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会议。这些全球新兴大国经常发表一些关于团结的漂亮言论,但上周这些漂亮言论中却浮现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实质性内容。
金砖国家宣布,在向长期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方面,它们自己组建的开发银行要么将成为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补充,要么将成为这一多边机构的竞争者——到底是成为补充还是成为竞争者,取决于人们希望对其冠以何种动机。
不过,金砖国家之前已经提到过要推出一家开发银行,这次会议还产生出了另一个有趣的机制。金砖国家宣布了一项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安排,目的是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应对会导致其经济脱轨的外部冲击。
这一纾困机制挑战的将不仅仅是世行(中国提供的开发贷款已然超越了世行),还有其更强大、更富争议的姐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如果金砖国家真想取代IMF,那将是一个惊人之举。不过,历史和政治现实告诉我们,金砖国家不会有那个勇气,这一纾困机制最终将成为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IMF。
IMF在危机应急贷款上强加的条件,已使它在很大一部分新兴世界沦为不受欢迎者——如今在西欧也是如此。IMF通常要求受援国ZF采取加税和减支措施,结果让这些ZF在国内沦为千夫所指。但为贷款附加某种条件是不可避免的。
对金砖国家来说,要确定哪些冲击真的来自外部、需要提供暂时缓冲,以及哪些冲击需要出台IMF纾困所要求的那种政策变化,将不是一件容易事。全球粮价下跌会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国际收支造成负面冲击,但只有傻瓜才会因盲信价格终会回升而向该国提供无限期纾困。如果价格不回升,该国ZF为了让经济恢复平衡,可能将不得不减支加税。新兴市场国家以前也曾尝试建立取代IMF的机制,但因过于担心会让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感到受欺负,这些尝试迄今裹足不前。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IMF提供的贷款附加了极其繁多且咄咄逼人的条件,引起了受援国的不满。那次危机后,东亚国家建立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安排,以求在危机来临时调用他国资源。然而,这些货币互换安排从未得到使用,就连强化后的举措也不太可能凭一己之力收到成效。新兴市场国家本能地不愿制裁“自己人”。作为中国的重要盟友,巴基斯坦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恳请中国ZF向其提供纾困:中国却建议伊斯兰堡方面向IMF求助。
中国ZF积极推介本国极具竞争力的出口企业的做法,已经触怒了其他新兴国家。如果自告奋勇去管教不遵守规则的国家的ZF,会让这一切变得更糟。金砖国家主导的全球金融架构的应急机制以及整套理念的弱点就在这里。尽管IMF和世行等机构存在种种缺陷,但它们很清楚什么原则是它们的动力所在,以及该如何落实这些原则。而金砖国家各成员国在财政政策、金融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奉行的方针彼此差别极大,它们难以达成类似的思路统一。金砖五国的新机构若想发挥效力,需要达成类似的统一思路。截至目前,这一点还没有做到。上周的声明展示出,最起码金砖国家不愿只是空谈。然而,它们还没有展示出打算如何采取行动。
本文译者:曲雯雯、许雯佳
本文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