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论文范文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调查与分析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英伟 时间:2015-05-07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调查与分析

  摘 要 “留守老人”这个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留守老人”这个现象给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就业形势日益多样化,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留守老人们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及生活照料等各方面都比较差劲,这就需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关键词 农村 留守老人 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日益增大,一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前往城市务工,而老人因身体因素和生活成本不得不留守家中,形成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面对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断的亡城市中流动,由此造成的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凸显。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社会福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发达国家在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国外学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展开。我国在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迁移与流动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巨大的就业渠道等因素,使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总多,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数量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之最。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 
  一、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 
  在评判养老的三个主要指标中,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者缺一不可,但经济供养处于核心地位,是养老的核心内容。可以说,经济供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高低。 
  (一)经济状况分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去追求和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1.生活状况。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都是有子女们来提供,土地产出是这种养老方式得以维系的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脱离传统农业生产,进城务工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来改善经济状况。这些年轻人的外出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传统家庭赡养的基础,从而影响到父母的经济供养。 
  为了了解留守老人生活状态的基本情况,我们调查了子女外出后,留守老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态度和对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负担变化的感受这三个指标。根据我们的调查得知,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占留守老人们总数一半以上的认为目前的生活状况一般,占留守老人们比例很少的一部分老人选择满意,比例占第二位的是选择不满意;对目前的农业劳动方面,老人们认为占总数一半以上的老人们认为的负担加重,有少部分老人认为没有变化,也有少部分老人们选择了负担减轻,数据显示老人们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子女外出对改善老人的生活状况主观上并不是很明显,大部分老人认为生活状态一般;另一方面,子女外出,家中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老人们的劳动负担明显加大。通过访谈得知很多老人每天平均6个小时都在干农活,比如种菜,锄草等;很多家庭都会饲养牲畜,以此补贴家用,但也因此加重了劳动负担;同时,对孙子女的教育成了压在老人身上的又一块巨石。 
  2.经济来源。为了了解留守老人经济来源的基本情况,我们调查了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和经济来源方式这两个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的收入在500元以下,其次是在500―1000之间。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大部分是靠子女供给和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有少部分人说自己的经济收入来自国家的补助。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总体收入不高,经济来源单一,留守老人主要依靠自己来维持生存和生活,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取的收入是他们最主要的养老资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方面并没有像城市里面那样完善,在当前的生活条件下,土地是支撑他们取的经济收入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来源。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留人老人这个群体,大部分是高龄人群,他们中有的身体残疾,有的疾病缠身,有的老人甚至无自理能力,由于长期的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的老人甚至丧失了语言沟通的能力,在这种生存条件下,子女的供养极其的重要。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有的子女虽然在外打工,但由于各种原因,子女未必会有足够的钱留给在家的父母,甚至有不孝子女,弃父母不顾,这就导致了留守老人们的经济来源单一。 
  3.经济支出。经济支出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留守老人们的日常开支客观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在留守老人们的经济支出比例中,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开支占总支出的绝大部门,其次是医药方面的支出,医药费用的支出使的老人们手中的资金所剩无几,有些老人们在生病时,为了节省支出,并不主动的去医院看病,巨额的医药费支出对他们无疑使沉重的打击。 
  (二)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留守老人的健康情况,我们调查了留守老人的自理状况、就医趋向和对新农合的态度这三个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们能够生活自理并参加生产劳动的占绝大部分,其次是老人们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但是无法像其他老人们一样参加劳动生产;留守老人们之中,有少数人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其中有5%的老人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通过当面的访谈得知,很多的留守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逐渐降低,老人们认为生活质量的下降、经济压力的增大,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等情况使得他们资历能力有所下降。 
  调查中关于得病后去哪里就医这个问题时,选择留在自己村子里面卫生所的占留守老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就是老人选择去县医院,还有一部分留守老人们没有就医意向。只有很少比例的老人们肯舍得花钱去大医院看病。   在对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这个问题时,很大比例的老人们参加了合作医疗,但是都是子女为他们入得保险,自己对此制度了解甚少,而且其中一部分老人认为,这个合作医疗对自己没什么作用,有一部分老人们认为,这个合作医疗不可信。 
  (三)精神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留守老人的精神情况,我们调查了留守老人闲暇时的主要活动、精神慰藉来源、外出子女联系家里的频率和回家次数这四个指标。 
  1.闲暇活动。在对不务农时,有什么活动可娱乐这个问题时,部分老人与村里的邻居们聊天,少数老人承担着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少部分留守老人通过观看电视等消遣日子,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选择自己能做的娱乐活动很少。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年轻时都是村里面的主力军,他们辛辛苦苦的经营着自己的村庄,到年老时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无论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还是他们的精神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使得老人们的心理很脆弱。目前,留守老人的闲暇生活主要是看电视,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老人们年老体衰,并没有多少活力去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村子里面也缺乏娱乐设施。由于越少组织,当下流行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村里面并没有得到迅速的传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匮乏。 
  2.社会交往。根据调查得知,在留守老人与外界的接触方面,部分老人与自己交往了多年的亲戚们走动,绝大部分的老人认为自己没什么任务了,都不怎么跟外人打交道。在从哪里获得情感安慰这个问题上,占留守老人总数一半以上的老人们选择自己的配偶,占比例次之的是与自己子女交流,还有一部分老人就是在家照看孙子孙女,与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使他们很开心。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老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即使是与外面的人员有交流也只是自己经常交往的亲戚、邻里,这就说明了留守老人们的人际交往圈子很狭窄。情感慰藉方面,配偶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撑,一旦老人们失去了自己的配偶,对他们造成的精神冲击可想而知。子女们平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平常与父母联系的也比较少,即使回家,也仅仅局限于春节回家,但这样的陪伴父母,也并不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生活照料状况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农村缺乏的就业机会等各种因素,促使子女外出务工,使得留守老人获得的照料资源日益减少,使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处于“照料风险”之中。老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不断下降,老人们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多。为了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情况,我们调查了留守老人平时的照看情况、给予老人帮助最大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基层组织对留守老人的帮扶情况这三个指标。 
  占留守老人总数一半以上的是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是由配偶照顾,次之是由外出的儿子女照顾,11%的留守老人有孙子女照顾,4%的留守老人有其他亲戚照顾。子女对老人的帮助是一种责任,同时也反映了子女对自己父母的还是很尽心尽力的,在邻里之间日益冷漠的背景下,留守老人们之间的互助是很让人们感到欣慰,与此相比,基层社区的作用却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得知,子女外出务工后,农村老人们的生活照料状况不容乐观。 
  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 
  过对调查问卷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养老问题。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老人的需求,从国家的法律法规、社区的精神支持、基层组织的服务等几个方面,从留守老人的需求出发,以人为本,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方面,政府要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实现农村留守老人们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本地区创造巨大的财富,相应的,工作岗位会不断的增多,基础设施会不断的得到完善,地方的活力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年轻的劳动力会主动的留在自己的居住地,为自己的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社会要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受我们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人们认为自己的养老就应该寄托在子女身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靠子女养老的这种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政府需要加大养老院等养老设施的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为留守老人们提供一个温暖的住所,给他们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田喜芹.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政经视点.2013(17).   [2]张玉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需求分析.新西部.2014(14).   [3]王晓亚.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包福存.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成.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3).   [5]余菊,刘新.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