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基础医学
  •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年考研调剂信息_吉林大学考研网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年考研调剂信息_吉林大学考研网 各位考生: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2010年成为教育部、卫生部共建的十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目前为止国家布局在东北地区的唯一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年面向“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招收校外调剂考生,请有意向的考生下载《吉林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生调剂表(校外)》(附件1),同时面向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合格生源招收校内调剂考生,请请有意向的考生下载《吉林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生调剂表(校内)》(附件2),并将调剂表填写完整于3月29日前发送至丁老师邮箱1019494358@qq.com。具体招收条件如下:1、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与拟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2、符合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3、校外调剂考生应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毕业生。4、校内调剂考生必须符合考生所报专业的复试分数线。5、热爱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矗6、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7、工作作风踏实,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有良好的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联系电话:043185619495联系人:丁红枫王新月张浩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年3月14日

  •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年考研调剂信息_新乡医学院考研网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年考研调剂信息_新乡医学院考研网 基础医学院现建设有基础医学、生物学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医用组织再生”省重点实验室,“肿瘤逆转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脑研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分子医学”和“消化系统肿瘤与信号传导”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肿瘤发生与转移机制研究”团队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肿瘤逆转分子生物学”以及“肿瘤学”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院近3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课题11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5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其中3人分别为美国或国内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导师。拥有基础医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研究方向41个,这些方向均密切结合临床诊疗。培养的研究生有的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有的就业于高校、医院或科研机构等,就业率达100%。基于我院2014年报考过线情况和招生情况,我院有部分硕士点可接收考生调剂。研究生前期接受了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迫切希望接受研究生教育,将在我院得到医学相关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只要努力就能获得进一步深造如读博、从事高等教学、医疗相关工作的实力。如果你达到A类研究生考研复试全国最低录取分数线,报考专业应为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基础医学等专业,有意向调剂到我院者,请尽快填写调剂信息表发到电子邮箱,并电话联系我院,我院尽早、择优推荐,通过国家研究生面试调剂信息并认可后,参加我校研究生入学复试。电子邮箱地址:jckybgs@xxmu.edu.cn联系电话:0373-3029945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03-20

  • 2014南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调剂信息_南华大学考研网

    2014南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调剂信息_南华大学考研网 2014南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调剂信息] 高校名称 南华大学 所在省市 湖南 调剂专业 基础医学 截止时间 未知 各位考生:湖南南华大学(http://www.usc.edu.cn/一本院校)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细胞分化与肿瘤方向,见南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usc.edu.cn/zsb/zsbtz.htm)接受调剂考生,名额有限(1-2个),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复试要求(A区)的医学相关专业(如生物学等)考生,请登陆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网,填报调剂志愿,本学科将及时通知考生复试有关事宜。调剂优惠政策:参加第一批(3月31日至4月4日面试)调剂考生,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待遇(每人每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还有奖学金及学业金)外,学校再予以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1500元/生•年的科研经费资助;本学科每位导师均有国家级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导师将为每位在读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联系老师:谢老师 15074795798 E-mail: zp81388@126.com南华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基础医学专业(细胞分化与肿瘤方向)硕士点

  •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专业2014考研调剂信息_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网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专业2014考研调剂信息_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网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专业2014考研调剂信息] 高校名称 温州医科大学 所在省市 浙江 调剂专业 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 截止时间 未知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专业(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需硕士调剂生,各学科点及导师详情请见 http://jcyxy.wzmc.edu.cn/yjs_about.aspx?tid=28。对于调剂到基础医学院各专业复试的考生可报销一趟来的路费(限火车硬卧及以下或汽车)。联系人:秦老师,联系电话: 0577-86689961,18357783476邮箱:qiyueyuan@126.com

  •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2014年考研调剂政策_南华大学考研网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2014年考研调剂政策_南华大学考研网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政策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挂靠南华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系湖南省重点学科,是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及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经过长期建设逐渐形成了多个较有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方向,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储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储心肌缺血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与防治、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及其功能、干细胞及血管生物工程、脂蛋白异常分子遗传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与治疗等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大专院校、医院、生物医药公司、攻读博士学位及出国深造等。近五年本方向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统计表年度毕业 人数就业去向大专院校医院生物医药公司出国读博2008至20136519321022本方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尚有招生名额接收调剂考生。南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usc.edu.cn/zsb/zsbtz.htm)一、调剂要求: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成绩总分、单科分均达到2014年国家教育部规定的A类地区考生原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要求。二、调剂考生待遇:1.南华大学所录取的研究生可获得一定数额的科研课题经费资助(1500元/生•年);2、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3. 调剂硕士生奖励标准工程硕士3000元/生;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等门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术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元/生;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与技术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2万元/生•年,2013年本研究方向共有6位学生获得此项奖励;4.设立研究生勤工俭学基金。实行“三助”岗位制度,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和津贴,可解决学生的一部分生活费用;5.导师组推行研究生课题研究劳务费补助及奖励,绩效挂钩,奖励优厚;6.在读优秀研究生可推荐“硕博连读”。调剂考生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认真填写、提交调剂志愿。欢迎全国各地考生到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就读硕士研究生,我们将为你提供腾飞的平台!联系方式: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南华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邮 编:421001E-mail:yxyxxgyjs@163.com联系人:任老师(0734-8281279、13142339089)王老师(0734-8281297、13187335988)

