国际货币,还未起到国际货币的作用,最多也仅起到美元集团内部的区域性国际货币的作用;

此外,在一战前虽然事实上存在着一个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一战后至二战结束止还保留着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的这一体系,但不论是一战前还是一战后至二战结束止,都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组织如后来的国际货币基金(IMF去对黄金(国际)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进行组织工作和采取一定的监督措施,名义上也没有一个如后来的世界银行那样的国际金融机构去从事对黄金(国际)货币或英镑在国际范围内充当国际货币实行统一的清算结算等相关的具体工作,尽管在一战后为了处理德国的赔款问题西方国家于1930年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但其参与者主要局限于一些欧洲国家,它并不具有普遍性,作用也很有限。当然,“国际清算银行”的成立为二战后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组织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在二战前既不存在全球统一的国际金融组织也不存在一个获得广泛认可的国际金融机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理由,由于二战后众多原殖民地国家获得主权独立,他们急需发展经济,渴望获得外援,但它们本身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它们也不太信任某个具体的发达国家,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希望建立统一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制,以便能从这一国际性组织获得资金援助用以发展其国内经济;与此同时,经过二战的破坏与消耗,欧洲等国也急需发展经济,渴望获得外援,主观上也都极力推动建立统一的更强有力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制,以便它们能从中谋求长短期的贷款去恢复经济发展。因此,不论是那些刚获得主权独立的落后国家,还是那些遭受大战破坏的先进国家,他们都希望建立全球统一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国际性货币体制。所以,二战后建立这种国际性组织和机构具备极好的主客观的外部环境,这是在以后的年代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历史机遇。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经过一战和二战之间的那段混乱的过渡期,到二战结束时以前的那种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解体--终于‘破旧’了--各种条件导致已经存在数个世纪之久的黄金货币制度应验了作者在“实物货币的价值悖论”里做出的论断,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因此,那时‘立新’就正逢其时。而且,正如上面已分析过的历史机遇,由于还未产生出国际货币发行的既得利益国家,那时来自各国的尤其是发达的经济强国的对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阻力是最小的。又由于当时正在洽谈建立统一的国际货币组织,同时推进构建一个新的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自然是正当其时!

所以,作者认为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那段时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的建立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好时期。

那时确实也构建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只不过由于人类当时还没有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和货币分际定律,没有人由此而揭示出双重货币的价值悖论,而最终让人类社会建立起了一个错误的体系--错误地以美国的国内货币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错误地让美元拥有了双重货币的功能--结果使得人类社会失去了天赐良机!

因此,作者有感而发,称之为人类社会在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时“人类迈错第一步”。

(未完待续)

杨钦松

2010-3-14 写于雅加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 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