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论文范文

制约我国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大猛 时间:2015-04-14

  

  

制约我国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 本文从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基本领域出发,分析了当前制约农业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创新型协同主体培养、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加快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广。 

  【关键字】农业,大数据,制约因素,对策 


  目前,大数据已经初步应用于企业的精益管理和精准营销、政府的公共治理和战略决策等诸多经济社会领域,并已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因此,通过实现我国农业发展与大数据技术的跨界组合,将有效提升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四化同步”战略的深入发展。 
  一、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1.1生产经营领域。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等基本参数以及其他与农业产出弱相关信息的处理和挖掘,可以为农业的生产管理提供精准化、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通过大数据技术,农户和涉农企业可以降低对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总量和频率,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药化肥等过度投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外部效应,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1.2监测预警领域。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过去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国内外气候数据,及时预测农业生产中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气象灾害,提前采取预警措施,降低农业自然风险。其次,近些年来,国内诸多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极大伤害了基础农户的种粮热情,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定量分析逐步降低主管定性决策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比重将有利于稳定农产品市场的均衡供给、减少粮食浪费,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 
  1.3市场营销领域。通过大数据整合目标市场常年的城市规模、消费偏好、收入水平、市场需求等市场数据以及当地主要农产品贸易市场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将有利于针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调整地区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生产规模,同时,也将有利于对目标市场的市场细分,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 
  二、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制约因素 
  2.1大数据有效获取途径有限 
  (1)从存量数据看:当前,我国内类农林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以及其他涉农经营管理主体掌握一定区域性、专业性、规模性的数据信息,囿于部门利益或是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造成我国各类涉农主体之间的数据流动性较低、信息的共享程度严重不足、数据信息质量部门偏差较大。 
  (2)从增量数据看: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大数据应用的重要信息源,但现阶段,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处于示范推广阶段,其应用也主要集中在我国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水产畜牧养殖、气象监测等基础农业生产领域,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尚未完全启动,致使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农产生产经营中的应用缺乏持续有效的数据基础。 
  2.2异构数据源处理过程中的技术瓶颈 
  农业大数据不仅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还需要涉及农户生产经验、农业经营模式等非客观性内容,因为缺乏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数据结构,农业大数据的基本查询、储存等功能实现难度较大。同时,农业大数据容易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短期的农业采集数据波动性较大、有效性偏低,因此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海量的异质性、非结构性数据的优化处理对过去“小数据”时代数据统计处理方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3数据分析应用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 
  首先,管理着在决策过程发生之前往往会事先形成其对决策内容的基本心理框架,随后的决策过程无非是证明其决策合理性的过程。在对农业大数据解释和分析的过程中,技术和管理人员可能会按照自身的主管意愿和判断通过对样本数据和技术手段的处理形成其理想的输出结果。 
  三、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对策建议 
  3.1创新型协同主体培养。首先,要支持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小微科技公司等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大数据开发应用领域的科研攻关,通过公正合理的制度设计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激情与活力。其次,基于我国农业数据的多层次性、跨学科性、弱相关性等特点,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多元创新型人才团队建设,结合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加快农业大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库建设和算法优化。 
  3.2 农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海量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联的存量是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决策中有效利用的基本前提。加强农业大数据的基础设计建设重点在与解决农业大数据在数据获取和处理过程中的问题。目前物联网农业在我国的应用尚处在设施农业、动植物养殖等初级阶段,并且区域覆盖率较低,存量数据的综合性和代表性不强。因此,加快农业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要重点推进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区域性、分散性的农业物联网数据,使物联网技术成为农业大数据中重要信息来源。 
  3.3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 
  3.3.1经费保障支持计算机技术改造升级。大数据的储存、分析、处理对传统规模小、相关性强、精确度高的“小数据”处理模式和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小数据”时代的数据应用架构体系、逻辑算法、数据挖掘等模块已经难以应对海量复杂的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发展纳入国家未来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划拨专项资金优化现有计算机信息数据系统、提升大数据科研、应用机构计算机运算水平和处理能力将有利于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大数据技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驱动作用。 
  3.3.2制度保障加快存量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思维层面看,大数据是在重视数据价值的理念下,通过对海量、分散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储存、分析和挖掘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发现当下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转化成为商业模式。 
  目前,农业存量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发布渠道有限、收集获取成本高等因素都限制的农业大数据需求者的数据调取和使用。开放和发布相关农业数据的获取渠道,加快存量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大数据时代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温孚江.农业大数据与发展新机遇[J].中国农村科技.2013,10:14.   [2]陈雨霏.农业大数据的跨界旋风[J].中国农村科技.2013,8:20-22.   [3]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发展[J].计算机学报,2013,36(6)​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