  •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3考研录取名单_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3考研录取名单_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3硕士上报拟录取名单 2013-04-27序号录取专业代码(按专业代码顺序录取专业名称考生编号(按编号从大到小)姓名政治成绩外国语成绩业务课一成绩总分复试笔试成绩复试面试成绩调剂面试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50%;录取类别导师1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6333105100896逯锐锐55512013077213590.5232.52计划外张力华2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6333105100375丁磊54692083316913882.86241.55计划内许勇3100102免疫学106333100100001王忆梅65432133217691244.00计划内高永翔4100102免疫学106333106339960张欣悦推免生计划内高永翔6100102免疫学106333105100303宋俊华51422143077114488.43233.80计划内马萍7100103病原生物学106333105100140杨福权63441933007714384.29227.98计划外张天娥8100103病原生物学106333105100272王晓芳71572033316513584.17241.24计划内丁维俊9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6333105100246梁昊62591933148615989.83241.74计划内代勇10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6333100500103黄颖异62522303446788249.50计划内周宜11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6333100500104程蕾58402103087077227.50计划内周宜12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6333100500115文平66622263546485251.50计划内周宜13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420舒发明65612033297915089.33246.60计划内冯全生14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159刘业方71482023217315090.71243.23计划内冯全生15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845徐由立51452103068517290.71241.36计划内杨宇16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814周文亮58362093038515989.71236.08计划内杨宇35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145康玉华59562043196014389.33239.92计划内杨宇17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5100637李磊57472233276813588.5241.61计划内沈其霖18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059吴美玉61472303387376.4243.70计划内刘杨19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188尹立智55522373448372.6249.80计划内刘杨20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202崔小希64642363648580.4264.70计划内刘杨21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211高沁诗61421862898379.4225.70计划内刘杨22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241徐强69432253378076.6246.80计划内刘杨23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148李林鲜51521832868084.3225.15计划内张琦24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0500193袁哲鸣57462033067478.2229.10计划内张琦25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6333106339952徐路推免生计划内张琦26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6333105100180王小龙51462113088916188238.32计划内温川彪27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6333100500095顾敬平64592063296187.8238.90计划内刘渊28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6333100500092许玉冰62381912916972.3216.15计划内刘渊29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6333100500144王一童68562103346591245.00计划内李继明30100504方剂学106333100500171罗菁57512193277589.8245.90计划内贾波31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261沈东成55532283366514085.29245.76计划内贾波32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28宋玉琴54462193197915989.43243.84计划内彭成33100504方剂学106333100500156陈欢61451922988790237.50计划内叶品良34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88王燕平64551953147916292.17243.54计划内叶品良5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15卢振方62362063048416090.83237.35计划内叶品良36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768刘毅55621933108616790.83242.22计划内沈涛37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38林晶晶49532103127916189.71241.1计划内沈涛38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30王静55472013037616691.29238.73计划内沈涛39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795王吉娥47482223178215689.14242.15计划内黄秀深40100504方剂学106333105100521李爽44492303237415292.43245.75计划内祝捷41100505中医诊断学106333100500182李晓黎49442073007792.8234.90计划内马维骐42100505中医诊断学106333105100208赵博54432223196314486.5238.84计划内马维骐43100505中医诊断学106333100500093朱霁虹63382253268475.2242.60计划内李纬弘44100505中医诊断学106333105100123胡振龙62622063307014470.00245.94计划内赵 莺45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0500084李习雄69511612816066203.50计划内苗维纳46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5100094宋春雨62542223386213487.43246.30计划内杜联47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5100101陈珊珊59472133197415685.17240.97计划内金沈锐48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5100678熊培政55412183147114990.83239.74计划内冯雪梅49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5100179张芝娜51542063116014788.83236.67计划内张三印50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6333105100436黄永腾69432103227715287.14242.45计划内杨金蓉备注:调剂生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笔试成绩+复试面试成绩)+调剂面试成绩)}×50%

  • 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_长治医学院考研网

    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_长治医学院考研网 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介绍 基础医学部是长治医学院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设立有基础部办公室、13个教研室及6个综合实验室共20个部门。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教师124人,实验技术人员26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兼职1人)。本部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敬业爱岗、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承担着全院本科、职业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各专业50余门公共基础课程、基础生物医学课程及部分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高级专家2名,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优秀课程6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门,校级教学名师3名以及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7名教师在山西省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其中2名荣立省级二等功。基础医学部历年来始终坚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曾先后成立了以形态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等学科整合为特点的实验平台,建立了形态学的互动实验室、生命科学馆,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基础部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和教改立项,主编、参编各级各类规划教材与参考书,撰写并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部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学院校,给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学实用型人才,基础医学部全体教职工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基础总支和行政班子的带动下,正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昂首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简介_赣南医学院考研网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简介_赣南医学院考研网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介绍 基础医学院始建于1972年,原名基础科、医学基础部、基础部,200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是我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支柱,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心。学院下设2个办公室(院办、学工办),2个系(预防医学系和法医学系),6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含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医学生理学(含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免疫学、遗传学)和病理学】,3个综合性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法医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病理诊断学实验室),1个科研中心。几十年来基础医学院为我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于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15人,具有硕士学位91人。专任教师116人,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22人,硕士学位72人,两者占专任教师的81%;教授31人,副教授32人,讲师43人,助教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4.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3%。学院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巾帼建功标兵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学院承担学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9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生物医学课程和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开设必修课程168门,选修课程53门,年课时约4.3万余学时。多年来,学院在保持基础医学教育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课程体系。针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该体系突破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统一于医学类专业教学大系统中,形成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医学实验学》系列化实验技术课程,独立开设了《医学实验方法概论》、《形态实验技术》、《机能实验技术》、《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4门实验技术课程,并为此成立了新的课程组来组织实施教学工作。学院以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为重点建设精品课程。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以带动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课程建设水平。学院现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微生物学),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3门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10门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以来,学院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1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61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最佳技术实现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得到全面更新。学院现有教学和科研建筑面积22157.99m2,其中教学用房面积12411.5m2,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02万元。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全省率先装备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Ⅱ级实验室(P2实验室)、SPSS统计实验室及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教学实验室。同时,建有开放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实验室,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和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基础医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也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理学和药理学为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病原生物学为学校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基础医学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方向在其相应的学术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2007年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94项,科研经费1070余万元。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公开发表论文639篇,其中核心期刊340篇,SCI、ISTP、EI收录论文59篇。主编或参编论着和教材61部。学院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共管理学生4893人。学生工作遵循“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思想品德建设为主渠道,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班集体建设为基础,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途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帮扶体系为保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学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近90%;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通过率连续6年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4.95%、31.38%、25.07%、32.39%;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团体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97项,发表论文75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基础医学院获最佳组织奖。当前,全院职工团结拼搏、发挥优势、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大力增强学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多出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而努力奋斗。

  •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_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网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_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网 基础医学院始成立于1981年6月,前身为基础医学部。1986年10月,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医疗系,1995年5月,为便于教学工作的管理,基础医学教学及临床医学教学分为两大部分:基础医学教学称谓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教学称谓医疗系,2005年10月25日,改为基础医学院。目前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单位之一。基础医学院现设党总支办公室、基础医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和学生科,总支书记1人,专职副书记1人、院长1人,副院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科员1人,教学科研科科长1人,科员两人。基础医学院下设办公室和教学科研科,现有11个教研室(物理学教研室、生物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研室、生物学教研室、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民族医学教研室、文献检索教研室),3个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实验室(病原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民族医学技能练习室)和7个研究室(人类学研究室、应用神经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医学信息处理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应用生理研究室和应用化学研究室)。基础医学院拥有一支学科、学缘、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有教职工179人,专任教师15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1.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2人,占专任教师的46.8%。目前在读博士、硕士27人。35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9.4%,35岁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6%。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共同奋斗,基础医学院在教学工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有广西高校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4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理学);广西2000-2006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生化教研室的重金属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右江民族医学院重点学科3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学科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预防医学);广西区级重点课程3门(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预防医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精品课程6门(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预防医学、基础化学)近几年,基础医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承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等一系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课题2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80多项;发现《47,xx,+21,±(2;10)》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二例,属于世界首报;发现肾膨结线虫病例,为区内首例;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技成果6项;广西成果鉴定7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530多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自治区级教学成果4项;广西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公开出版教材29部,其中1部教材被定为全国医学院校统一使用教材,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3部。基础医学院每年承担全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护理学、护理学(英语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药学等10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所有基础医学课程,累计教学工作量约达2万学时/年,是学校教学任务的主力军,在全校的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础医学院领导班子历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注有作为’的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医药卫生及相关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各种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它电化教学。建立基础医学网络辅助教学体系,研制多媒体课件,大力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医学人才2万多人。我们将谨遵"大医精诚"校训,坚持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积极改革,锐意进取,蓄意创新,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再创佳绩。

  • 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该校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硕士点达到24个。 据了解,湖北医药学院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护理学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等4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通过湖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验收。 日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该校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内科学、外科学等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